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堂教学中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策略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中学课堂教学中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策略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中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策略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6)04-0043-05

我们认为,减负增效,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轻负高效。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减轻学生学习的强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这样,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初级教学阶段(学习)和高级教学阶段(应用与创新)的历程中,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研讨、主动学习,注重作业布置和教学评价等策略,开展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和基于任务的教学,从而实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结构优化

系统论指出,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整体不是部分的拼凑,而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结构的优化,从而发挥整体功能。结构最优化,则功能最大化。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教材、学生、教师、教学目标和一些教学条件是构成系统的主要要素。它们构成以教材为中心的结构,致使教师、学生成为教材的附属物,形成人对物的依赖性,必然导致人的主体精神的缺失。

在课堂的各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人的因素,教材和教学条件是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物的因素是人运用的对象。围绕着目标的达成,学生是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是非直接的、非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只有如此,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物的因素才能为人所用,为目标达成服务。这样,就能够大幅度提升课堂系统功能的效率。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当刺激(知识信息)与个体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相近或相似或相联系的性质时,个体的内部加工处理系统能够对外在的刺激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外在刺激与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获得量的扩大,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个过程就是认知的同化过程。这种同化过程往往发生在对规则知识结构的认知中。当外在刺激与个体的认知结构具有一定的联系而外在刺激并非规则的情况下,个体只能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顺应外在刺激的性质,对认知结构作出一定的调整,使认知结构出现质的变化。这就是认知的顺应过程。所以,“所有客体为了成为认识的对象必须与我们的认识范畴和建构活动相一致”[1]。

无论是同化还是顺应,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移至内部,进而内化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个体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与活动中个体的行为相联系,即个体通过对事物的拆分、移动、拼装、还原、增加、缩小、变形等显性或隐性行为,实现对事物的认识。其中,个体内部信息加工与调整的策略尤为重要。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加工和处理信息,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活跃起来,注重学生内部信息加工与调整策略的运用。

同时,建构主义认为,环境只有与个体的经验取得联系才是有意义的,即个体是以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事物的。学生不是环境的被动塑造者,而是“刺激的主动寻求者,环境的主动探索者”[2],而且学生是通过对认知对象的行为来建构意义和认知结构的,因此,活动与意识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实现学生的意义建构和认知结构的发展。基于此,维果茨基提出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①。由此可以说,活动(含同伴在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是学生意识得到发展的重要源泉。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简单地将认知活动当作外部的“刺激—反应”,而必须组织教学活动,研究学生内部信息加工的规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让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环境的主动探索者;研究活动方式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活动中学生认知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把学生从知识容器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如此,课堂结构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我们认为,课堂结构的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要精心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适应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2)要让学生体验并把握学习(信息加工)策略,学会学习。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3)开启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4)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实现学用一体。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

二 减负增效两个阶段

我们将减负增效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级教学。以学生掌握规则性知识为主,在学习方式上,以基于案例的学习为主;在信息加工上,以促进同化过程发生为主。二是高级教学。以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践中不规则的问题,以形成能力为主;在学习方式上,以基于问题、基于任务的学习为主;在信息加工上,以促进顺应过程发生为主。这两个阶段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只是初级阶段着重于学生对规则性知识的掌握,而高级阶段则注重于学生面临不规则的客观世界,运用规则性知识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规则性知识的运用条件和范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建构。

1 初级教学阶段

初级教学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规则性知识。在此阶段,基于案例的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是主要的类型。

(1)基于案例的教学

基于案例的教学,就教学方式而言,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通过对某一相对规则的范例的学习,把握知识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建立关于未知知识的基本模型;就思维方式而言,指的是基于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构建关于未知知识认识的基本模型。基于案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建立关于未知知识的基本模型,使学生能从本质上把握知识的脉络,探索并把握基本模型的变化形式,从而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因此,基于案例的教学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基本模型的构建;二是基本模型的变化形式的把握。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尽管用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精力,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学生抓不住基本规律。如,在因式分解的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展示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学生发现两者之间具有可逆的关系(如a[2]-b[2]=(a+b)(a-b)),进而真切地认识到因式分解就是要将多项式变成连乘积的形式,即多项式乘法运算的结果就是因式分解的起始状态,因式分解的结果就是多项式乘法的起始状态。经过起始状态与运算后的结果状态的对比,学生深切地认识到从起始状态到结果状态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的项合并了,有的项被抵消了,进而了解因式分解中的公式、拆项、添项等方法,并运用多项式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因式分解的问题,促进其知识结构量的扩充,从而构建关于因式分解的基本模型。

重要的是,学生在建立因式分解的基本模型后,对基本模型的变化形式有了本质的理解,即因式分解的方法存在于多项式的乘法之中。如学生掌握了a[2]-b[2]=(a+b)(a-b)之类的公式,面对a[3]+6a-7的变化形式,就可以判断这个多项式中缺一个二次项,常数项7是合并的,在分解因式时,就可以运用添项或拆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2)基于问题的教学

