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公式法教学中的误区及纠正策略_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公式法教学中的误区及纠正策略_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公式法教学的误区及矫正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式论文,误区论文,策略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课时少、任务重的现实难题,还要应对明显提高了的新高考能力考核目标要求的严峻挑战,可谓身处两难境地。摒弃往常高能耗的教学方法,借助简便、高效的公式法,打造高效课堂,是破解这个“窘境”的最佳出路,也是历史教师的明智抉择。

所谓公式法,就是运用“公式”解答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广泛运用于数理化等学科,在历史学科中,也有广阔的施展空间。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早先总结出的分析处理问题之策略、思路、方法、经验等“历史公式”来解答新问题,不啻给难于厘清的复杂历史问题添上清晰的“思维辅助线”,引导学生快速找到问题解决的门径,对于提高其学习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借助于“思维线索”,教师还可将数个问题串于一处,进行“批量解决”,以达到节省讲授时间、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

举例来说,在讲授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问题探究”题:“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这是道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经笔者提示与师生双边互动,归纳整理出答案要点:①外部因素——西方列强侵略,外来生活方式的传入;②政治因素——中国政治变动给生活带来的影响;③经济因素——中国经济进步给生活带来的变化;④思想因素——人们思想与观念的更新。

该答案要点蕴含的解题思路,实是一道历史公式,其数学表达式为:原因=外部+内部(政治、经济、思想)。凭借这道实践探究中提炼的公式,学生能够轻松解答涉及近现代社会生活诸方面(包括衣、食、住、行、习俗等)变化原因的几乎所有问题(个别情况需稍作调整),公式法的便捷优势在此过程中将得以充分发挥。

以上案例表明,公式法确是教师“建立向学生传输学习能量快捷通道”,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公式法实施的实际效果远不如意料,我们许多历史老师虽然用了公式法,也未能取得明显教学实效。原因在于,他们对公式法的运用存有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在公式的选取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求全贪多,未能按严格的准入标准行事,致有一些运用价值不高或已过时的公式“闯入”课堂。

其二,对公式使用方法传授不到位,多流于空洞说教,缺乏细节说明,致使学生虽“被接受”,却不会使用。

其三,对公式功能的“后续维护”不到位,致使某些公式,刚“嫁进”课堂不久,即被打入“冷宫”,显示不出价值所在。

以上诸多“憾事”,件件都在考量着公式法的底线,如不采取有效策略加以遏止,任其蔓延下去,势必湮没该法的实际效能,动摇师生对其引导功能的信念。怎样矫正这些误区呢?

一、慎选公式:以“三性”为准绳,严把课堂准入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公式法实施利器的历史公式,在选入课堂之前,必先通过三道检验关。

1.科学性验证

凡被选入的公式,从他人那里借来的也好,教师自己总结出来的也罢,无论来源怎样,无论以往用过与否,都得重新验证一番。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其科学性,从而保证其指导效能的正常发挥。全盘否定原有公式的价值是不对的,也是不明智的;自视过高,过分迷信往常经验,也会办错事。怀疑才是通向真理的光明之途!

2.适切性调试

作为一般规律总结的历史公式,是解决问题的普遍法则,在用于解决特殊问题时,则未必适用,其中的一些有可能变得不适用或不太适用。比如,人们熟知的“一分为二”评价法,在平时看来,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可它也有水土不服之时。例如,对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可用一分为二观点来评论,而“毛泽东思想”则不能用此法去对待,因为毛泽东思想里不含有毛泽东的错误思想。再如,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可是这条规则,对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的解释就行不通,因为,此处的主要原因来自外部。

更有,历史公式只是探究问题的模具,不是探究某一类型所有问题的万能机器,只有将其摆到恰当的运行位置,效能才可正常发挥;即便刚用过的公式,也要无一例外地进行调试。当然,调试的力度不宜过大,以免“报废”。比如,分析一般历史原因,可用“原因=广度+深度”公式;但在面对类如“德国法西斯上台原因”等稍复杂问题时,则要将其修改成“原因=历史+现实(广度+深度)”,其中,历史=德国军国主义传统。

再如“评价”历史问题,一般使用“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公式,但在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则要将其修订为“评价=A(积极+消极)+B(积极+消极)+C(积极+消极)”。其中,A=欧洲,B=亚非拉,C=整体世界。如过于拘谨、死搬硬套,就不能从多维度去评价此问题。

