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制度、人事档案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在分析过程中,员工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一个更完美的管理对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提升策略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基础所在,只有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做好,才能使单位其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同时,确保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序推进,能够进一步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另外,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可以为领导者和决策层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这样能够使事业单位更有效的进行人岗匹配,切实有效的体现出人力资源的优势,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重要依据。
二、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事档案是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中,应该充分突出它的重要地位,多措并举全面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当前,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尚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事业单位的长效可持续发展。第一,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档案管理制度陈旧或缺乏效力。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中,部分领导干部并没有充分认知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是将人事档案管理等同于普通的行政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档案管理的质量。同时,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也没有结合实践来建构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致使人事档案管理相对比较随意。若领导干部缺乏重视,那么基层员工同样也会忽略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在档案的整理搜集,亦或是档案的利用等过程中,都难以提升重视。比如在人事档案的归档整理的阶段,基层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他们不注重信息的真实性与统一性,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致使档案失真问题屡屡出现。第二,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型管理人才。在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中,明显缺乏业务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专职人才,部分事业单位甚至将档案管理部门作为“养老部门”,将一些“老弱病残”等派遣到管理岗位上,他们可能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也缺乏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同时,在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缺乏保密意识,管理手段也没有与时俱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推进缓慢。
三、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措施
1、档案管理要规范化、标准化
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日益丰富的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两者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环节。因此,我们要把握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关口,做好实现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为了获得最佳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效果,要重视人员的科学配置,从而才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以求更好契合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此外,其他的部门领导要发挥好自己的监督职能,确保整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最后,在整理所有文件材料的时候,要将形成、整理以及给归档等工作引进人员岗位责任制中,并且将其当做考核干部实际工作效果的主要依据,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对于文件的形成情况,事业单位要制定立卷制度,根据方案实际管理情况来制定管理体系,做好对其全面的掌握和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合工作实际,优化档案管理机制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要对档案管理机制进行优化,通过岗位责任划分、工作内容要求、部门协作、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公布,确保档案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确定档案管理的主要人员,并由负责人对档案管理进行监督管理;其次,召开档案管理规范化会议,通过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人员的升级等确定一个较为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机制,保障档案实施的规范化运行;再次,做好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要求各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协调,确保档案材料收集的准确性、档案资料使用的便捷性、档案借阅的安全性等;最后,责任落实到位,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科学性、高效性。
3、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人事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逐渐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人事档案人员改为聘用制员工。就需要人事档案人员时刻关注本单位的人才流动情况,实现对人才具体情况的有效把握,一旦出现了人员调动或职务调整,人事档案人员就要第一时间更新人事档案信息,保障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针对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无头档案或人档分离等情况,人事档案人员要抓紧时间处理,特别是当下对事业单位依然有用的档案信息,人事档案人员要对其进行仔细整理和分类,再通过与当事人的联系将档案信息转交出去,如果无法联系上当事人,人事档案人员可以与当事人的原籍管理部门进行磋商,力求做到人事档案信息的妥善处理。而对于一些失去利用价值的人事档案信息,人事档案人员可以对其登记造册,在寻得上级领导同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集中注销或销毁,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4、加强档案收集,全面建立资料收集网络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有些单位随着人员更迭和机构的改革,加之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常常存在档案材料丢失等问题,为了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更加完善,必须要加强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审核筛查工作,对于人事档案中的个人材料、转接手续、审核文件、鉴定意见等重要的档案内容和环节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集中一段时间,在将普通材料和特殊材料的收集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同一节点、同一类别的档案资料进行补充收集。普通收集是指人员的考核、鉴定、任免等相关材料,以及人员的履历表、考评表、调度表等资料,这些都是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品德、技能、业绩等信息。特殊收集包括干部审查记录、表彰材料、惩处材料、政策落实等材料,这些资料通常不列入档案管理范畴。在经过专业的鉴别后,可以对此类材料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在建立资料收集网络时,对于不纳入档案管理的材料要进行统一处理,要填写材料清单,并报请相关领导审批,之后在有专人监督的情况下,对这些材料集中销毁处理。资料收集网络的建立工作要在建立档案、清收档案、完善材料、清收材料、办理手续等一系列工作中逐步推进,从而建立起全面的资料信息收集网络,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的收集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国家在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成程度,能够更有效的体现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对提升整体的人员素质有着积极作用。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尽管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但经过相关人员的有效处理,并提出更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一定能够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良性发展,为社会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海萍.浅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几点问题的解决[J].赤子(上中旬),2014,8(17):154.
[2]颜彬.浅谈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黑龙江史志,2015,9(9):139.
论文作者:李宏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人事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档案论文; 事业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人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