基于问题的教学是从发现并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新问题进而研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是以教学问题为主线而展开的过程。在这里,调动学生自主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着的认知问题是教学的中心,学生的研讨始终围绕着问题进行。具体地说,基于问题的教学,一方面,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求知的热情,使之参与对问题的研讨,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和引导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研讨解决问题。概括起来,基于问题教学的程序为:

故事(活动或情境)→现象的发现或问题产生学生猜想与假设→研讨与验证→问题解决→发现新问题……

因此,教师要精心地设计活动或情境,选择相应的故事或其他形式,使活动或情境或故事等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建立联系,以有助于问题的产生,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同化或顺应的过程的发生。

这样,基于问题的教学以学生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提出问题,始终围绕着这些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同伴研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产生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能力,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新的生命体验。

如在探索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前挂上一串小彩灯,通电让它们发光,学生观察彩灯的不同颜色,比较各灯的亮度,产生疑问并相互议论。教师让学生尝试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及理解,提出猜想并讨论: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何关系?继而,让学生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各小组把实验中收集的数据汇总,归纳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这样,学生们统一了认识,获得了新知。最后,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那么并联电路呢?如果串联电路中有一处短路了,会出现什么情况?等等。

在整个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开始,学生通过自主研讨问题,到解决问题并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认识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把握了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的优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主动,而且实现了减负增效。

2 高级学习阶段

低级学习阶段是以规则性知识为学习对象,但是生活实践中,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规则的问题,而是大量的不规则的问题。这就需要人们在面临这些不规则问题时,能从规则性知识出发,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顺应这些不规则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认知结构质的飞跃。因此,必须学以致用,学用一体,即让学生面临生活中大量的不规则的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不规则的问题。在此阶段,需要学生完成实践的任务,因而这种教学就是基于任务的教学。

基于任务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进入到实践情景中,面临一些不规则的问题,在实践情景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些不规则的问题,从而实现认知结构在原有基础上质的飞跃,形成相应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此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

基于任务的教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任务的真实性。学生所面临的任务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生活实践中存在的,是学生所熟悉的。

2)学生的主体性。在基于任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学生的成长无法替代,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精神、情感、意志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无论是查找资料,寻找工具和材料,还是设计方案,制订计划,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而教师只是此过程中的协助者、引导者和辅助者。

3)任务的不规则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书本上的规则性问题,而是不规则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认知结构的顺应过程,调整只是储存了一些规则性知识的认知结构,大胆地对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做出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并设计相关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而得出结论,实现认知结构的顺应——质的飞跃,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学习结果的创造性。梅德尼克认为,所谓创造力,本质上就是那种在意义距离很远,表面看似不存在联系的事物之间建立新联结的能力。② 由于学生面对现实情境,要解决一些不规则性的问题,其认知结构必然发生顺应过程。此过程的发生,要求学生根据现实情境的要求,对自身认知结构做出调整,在问题与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使之具有创造性的意义,因而学习的结果具有创造性。

在《法律规范经济行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以小品《烤羊肉串》(节选)导入,引发问题的产生:如何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由此引出课题“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思考,自主探究并交流:1)我国规范经济行为的法律有哪些?2)这些法律是如何规范经济行为的?然后播放案例《张先生进酒店》,让学生结合阅读的课本知识谈谈自己对酒店经营者行为的看法,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先分组讨论,再集中交流,然后让学生猜想这家酒店继续经营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做了归纳小结: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律规定的经济活动规则,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遵守这一共同的准则,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最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参加一次特殊的“招聘会”,让学生面对现实情境:根据学生饮水以及学习生活的需要,决定兴建一座饮料厂和一家学生综合用品超市,现面向全体同学招聘厂长、总经理各一名,副厂长、副总经理、经理等若干名。假如你是厂长,你将如何办好这座饮料厂?假如你是总经理,你将如何经营这家超市?

招聘会上,学生的陈述除涉及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自身的经济行为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金点子:利用超市的社会效应,让媒体义务为超市做广告;用会员卡的方式促销;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等。当主考官问到如果超市出售过期商品怎么办时,学生们的回答具有新颖性:如果出现负面效应,第一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收回过期商品,对遭受损害的顾客给予赔偿;第二,让媒体对整个过程予以报道,通过媒体建立超市对顾客负责任的形象;等等。

这个案例,在基于问题的教学基础上,落脚于基于任务的教学,体现了任务的真实性和不规则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和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形成了实践能力,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认知结构发生了顺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三 减负增效教学的策略

1 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方法指导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策略的指导;二是思维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不仅仅只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何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预习、复习,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等),还包括对学生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加工处理并编码自己掌握和运用的知识信息,整合为认知结构。这是教学的关键,它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信息呈现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加工处理并编码;二是要让学生掌握信息加工处理并编码的方法。

(1)多元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编码

多元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包括视、听等方式。这样,学生在加工处理信息时,不仅能从语义上对信息进行编码,还能从形象上对信息进行编码,以利于信息的保持与提取,从而促进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与编码。

(2)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掌握并运用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信息加工处理的一般规律,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1)组织化的方法。这是一种“在各个信息之间发现规律,建立联系,将信息重新组织的方法”[3]。比如,记忆下面的数据:1,3,6,9,12,24,48,96,192。从3—12,都是3的1,2,3,4倍;自24—192,数与数之间都是2倍的关系。这样,这些数据就接受我们的编排和重新组织而进入我们的记忆储存库中。这是一种建立联系的方式。

