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的板示,精妙的点拨——许建国教学艺术管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妙论文,简明论文,艺术论文,许建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听过许建国老师讲课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秀美端庄的字体,从容洒脱的教态,流畅悦耳的声音,尤其是他那简明的板示和独到精妙的艺术点拨。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并多次进行过有较大影响的教学改革实验,同时取得过省级语文会课比赛第一名的语文教师,自然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构成他教学艺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他那独具特色的板示设计和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课堂点拨又是他有别于其他语文教师的独到之处,也是他蜚声教坛的真谛所在。
翻开许建国老师的所有教案,几乎篇篇都有构思精巧的板示设计。甚至有的课文配有二种或三种板示,大到一个单元,小到一个语段,分门别类,多而有序。作为能够全面展示他板示艺术风格的教学专著《中学语文板示教学艺术》,汇集了他十几年来所精心编写的初高中课本中的各种类型的板示。内容包括:语段板示、人物板示、图形板示、图表板示、简明板示、详细板示、结构板示、比较板示、单元板示、综合板示,堪称板示设计的精华集成。板示与课文就如同人的骨骼和肉体,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凭借着几个字就鲜明地体现出来,让人心领神会,达到得其“意”而忘其“形”的地步。板示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许建国的板示设计追求的是简明,优美,新颖,得体。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作一印证。
这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十二个诗节。但许建国老师只用了短短的42个字就显示出了诗人的感情:从怀念、感激、同情到赞美。保姆大堰河对乳儿的真挚之爱就体现在三个字上:哭、笑、梦。板示的中间概括了大堰河一生的悲惨遭遇。就连文章的体裁,诗人的感情,人物的形象,课文的层次在板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将一篇文章读深,吃透,进而以板示的形式概括出文章的精髓,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就很不简单了,然而许建国老师的追求远不止这一些些,作为他板示艺术的精华——比较板示,更加显示出他的独具匠心和卓越的教学艺术才华。我们再举一个比较板示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五人墓碑记》和《梅花岭记》比较板示
《五人墓碑记》和《梅花岭记》是文言文中的记叙文。在内容方面:《五人墓碑记》赞颂的是“激于义而死”的五位义士,《梅花岭记》赞颂的是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从所记述的人物来看,无论是五位义士,还是史可法,都有一种相同的民族精神——忠义不屈,视死如归。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又都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正是基于这些相同点,许建国将两篇文章的板示放在了一起进行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会有惊人的发现,文章的妙处,文章的异同也就通过比较显露出来。
对于两篇文章的板示,许建国只用了93个字,可谓简明而概括。他把“五人”的精神概括为一个“义”字,将史可法的精神概括为一个“气”字。这里“义”字即是“忠义”,也是“正义”。它贯穿了全文。从开头为周公被逮声义到与缙绅比气节激昂大义,再到五人当刑时慷慨就义,最后面对死生勇敢忠义,无不表现出五位义士那种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崇高精神,以至于为后人所崇敬。对于史可法的精神用了一个“气”字作了高度的概括。“气”即浩然正气,也可以归结为民族气节。江都围急,史可法把史德威助他完成殉国大节当作喜,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能说不是民族气节的表现吗?及城陷,忠烈要拔刀自杀被众将抱住,史可法大呼德威。这一“呼”就呼出了宁死不屈的忠义精神。再到被清兵包围时,史可法高喊:“我就是史可法”,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无论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还是大义凛然的气概,归根结蒂都源于忠义不屈的民族气节。虽然“五人”侧重于“义”,史可法侧重于“气”,但二者的精神是互融的。由此可见,板示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使人从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文章的妙处。
“传授知识,激发情趣,陶冶情操,增强记忆,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板示皆收其效,且事半功倍。”这是作者在《中学语文板示教学艺术》中的卷首语。他以大胆的实践和锐意的创新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为板示艺术闯出了一条新路。
如果说简明的板示是许建国老师教学艺术的一大特色,那么精妙的点拨则是许建国教学艺术的突出特点。点拨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把握学生思维状态和走向的能力体现。点拨得当,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许建国老师的课堂点拨有着显著的特点:精练、准确、适时、有效。
例如,他讲莫泊桑的《项链》时,就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很快让学生找出小说的中心人物:路瓦栽夫人。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环境: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生活状况。可谓精练,准确。而讲到路瓦栽夫人在情节中的心理反映时,则更看出许建国老师的点拨功力。
片断一:
许建国:请同学们讨论路瓦栽夫人接到请柬后的表现。
学生甲:开始高兴,后来忧愁。
学生乙:她没有高兴,而是默不作声。
学生丙:不,她对丈夫大声吼叫,甚至哭了起来。
许建国:好,大家讨论很热烈。其实路瓦栽夫人的喜与忧是不矛盾的,我们只看到了她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探测到她的心理,我们是否能从她的一系列表现中看出她的内心世界?