3.实用性评判

历史公式是用来提高解题速度的工具,其根本价值在于实用。评判公式实用与否的标准,一要看它的示范引导功能是否强劲;二要看它所能引导解答的问题地位是否重要;三要看它的运行难度是否贴近学生。要言之,过于褊狭,仅适合处理少量问题的公式,其实用性就小;引导功能虽强,但无助于处理学科核心、主干知识或高考要点的公式,其实用性也不大;虽能满足以上两者要求,但难度过小或过大的公式,也无引介必要。

分析历史特点(特征)的方法,就是一个颇具实用价值的“历史公式”。其一,历史学科中要解决特点(特征)的问题特别多,教师若能教会学生适用的公式,就相当于交给他们一把解决成串问题的金钥匙,意义非凡。其二,特点(特征)是新课标中的重点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第10页“学习要点”中有明确的规定,没有好的应对方法,是完不成这项教学任务的。其三,“特点(特征)”比较抽象,仅靠学生独自的能力,恐难完成解答任务,在此情形之下,就需要教师向其“传输智慧”。

不过,一些利于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历史整体或阶段特征的公式,即便不在考试范围,只要是有利于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亦须传授。善于撷取、熟谙舍得,是用好公式法的前提,也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所必备的基本功。

二、把握流程:以细节为重点,找准能力交接点

许多问题,学生懂了不一定会,会了也不一定通。教师对公式的传授亦犹如此。若传授仅流于标签式的空洞说教,缺少必要的演示过程与细节操作,如同送人一部性能极佳而无使用说明书的进口机器,学生怎能用得上?未经演示的“公式”,对于学生学习,毫无补益。那么,怎样才能找准师生能力的交接点,实现二者之间智慧互通呢?

1.让公式与史实捆绑传授

历史公式虽源自实践,但究属抽象范畴,其价值只有在运用中方得体现,抽象的公式对学生是没有用处的。移植的树木根部须带泥土才能成活,教师传授的公式须结合史实才能为学生接受并消化。将公式与史事分析同步捆绑,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认知公式,在公式框架下探究问题,是避免公式传授“本本化”的有效策略。将公式与史事串联越多,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就越深,接受的效果就越好。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想、多串,将问题链拉得尽可能长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涉及分析中国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原因达五次之多(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日渐萎缩),学完该专题后,学生关于分析经济发展原因的能力显著提高。

2.盯住公式传授“最后一公里”

公式传授须落到实处,切忌空泛与走过场。说教式的传授,是无法让学生沿着预定的“公式线路”,走出不期而遇的“困谷”,获得预设之果的。正像给麦田灌溉,仅把水源引到田头一公里外的干渠,是无法保证高洼不平的地块每处都能灌上水的。公式传授,亦须盯住“最后一公里”这一细节问题,摸透学情,该讲则讲,该练则练,方能保证学生取得“真方法”,完成师生之间公式运用能力的对接任务。

有个案例令笔者感触颇深。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的“合作探究”部分有这样一道题:“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哪些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政治、经济、思想”,此外更无话说。当笔者问起原因时,他们答道:“此题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有何影响’如出一辙,那题所给的答案就是如此,我们是学着答的!”事实果真如此,笔者于是向他们解释道:“那只是答题思路,具体内容还要由你们自己来答!”

透过该案例,笔者深切感到,师生间的公式运用能力传递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过程,教师只有将每一步骤都落实到位,学生才有可能将要汲取的东西巩固并内化。

3.将公式传授量度控制在适当水平

一节课、一段时期内,教师总要为学生引介一定数目的“历史公式”,学生如能将这些东西内化,他们就会感到“学有所得”。教师既有传授“公式”的义务,又有设法让学生消化吸收“公式”的职责。将公式传授进度控制在适当水平,是保证学生得以内化的先决条件。短期内传授的公式数量如果过多,学生就无法及时消化;数量过少,完不成教学任务,也是不行的。公式传授流量控制的好坏,昭示着教师教学水准的高低。有些老师对公式传授量度的控制把握得不好。他们在平时不注意公式的传授,可一到上公开课时,就把“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借题发挥”、“触类旁通”等等,不管学生能否接受,一并和盘托出,学生非但得不到“真方法”,反而浪费了宝贵学习时间。这是历史教师应记取的教训。

三、优化质态:以运行为最要,更新公式脑储存

学生习得的公式,不是为了储存与记忆,而是用来分析与解答问题的,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方法,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维护、更新与优化,确保运行的有效性。

