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刘鸿林[1]2004年在《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及全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认知障碍,以记忆减退、表情淡漠、呆滞或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在高脑卒中率的亚洲国家 VD 的发病率较高,我国 VD 发病率占痴呆的60%~70%,并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呈增长趋势。VD 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对它的研究也日益广泛和深入。 祖国传统医学对痴呆有较多论述,认为由虚、瘀、痰、火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本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尽管按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多种证型,气虚血瘀型为其中主要的一种。 脑欣方(NXF)是由人参、赤芍、葛根等中药有效部位群总提取物组成的中药复方,主要功效为益气活血,醒脑益智。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 脑欣方对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MCAT)大鼠脑梗塞范围及神经症状的影响 MCAT 可以造成模型组动物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神经症状评分增加,经脑组织 TTC 染色显示有明确地梗塞区域,梗塞范围明显增大,NXF(0.24g/kg、0.12g/kg、0.06g/kg)各组均能显着地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症状,明显地降低模型动物在术后 6h、24h 的神经症状评分;均能够明显缩小术后 24h 时模型动物的脑梗塞范围,降低梗塞区占全脑、患侧脑的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或P<0.01)。2 脑欣方对 10℃冰水游泳拟气虚血瘀模型小鼠凝血系统的影响 将小鼠放入(10±0.5)℃的冰水中游泳 5 分钟,造成气虚血瘀模型。NXF(0.06g/kg)能延长气虚血瘀模型小鼠凝血时间(CT),但没有统计学意义,NXF(0.24g/kg、0.12g/kg)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脑欣方的作用表现出量效关系。 NXF(0.12g/kg、0.06g/kg)能明显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P<0.01)。 NXF(0.24g/kg、0.12g/kg、0.06g/kg)各组对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影响。3 脑欣方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建立急性血瘀模型,模型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改变:明显增加大鼠的全血粘度,表现为模型组在高切(200s-1、)中切(30s-1)和低切(5s-1、1s-1)时的全血粘度均明显升高;可以明显增加大鼠的血浆粘度,表现为模型组在切变率IV 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00s-1时的血浆粘度明显升高;降低红细胞变形性,表现为模型组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MAXDI)明显下降;明显增加红细胞的聚集性,表现为模型组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MAXD)、曲线下面积(SS)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NXF(0.24g/kg、0.12g/kg、0.06g/kg)各组能够改善这种血液流变学改变,表现为明显降低高切(200s-1、)中切(30s-1)和低切(5s-1、1s-1)时的全血粘度,明显降低在切变率 100s-1时的血浆粘度,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性,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或P<0.01);但对模型动物红细胞变形性的降低无明显作用。4 脑欣方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持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ilateral occlusion of common carotidarteries ,2 VO)可以造成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持久性 2 VO 后 40 天,Morris 水迷宫测试显示: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的组间比较显示,模型组的时间均要长于其他各组;空间搜索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表现出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的趋势,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明显降低。第四天的实验结果显示,NXF(0.24g/kg)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XF(0.24g/kg 、0.06g/kg)组能明显升高模型动物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P<0.05,P

韩奇亨, 张春红, 龚雪, 杨敏, 李旻辉[2]2018年在《鞣花酸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与药理活性研究》文中提出野牡丹科为蔷薇亚纲中一个较大的科,全科共240属3 000余种植物,我国分布有25属,185种植物。野牡丹科植物主要含有鞣质与黄酮两大类成分,其中鞣花酸类化合物药理作用显着,是鞣质类化合物发挥药理活性的重要组成成分。该文对野牡丹科中已发现的鞣花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分布和该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此外,为了更好的比较属间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也对该科其他简单酚酸与鞣质类化合物的分布进行简单综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该科植物的药用亲缘学关系,可为有效开发、合理利用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鸿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2]. 鞣花酸类化合物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分布与药理活性研究[J]. 韩奇亨, 张春红, 龚雪, 杨敏, 李旻辉. 中药材. 2018

标签:;  ;  ;  ;  ;  

脑欣方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