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洪隐患排查是减少和防止铁路水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及时发现路基、桥梁、隧道、涵渠等设施的病害和不良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加固和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设施抗洪能力,确保汛期行车安全。本论述探讨了宝中铁路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防洪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制度管理、排查内容、安全卡控、方法创新等方面,阐述了中卫工务段在宝中铁路防洪隐患排查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常见防洪隐患的成因和排查方法,针对不同的隐患应该采取的具体处置方法,重点对铁路防洪隐患排查的创新管理和在新形势下防洪隐患的排查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防洪;创新管理;措施
引言
当前我国铁路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而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满足现阶段运输行业的需求和标准,但由于我国当前各个地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些地区的铁路会出现水灾的现象和问题,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避免洪水对铁路的发展造成影响,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从而突出铁路防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铁路防洪存在的问题
1.1防洪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铁路在实际开展防洪工作的过程中,普遍都是由工务组织部门完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相关部门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还需要定期对防洪工作的状况进行检查。而铁路工程在实际开展防洪工作的过程中,防洪效果与整体防洪质量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地区铁路在实际开展防洪工作的过程中,普遍都缺乏完善的监控体系,这样就会导致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都不能够明确其自身的职责。
1.2防护设备维护工作力度不足
铁路行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铁路的路基设备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对铁路相关设备进行保护。但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大部分地区铁路在实际开展防护设备维护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其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洪水灾害就会直接对其造成破坏,从而阻碍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1.3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较差
铁路行业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在实际开展铁路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与综合较高。但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铁路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都较差。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从而保证能够加强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2铁路防洪问题的控制措施
2.1建立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按照灾害发生的条件及对行车造成的危险程度,结合历年雨量和水害分析,以地质、路堑(堤)、支护设备、病害情况、隧道仰坡、崩塌、历史病害、排水设备及瞭望距离等因素为识别项点,建立防洪隐患分级评估标准,根据不同项点划分标准参数,进行单项风险研判,再按照组合叠加、权重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评判风险等级。工务部门逐级确认、分析评判;外聘和组织局内有防洪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专家组,对较为严重的病害和风险评估把握不准的隐患处所进行复核把关;集中会审,确认区间防洪能力和隐患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和整治方案,由早前的凭经验、看表象、单一型、随意性向依标准、重全面、会诊型、严谨性评估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3年以来,在降雨强度逐年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对防洪隐患类型、数量情况的统计分析,说明依照分级评估标准能较为准确地研判出影响防洪的主要隐患类型和处所,风险等级基本吻合,隐患数量逐年下降.
2.2根据隐患自身特点及其周边环境的不同分类
2.2.1山体(路堑)稳定性
路堑或山体不稳定边坡,受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刷坡等原因造成失稳,易形成溜塌或滑坡。须重点排查全滑坡范围有无裂纹、水沟有无断裂、各种构筑物有无变形、树木有无歪斜、地下水变化等,结合观测资料分析边坡状态。
2.2.2边坡溜塌
边坡上的土体由于大量水分渗入、浸润,以致其饱和,使得土颗粒间连接强度减弱,土体产生顺坡流动。易发生在高路堤土质边坡处,重点检查边坡有无溜坍、裂纹、错动、外鼓、沉陷以及其防护加固设施有无断裂或位移等。
2.2.3风化剥落
山体表面岩层因长期风化而剥离于山体,在外力作用下坠落,严重时可能产生崩塌落石。易发生于隧道进出口及线路两侧不稳定边坡上,重点检查山坡有无裂缝或裂缝变化情况,要做到“五清”,即岩层、岩性、覆盖层、排水路径、周边环境要清楚。
2.2.4防护设备损坏
各类支挡结构、河调建筑物、桥涵护锥、喷浆防护层以及主被动防护网、拦石网、拦石墙等防护设备整体或局部损坏、勾缝脱落等,失去其防护作用。须重点检查圬工结构表面有无断裂、裂缝、风化情况,防护网有无锈蚀以及锚固不良情况发生。
2.2.5排水不良
地面排水设施严重损坏、地下排水设施堵塞、排洪涵淤积或孔径不足以及部分排水设施应设未设而导致发生水上线路。重点检查排水设备的数量、断面和长度是否满足排洪需要以及各种排水设备有无被冲刷、断裂、渗漏、堵塞或淤积现象。
2.2.6路基下沉
路基填料不良导致其在列车荷载及水的作用下逐渐沉降,导致线路几何尺寸无法保持。多发生于新线路基、桥涵过渡段以及湿陷性黄土地段,要充分结合当地气候、地质、水文以及铁路运营时间等资料进行综合评定,下沉严重地段要安排人员定期进行观测。
2.2.7陷穴
因地下洞穴围岩失衡、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地表面破坏形成凹地。多发生于煤矿采空区以及路基底部窑洞未夯实地段,重点检查现场下沉和塌陷情况,判定其与铁路的相对位置及危险程度。由于多数陷穴在发生前无任何明显征兆,因此要有计划地邀请专业检测单位采用物探等手段进行探测。
2.3加强防护设备维护工作的力度
铁路行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设备维护工作对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而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保证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将相关防护设备进行加固,确保能够加强其自身抵抗灾害的能力。所以,铁路在实际开展防洪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能够完善设备维护工作,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防洪灾害对铁路工程造成破坏,从而保障能够为铁路行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4加强防洪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铁路工程在实际开展防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所以,在实际开展防洪质量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依照现场的状况和特点,保证能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铁路防洪体系,确保能够对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结语
铁路防洪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南宁铁路局防洪安全形势将更为严峻,需要继续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不断增强风险研判能力和管控水平,积极探索山区铁路防洪规律,克服安全意识疲劳,消除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情绪,坚持“全年、全员、主动、科学”的防洪理念不动摇,确保防洪安全持续稳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接小峰,徐林荣,曹禄来,等.铁路水害预警雨量阈值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15,24(05):177-183.
[2]田宇.“铁路路基设备监控预警研究”通过中铁电气化局科技成果评审[J].电气化铁道,2013,24(02):46.
论文作者:崔战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铁路论文; 隐患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有无论文; 路基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