1.在训练中反复重现

历史公式需反复重现,才不至于长期休眠或被遗忘。训练是重现已学公式的有效手段。受时间、教学进度等因素制约,训练须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所谓计划性是指通盘考虑教学进度与学情,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间隔太长或过短皆不可行。所谓针对性是指在训练试卷中,特意留出部分版面,安插一些旨在能以当下刚学的公式去串联旧知识内容,或以早先所学公式解答新知识内容的试题,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比如,在命制《历史必修二》经济史试题时,适当命制一小部分与经济史相关的《历史必修一》政治史试题;在命制《历史选修一》改革史试题时,适当命制一些与该专题有关的《历史必修二》经济史试题。这种滚雪球式的训练办法,既能兼顾新、旧知识联系,内化知识内容,又能在反复运行中激活并优化大脑中储存公式,从而达到巩固、优化的目的。经反复重现的公式,学生在运用时,就不会生疏,就能长久沁入脑海;反之,长期未得运行的公式,则可能被遗忘,甚至全然丢失。

2.在闪回中不时激活

训练对于优化公式质态虽很有效,但却难掩训练次数偏少与被激活公式覆盖面过窄的尴尬事实。故此,闪回就成了教师回顾旧公式、防止遗忘更常用的手段。闪回是教师在课堂上,借助语言或多媒体课件等工具,对学生先学内容进行快速复现的一种艺术手法。闪回可对所要重现的问题或公式等进行不时闪现,佐助学生“温故知新”,它比考试训练更便捷、更灵活,因而使用机会也更多。比如,课堂上,当教师需要借助某公式对新旧知识串联时,只要轻点事先备好的幻灯片,即可当即“闪出”图片或文字背景材料,为问题探究提供资源。如此,既能实现对已学公式运用程序的回顾,又能拓展其运用范围,提升其附加值。

闪回法的优点,正如有学者所述:“闪回不需要中断原来场景中的动作和节奏,而撷取最富于特征、最具有鲜明形象性的动作或细节,用极其简洁明快的手法加以强调和表现,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即是说,闪回能够做到既不拖延教学进度,又便于不时激活学生脑中储存的公式,优化公式质态,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凡事不可过度,使用闪回次数也应控制,过多闪回会降低学生兴趣和使用效果,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况且,闪回并不排斥历史训练,适度训练毕竟是有目的的专门训练,它比“闪回”更具专业性。在教学中,闪回要与专门训练齐头并用。

3.在梳理中剔补增删

训练、闪回过的历史公式固然易记得牢,但终究是随机性的,缺乏对大脑储存公式的系统梳理。而梳理则可以让遭疏忽但有价值的公式得以活化,让过时已成垃圾的公式从记忆中删除,让有缺陷但仍可修复使用的公式得到更新,让本应存在却尚未保有的公式尽速建构、归档。经过一番剔补增删的梳理,不仅能够重新捡回“正在消逝的解题智慧”,还能清除脑垢、留出空间以接纳新公式,给学生的智能发展指明方向。梳理是对历史公式的大检阅,是优化公式质态、保持其有效、高效运行的最后手段。梳理不是漫不经心的粗活,而是要能体现创新与自我反思的精神,其过程充满灵性,渗透着智慧。帮助学生梳理与指导学生自己梳理公式,体现了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二者都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件事:

(1)激活早先储存的公式,并对其归类合并、编序重组,才能方便、灵活运用。

(2)对老旧公式重新洗牌,删除过时的思维垃圾,将尚可使用的公式进行升级更新,变得更适合学生个体需求。

(3)让学生尚未被公式框住的“散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归入适合各自存身的“公式网”中;如实在无法找到可相匹配的公式,则要尽可能新创。

上述梳理过程不仅是学生对过往学习经验的清盘,更是深度的内化,是整个历史学习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阶段。其中蕴含着思维创新的火种,随时可能迸发出顿悟的火花。公式法传授真谛正在于斯,而不仅是在“授之以渔”。

总之,打造充满创新精神的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智能的巧妙开发。公式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套软件,走出公式法教学的误区,慎选公式、把握流程、优化公式运行质态,是保护软件不被损毁的防火墙。维护好这套软件的运行程序,就能让教师“向学生传输学习能量”的梦想变成现实。

标签:;  

高中历史公式法教学中的误区及纠正策略_高中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