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倪波

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倪波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一大队 四川攀枝花 617027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相关企业和部门要针对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勘探,这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工程地质勘探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还能为工程地质勘查的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因此提高我国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工作水平,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需要党和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工作人员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清楚地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工程地质;地质勘查;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概述

1、水文地质类型区

在地质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都有地下水的存在。地下水就和普通的水资源非常的相似,通常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可调节性以及再生性等特点。通常来说,水文地质类型区都是按照岩石层线面的地下水的地貌特征、分布情况和含水层的成因等方面进行各个区域的划分。一般在划分的时候为了能有效地对工程的地质进行勘查都会将结构相似的或者环境相似的地下水归为一类。在对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的时候都会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为了便于提升各个类型区的勘查实际作用,水文地质区的勘查需要充分与地下水评价相结合;第二,各个区域的水文地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岩层与地下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所以,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水质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三,为了有效扩大水文地质的勘查范围,需要依据地下水的地质结构和岩土的类型进行仔细划分。

2、水文地质类型区的特征

在实际的勘测中都会将地下水划分为不一样的类型区,在划分的时候要让水文地质类型形成其特有的与其他水文地质类型明显不一样的特征。一般来说,每个水文地区的类型区特有的特点都需要通过地下水的水流流动的特点和流域的面积来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再调查周边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而了解地下水的流经和排泄的方式和过程。

二、地质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以前进行的工程地质勘查,所得出的结果不会把即将施工的项目和相应的施工计划与水文地质以及当地岩石情况进行一个调和,这样就导致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地下水的缘故而产生的土地以及房屋下沉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惨烈的情况,我们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勘查,还要对勘查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地下水对于岩石的一个影响,对岩石的结构影响的评价是水文地质勘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可以对建筑物的危害起一个评测的作用,有利于施工人员或者说是设计人员做一个正确的评判。其次我们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时候要与地基的设计想结合,施工工程的地基与岩石的结构以及当地的水文地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因此需结合施工地基的设计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这样才能够得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地质报告。

三、水文地质对项目工程的不利影响

1、地下水频繁升降的不利影响

地下水频繁升降会对项目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地下水经常会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发生升降变化。具体来说,地下水位会受到两方面要素的影响,第一方面是自然要素,如果该区域降水过多,地下水位就会上升,如果该区域正处在旱季,地下水位就会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方面是人为要素,如果该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率较高,地下水位就会较高,如果该区域的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地下水位就会相应较低。地下水位上升对项目工程的危害如下:当地下水位上升之后,周围区域会出现盐碱化等问题,而一旦出现盐碱化,土壤的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会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坍塌等情况。地下水位下降对项目工程的危害如下:当地下水位下降之后,地面会发生沉降,项目工程也会出现沉降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地震等问题。

2、地下水压力的不利影响

地下水压力会对项目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地下水压力对项目工程的作用力相对较弱,但是仍然会对建筑物产生影响。导致地下水压力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为要素,当施工人员采用了落后的施工手段,就会打破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影响地下水的压力。一旦地下水压力发生变化,建筑物底部的承重结构会遭到破坏,建筑物的基础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3、地下水下降的不利影响

再次,地下水位下降会对项目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因素。为了满足发展需求,人们大量地开采地下水,在上游修建堤坝,以此来拦截水源,阻碍了地下水的补充。一旦地下水位下降,项目工程就会出现塌陷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地震。除了对项目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之外,地下水位下降还有破坏当地得自然环境,导致水源枯竭、水质恶化,影响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提升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的方法

1、确保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性

这是水文地质勘查的决定性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准确性应该从下面这 3 点来进行判断:第一点是我们要对地下的含水层进行一个判断,这是保证其正确重要因素;第二点是对地下水的流向进行一个测定,在进行测定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几何法;第三点是要对压水的能力进行一个试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主要是为了确定岩石的透水率,在试验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岩土体的渗透性的来进行划分地质的,这样就能够测试出实际上的所需要的压力数,从而渗水率就计算出来了。

2、加强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工作

岩土的水理性质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理性质主要包括了持水性、容水性以及透水性等。为了更有效的提高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对岩土水理性质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水理性质数据的测试和分析,来得出准确的地下水位和水量变化的基础数据,确保地下水问题分析的准确性。有关研究认为,水理性质不仅可以改变岩土的强度,使岩土出现变形的情况,还会对建筑工程机构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认真对待岩土的水理性质,并加强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从根本上去保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准确性。

3、应该把水文地质的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

我们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时候应该注意下面3点:第一点是在进行水文性地质勘查的时候应该把地理条件放在首位考虑,自然地理的条件对于房屋的施工十分的重要,且这也是无法进行改变的,所以在施工前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第二点是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这种分析应该包括对于地质构造以及基底构造的分析;第三点是要对地下水位的情况进行勘查,如果水位太高就不适用于施工建筑。

结束语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之前,工程的勘测人员一定要处理好水文地质问题,避免出现因为地下水原因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序开展。但由于解决地下水问题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勘测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并安排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勘查工作,进而保证真正处理好岩土水理性质带来的负面作用,促进我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分析[J].门窗,2016,04:227+229.

[2]胡保忠.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141-142.

[3]罗邦沛.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进行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21:134+136.

论文作者:倪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