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要掌握和运用的信息进行组织,从而避免单一的记忆和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精细加工的方法。精细加工的方法“指的是当面对一些很难归类、很难按一定规则进行组织的信息时,就在信息量间创造出某种联系,并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的方法”[4]。比如,要加工这样的几个单词:book good look wood foot stood cook。这几个单词中“oo”的发音规则相同,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单词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将它们组织起来。这是组织化策略。根据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可以把book(书)、good(好)、look(看)、wood(木)、foot(脚)、stood(站)、cook(厨师)编一句顺口溜:书好看,木脚站,外带一个烧火汉。这样就在单词与单词之间建立起一种创造性的意义联系。对于加工后的信息,学生不仅掌握得快,掌握得牢,而且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3)活动化的方法。华盛顿博物馆前有这样一句话:“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can understand." (告诉我了,我将忘记;给我看了,我可能会记住;让我深入其中,我就能理解了。)它也说明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深入其中,信息加工处理才有可能。活动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地深入到活动之中,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体验,获得理解,从而切实地把握和运用信息。

“思维方法的指导”指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基于任务的学习为基本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提炼出思维的基本规律,掌握并运用创新的基本原理。

1)体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联一联、变一变等创造性思维方式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缩写、扩写、改写等的训练;数学教学中对变式的把握,特别是让学生自己编制变式的问题等,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验创造性思维方式;等等。

2)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联一联、变一变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创造性思维,而且要让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方式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2 激发学习动机策略

学生认知动机产生于情境之中,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没有情境,没有活动,学生的动机就难以产生。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学习的动机是非常必要的。

1)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并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学习动机。比如,在商场里进行的数学课,教师让学生在两家商场中选择一家商场购买学习用具,比较哪家商场给老百姓的实惠更多。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运用评价杠杆,注重评价对学生动机的激励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体验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激发学习动机。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策略

主动学习策略指的是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相信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除了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我们认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师生关系,使之和谐协调,让学生处于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增强心理安全感,进而敢于提问。

2)密切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生活实践、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和谐状态。这样,学生就容易进入问题情境,有问题可发现,有问题可探究。

3)要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的过程是逐渐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要引导学生树立联系的观念,并运用联系的观念来发现问题。比如,结合上下文提问,结合前后单元提问。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发展的观念来发现问题。比如,课文情节结束了,可试想情节下一步会怎样发展;平行线是在平面上,而在立体空间里会是怎样的呢?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用批判性的眼光来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便会增强,体验发现问题的乐趣,从而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

4 指导学生合作研讨策略

维果茨基认为同伴关系是学生意识发展的重要源泉。合作研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除了目前常见的小组研讨、小组间研讨和师生共同研讨运行方式之外,我们还探索了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研讨,促进各小组学习目标的完成。在一堂课中,各小组可以研究相同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各小组有序地开展研讨。然后,小组发言人阐述本组的研究结论,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引发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深入研讨和智慧的碰撞,生成新的问题,促使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2)注重年级之间的合作研讨。例如,语文学科组织“小记者团实践行”活动;数学学科举行跨班级、跨年级的“生活中的数学”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使高年级的同学与低年级同学之间相互研讨,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3)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内、班级之间和年级内、年级之间的竞赛和辩论活动,强化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形成及拓展。学生在运用所掌握知识的同时,广泛地搜集、处理、加工所拥有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作为活动的素材,从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形成能力。

5 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策略

作业是切实体现减负增效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业的布置不可盲目,切忌进行机械性的作业训练,亦不可以量代质,搞题海战术。

1)要有针对性。每次作业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2)注意减轻负担,每次作业量不能过多。课内作业让学生当堂完成,尽可能不留或少留课外作业。

3)抓住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对教材、资料上的习题要加以筛选,取其精华,要杜绝以整套试卷代替作业的做法。

4)侧重基础,不布置偏题、难题、怪题。

5)注重理解运用,先复习后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先让学生复习当堂学习的内容,尽可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运用。

6)作业分层。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基础有较大的差异,因而老师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因人而异。

7)注重联系实际,增加作业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周围的环境、社会现象等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力求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6 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具有导向、调控、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是教学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如下一些理念:[5]

1)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什么,而且关注学生怎样学。

2)评价方法要适合学习的要求,对学生提供指导,以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3)评价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充分实现自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更应该注重延缓评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4)评价对所有学生应是公平的。

5)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6)提高学生自评、自我调整和确定自身目标的能力。

7)用学生的作业或作品证明他们的学习效果。

上述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学生及其发展为中心。因此,除了对课堂教学从过程到结果进行等级模糊评价以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外,更应注重学生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反思、调整与改进,以促进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注释:

①转引自朱汝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IT教学实践》,http://www.k12.net,2004-05-19

②转引自沃建中:《智力研究的实验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4页

标签:;  ;  ;  ;  ;  ;  ;  

中学课堂教学中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策略_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