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镇第一小学 323903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高效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基于此背景,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三大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 德育渗透 策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地,对于复合型人才和多语种人才也越来越重视。如今小学阶段都已经实行的英语课程,旨在为国家培养能适应当今国际形势的优秀人才。但是目前的小学英语教育只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英语技能的培育,而几乎没有涉及德育。诚如教育家赫尔巴德所言,教学如果缺少德育,就像没有舵手的航船,将在大海上迷失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教师要将德育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要借助有效的手段让德育如春雨般渗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其在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会自我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情操和远大理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能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一、无私关爱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教师作为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对象,其一言一行都起到引领示范效应。由于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其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判断都处于萌芽状态,这就更突显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应该发挥德育引导者的身份责任,在教学英语的同时将德育的相关要求渗入进去,并与教学工作密切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德育熏陶,激发自身的智慧潜力,培育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在实行德育教学时尤其要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其关爱和帮助,帮助其走出阴霾,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如,一位教师班里的学生小张,其不仅家庭条件很艰苦,而且父亲坐牢、母亲改嫁,家中只有年老的奶奶和大他几岁的姐姐,家人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他,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小张的学习成绩和人格缺陷可想而知。教师在得知该情况后,主动找小张谈心,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时不时到他家里做家访并带好吃的东西给他,同时也劝导家人亲戚多多提供温暖。
在教师的关爱下,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张逐渐走出自卑的阴影,知道世界上还是有关心自己的人,对生活和学习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不再自暴自弃,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性格也比之前开朗很多。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关爱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就能够给学生以一种有效的引导力量,从而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挖掘德育因素,引导无痕感知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材将很多日常用语编入教材中,这些知识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另一方面,这些生活用语也倾注了编者想要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较好的品德素质的希望,教师要对该趋势予以关注和应用。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hello,sorry,thank you....”这些词句时,要将德育教学一以贯之,针对这些用词的使用情形重点讲解和说明,让学生能够对这些词活学活用。在教学“What’s this? Can you help me? Excuse me?”这些短句时,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在家庭作业的形式上也可以创新,让学生家长录制与孩子的对话视频,让礼貌用语能够渗透到生活的个个方面,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要学会尊重。
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管是教学过程中还是日常与学生交流中都要使用礼貌用语,让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风气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三、基于情意因素,培养爱国情感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背后故事。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可以向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这一些教材中蕴含的情意因素进行深入挖掘,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样,就能够收到渗透化的德育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Where are you from?”时,可以展示一些祖国发展的图片或是纪录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要带领学生大声复述“We are from China”,要让学生读出自豪、读出激情,培养其爱国情怀。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颜色的英语时,可以借助国旗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回答“What color is it?”学生会讲 “It is red and yellow .”在这个引子下,教师可以自然地进行德育,向学生讲述国旗颜色的深意。红色的底色代表我们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黄色的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人在红色大地上放出夺目的光芒。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周围的四颗小星是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四周,听党指挥。通过这样的德育,可以让学生感知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能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的认知和了解。
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时刻紧绷德育这根弦,不仅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更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骨髓中,感染和影响学生。
论文作者:周苏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爱国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