肖丽平
广元市利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对异位妊娠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纳入临床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单用米非司酮,探究组同时联用甲氨蝶呤,治疗2周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常规组为82.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血清β-HCG水平恢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疗效
异位妊娠是临床妇产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就是受精卵着床在子宫腔之外的妊娠,以输卵管妊娠多见,临床发病率在1%左右[1]。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发展,在异位妊娠中保守治疗逐步应用开来,在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可避免手术创伤,患者耐受性更佳。本文主要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系统剖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临床症状、B超等检查确诊,符合《妇产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坠胀感、腹部不适等。纳入标准:(1)均确诊是异位妊娠;(2)妊娠包块直径低于4cm;(3)无内出血症状;(4)血清β-HCG<2000U/L;(5)药物保守治疗无禁忌症;(6)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贫血、凝血机制障碍、药物过敏史等患者。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9例。其中,常规组:年龄25~34岁,平均(27.2±3.3)岁;停经时间3~52d,平均(39.3±2.1)d;首次妊娠18例,≥2次妊娠21例。探究组:年龄23~35岁,平均(26.9±3.1)岁;停经时间4~55d,平均(40.1±2.3)d;首次妊娠19例,≥2次妊娠20例。2组患者基本信息、停经时间等存在一致性(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单用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治疗,100mg/次,2次/d,每次用药需间隔12h,连续用药3d;探究组按常规组服用米非司酮的第3d,单次肌注50mg/m2甲氨蝶呤(依比威药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80251);用药后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血清β-HCG及包块直径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并掌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评价
根据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标准评价[2]:(1)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腹部B超复查显示包块消失;(2)有效,症状、体征优势改善,血清β-HCG水平<1000U/L,腹部B超复查显示包块缩小70%以上;(3)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血清β-HCG、包块无明显变化,需继续治疗。总有效为显效、有效之和。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表示,P<0.05为有无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
2.结果
2.2两组患者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用药过程中,常规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探究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6%,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X2=0.187);治疗后测定,探究组患者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为(16.2±3.3)d,对照组为(24.1±4.7)d,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t=4.007)。
3.讨论
当前,异位妊娠可通过血清β-HCG检测、超声影像学检查等可早期确诊,为保守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药物治疗异位妊娠可避免手术创伤,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所以,选用合适、有效用药方案的治疗的关键。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可有效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阻断DNA合成,是治疗异位妊娠常用、有效药物。机体滋养细胞对该药物有着高度敏感性,用药会使其增生受到抑制,破坏绒毛生长,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治疗中逐步应用开来,通常是和甲氨蝶呤联用,米非司酮可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使阻断孕激素发挥作用,让蜕膜、绒毛组织变性,使黄体生成素降低,并溶解黄体,让依赖黄体生长的胚囊坏死[3]。米非司酮不会诱发其他肿瘤,不会增加往后妊娠流产率,无远期副作用。本研究中,探究组患者联用上述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9%,高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常规组的82.1%,且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用时更短(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朱秀霞等人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4]。
综上而言,甲氨蝶呤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着理想效果,有助于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促进包块消失,不良反应少,且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对治疗的负性心理,特别是对有生育要求女性,对往后生育有信心,减少复发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洲林,袁青兰.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04):548-550.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4-349.
[3]代会波,刘玉华.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7):3570-3572.
[4]朱秀霞,施慧菁,赵宇.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片应用于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309-3311.
论文作者:肖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血清论文; 异位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恢复正常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