学生乙:她接到请柬后内心是高兴的,而表现是冷漠的,这是因为她的虚荣心所致。她想到的首要问题是晚会要穿什么衣服,而她的家境告诉她不可能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学生丙:她之所以向自己的丈夫发火,甚至流下泪来,是怨恨丈夫不理解她的心思。
学生甲:她想运用启发式,但她丈夫太愚了。
许建国:同学们答得很好,至此我们已经明白路瓦栽夫人在借到项链之前的心理是苦恼的,而苦恼的根源又是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造成的。
片断二:
许建国:如果说借项链前后是由苦恼到惊喜,失项链前后是由陶醉到惊恐,那么赔项链前后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学生A:苦恼,因为她不愿干脏活累活。
学生B:我认为是由苦恼到喜悦,因为她终于把帐还完了。
学生C:我认为是自豪,因为她是用自己的劳动还清了债务。
学生D:我认为是惊讶,当她和佛来思节夫人邂逅相遇,得知所借项链是假的,难道不是惊讶吗?
许建国:同学们经过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路瓦栽夫人十年的还债生涯中有苦恼,有忧愁,也有留恋,回味,还有喜悦,自豪与惊讶,但我们能否用一个词把这些感情表述出来?
学生A、C齐声答:百感交集。
从以上两个讲课片断,我们不难看出,许建国老师的点拨是适时的,他的话语不多,但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调整学生的思维走向,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轨道。难怪许多学生说:“听许老师讲课,仿佛有一种无形的磁力,你不听不行,不想也不行。本来很难懂的问题,经许老师一点,不知不觉就明白了。”是的,许建国老师讲课时看起来谈笑风生,潇洒自如,而实际上他的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次点拨的语言,每一种思维的转换,都蕴含着独到的匠心、敏锐的机智和深厚的功力。
点拨可以说是许建国老师的看家戏。在学生不会或者答错时,他并不立刻让他坐下,改换其它学生,而是围绕着问题进行引导点拨,直至把他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答案上来。他认为:“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心里固然高兴,但其余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又如何呢?提问到差等生,他把问题答错了,并非坏事,也许他那种错误的思考方法很具代表性,倘能给予正确的点拨和引导,把他的错误思维方式带入正确的轨道,帮助他寻找到解答问题的途径,反而能教会一大部分学生学会正确思考问题的办法,那效果可能会更佳。”这不能不说是经验之谈。《一碗阳春面》便是其中一例。
《一碗阳春面》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小说描述的是母子三人面对艰难生活而不屈的故事。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主要写的是母子三人从吃一碗阳春面到吃三碗阳春面的变化过程。人物主要是母子三人,老板娘和老板。由于本文是一篇外国小说,学生们对小说的社会环境不了解,因此不能概括出小说的主题。所以对小说环境的分析就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析小说的环境和主题时,很多学生对母子三人不向困难生活低头而是积极奋斗迎接生活挑战的精神理解不了。许建国于是就从小说的社会背景入手,开始点拨和引导。
许建国:请同学们思考,故事发生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学生:故事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日本)。
许建国:那么再请考虑,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学生: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许建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日本战后的经济状况又如何呢?
学生:极度贫穷。
许建国:我们已经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日本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那么,我们能否知道日本在战后为什么能够在经济上迅速崛起?他们靠的是什么?
学生甲:靠的是不屈服,不低头,不服输。
学生乙:靠的是积极奋斗。
许建国: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学生答:民族精神。
许建国:这种民族精神在这篇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联系母子三人的活动经历和思想变化,用简要的语言来回答。
学生:团结、向上、进取。
许建国:我们都知道,在社会制度方面,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可小说表现的是日本人民的团结、向上、进取,是否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社会主义制度?
学生:越是茫茫黑夜越能看到星光点点,阳光下只能看到阴影。现在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只能算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点阴影,它掩盖不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本人民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但它也掩盖不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
许建国:回答得很精彩!
在教学中,无论学生们遇到多么难懂的问题,一经他点拨和引导,便很快就迎刃而解了。他的点拨难易适中,不急不徐,牵着学生的思维走,真正起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评价和勉励作为课堂点拨的辅助性语言,往往为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则总是把它看得很重。听许建国的课,你的这种感受会更深。在学生回答正确时,他总是恰到好处的给予评价。“回答得不错。”“思维很敏捷。”“想得很好,很周到。”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增强了下次回答问题的信心。学生答不上来时,他就笑着说:“别着急,想好了再说。”无形中就营造了一种融恰、和谐、轻松自由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学生即使回答不上来也不感到难堪。难怪他的语文课上学生们争着回答问题。听他的课,不仅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连听课的老师也感到愉悦。这正是他善于驾驭课堂的缘故。一堂语文课在他的手里是那样的运用自如,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他恰当的提问和精妙的点拨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