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行为、思维模式,同时也为党建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新的渠道、机遇和挑战。党建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对领导基层经济建设、改善企业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在“互联网 +”时代,党建工作应跟随时代节拍,推进党建创新发展,以此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引言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党建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党建”已作为一种新常态融入到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党建”成为融入网络新媒体、适应新形势,实现党建创新发展的新课题。互联网已全面深入到经济发展、社会交往、社会治理、政治生活等各个领域、层面和环节,全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理念,宣传和舆论传播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顺应信息科技发展潮流,整合传统媒体内容资源,主动运用网络科技手段切实提高党建宣传、党员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一项紧迫性工作。当今社会,互联网成为链接现代社会各类组织和个体的基本方式,并逐步形成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高度融合。
网络改变了党建工作的形式和理念
网络影响党员思想。网络存在多元性,它对党员价值观念与意识思想能够产生影响。网络在促进信息沟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掺杂了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相悖的异质思想,并且会动摇党员意识,让社会主义遭到冲击。“互联网+ 党建”是以透明、平等、开放、革新为出发点的思维,它为基层党建工作拓宽思路,形成民主氛围,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视角与理念。
网络考验党建工作形式。在传统工作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文本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但是随着网络覆盖率增加,党员不再满足于讨论、会议等党建模式,文件传阅、看报、读书、代表发言等党建工作形式难以满足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对此,党建工作人员必须将创新用在实践中,积极做好互联网改革工作,同时打破党组织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党组织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这也是拓展基层党建实践维度与提高工作实效的有效方法。
网络改变了党建工作理念。在传统党建布局中,党发挥着重大作用,党员并不能随时发表意见,而是被动听从决定。在互联网时期,网络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决定了双主体特性,参与到党建的工作人员和党的领导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带动党建工作形成公平的局势。在和互联网对接的同时,利用大数据、智能终端、云技术等平台,实现提高新媒体交互意识、资源分享、体验评价等功能,同时这也是为“互联网+党建”提供实效的方法。
2“互联网+党建”模式在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
2.1对“互联网 + 党建”的认识不够
事实上,我国互联网发展时间很短,其发展速度很快,网络教育、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国家机构、党组织、公民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它很好地说明了互联网的发展潜力。但是也有一些同志难以摆脱传统行为与思维模式,在互联网党建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只关注互联网对工作带来的压力与冲击,对于互联网的促进功能认识不到位;还有一部分同志,不及时反馈、理会网络建议,或者使用不正确方法压制,这都会影响“互联网 + 党建”工作的开展成果。
2.2党建网站有待优化
和其他网站相比,党建网站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许多已建功能并没有发挥作用,对网民缺乏吸引力。从内容来看,大部分党建网站将重心放在平面媒体上,图片、文字是主要内容形式,动画、视频相对偏少。从功能设计来看,轻工作互动、发布,重报道宣传,形式工作明显优于实际价值。从网站维护与管理来看,擅长党建工作的人员并不都精通网络技术,精通网络技术的又不理解党建工作,这也是党建内容更新较慢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互联网+党建”时代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
3.1培养党建需要的大数据专业团队
从两个各自不同的领域来看,党建工作和大数据行业都需要专业化人才,因此,党建需要的大数据专业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需要一批懂业务同时又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实现“互联网+党建”技术平台建设。利用前沿的大数据技术,理解和发现数据在获取、存储、处理和使用等每个环节中的真实情况,实现数据信息价值的高效发掘利用,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推动党建事业的发展。
3.2创建党建信息共享平台
数据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流通与传播共享。当前应当大力发展各类数据库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集成,分级建立各类党建系统,形成党建应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推动党建工作不断科学化发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大数据应用中,数据来源既包括各类封闭半封闭的专用业务或信息管理系统,来源于各种含有党建专栏的门户网站,以及广义互联网上的各类媒体资源、新闻资讯、购物网站等。既有结构化的业务数据、管理数据,也有复杂行为数据、关系数据等。这些数据在被引入党建的大数据应用后,同时也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统一的处理和共享,不断提升基层党建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3.3基层党建工作与网络相结合,加强阵地建设
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基层党建工作来说,网络给予了信息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传播与交流方式,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网上各种不同的观点、文化、价值观甚至消极的观点随处可见,增加了辨别真伪的难度,也增加了党建工作难度。因此,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和新课题,坚持阵地拓展与技术应用同抓,既要注意把各项党建工作开展到互联网上去,又要注意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提高党的建设中来。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弥补传统基层党建方法的不足,为思想作风建设、组织生活建设、组织机制建设提供有效的新渠道,使互联网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把利器。
3.4加速建成“阳光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从严治党视为其他三个全面的保障,此时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将“网络党建”逐步向“阳光党建”转变。形成回应平台,让党员拥有知情权,通过设立“党政指南”“政策导读”“网上直播间”等方式,确保党员知情渠道的畅通,方便党员掌握形势并管理。建成互动平台,为党员提供参与的权利,在互联网互动、开放的条件下,突破传统单向传递弊端,这样才能保障群众与党组织顺畅对接。在增强党组织与党员自我约束的同时,结合网络监管,做好反腐工作,如设立网上举报箱、领导信箱等,在接受职工监管的同时,扩充监督与公开范围,增强反腐机制的效果。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需要不断的进行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创新。一方面,网络信息新技术的进步和运用,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时代资源”。只有在管好与用好上“两手抓、两手硬”,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信息网络健康发展,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最终贴近时代、走进大众、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53.
[2]孙英臣:让党建工作拥抱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启示 [J].领导之友,2014(10).
[3]李美珍.关于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东方企业文化,2013(14).
论文作者:李怀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互联网论文; 党建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论文; 网络论文; 党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