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卫星与航空遥感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其凭借自身监测范围广、监测速度快以及 监测成本低等优势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遥感技术以及其在我国环 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接着分别从土地监测及土地利用、大气环境监测以及水环境监测三个方面对遥感技术 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遥感技术;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应用;大气检测;环境检测
0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问题。于是在21世纪之后,我国实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该工作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可以帮助治理污染,加强环保工作。在现代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所以在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中,需要适当增加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技术概述
所谓遥感技术,即指一种可在不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便能够对其性质进行有效识别、测量及分析的技术。物体能够反射和辐射电磁波,而遥感技术正是利用物体的这一特性发挥其技术功用。从遥感技术所利用的波段角度划分,目前其可分为三大主要类型:发射红外遥感技术、可见光遥感技术以及微波遥感技术。当前遥感监测技术在我国诸多领域,如地质、气象、水文、海洋等都已获得广泛应用,该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室内的工业测量方面,而且在海洋、大气等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全球范围内环境变化的监测工作方面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由于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性特点,近年来,它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并极大地推动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2我国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而言,虽然其应用效果显著,但也仍存在应用于发展方面的一些不足。首先,我国的遥感监测技术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存在着较大的发展距离。其次,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实现技术的普及化应用。再次,环境污染形式的多样化及被污染环境的复杂性对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我国当前还没有研发出属于自己的遥感传感器技术,仅仅依靠进口技术尚无法实现环境污染的大范围监测。最后,就监测的领域而言,我国在地面及飞机上对化学成分进行测量的工作尚处于摸索期,还未能进入应用阶段。
3遥感技术的特点
3.1信息采集方式多样化
遥感技术在信息收集上的样式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信息采集,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采集的具体范围和特点,选择出最为合适的信息采集方式。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时,由于不同仪器和不同波段,都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和调整,所以,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信息采集,会更加灵活,而且采集得到的数据信息量也比较大。
3.2受到的限制比较小
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信息采集的过程中,由于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器从高空进行数据收集的,所以在收集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遥感器来进行远程的信息收集工作,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勘察。这样信息收集工作就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对很多环境恶劣的地区以及深海等地区进行具体的勘查工作,收集到人类难以收集到的信息。
3.3信息采集范围大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信息收集,主要是通过遥感飞机与遥感卫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传输,这就意味着信息采集的范围比较大,在很大的范围之内,都可以实现信息覆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1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流程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时,首先需要对遥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一规格的转换处理,将其转换成统一的遥感数据规格。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中,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而动态监测工作也可以实现对监测地址被覆盖度的分析和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生态环境变化,通过对其得到的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并且对数据信息的评价和分析,还可以应用于进行环境治理分析。
4.2遥感技术在地面监测及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针对这一领域的监测工作,遥感技术所依靠的测定方式一般为观测污染区作物生长的特殊变化在光谱上的反映表现。为了能够测定及有效地管理土地资源,人们可以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定期监测,以便掌握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另外,在地面人工建筑物方面,其形状的规则性以及反射率高等特点使得遥感技术对其的跟踪监测实行起来相对容易。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隔热性能欠佳的建筑物的热损失问题,遥感技术也能够对其进行测定。而若就遥感技术在地表森林中的应用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其可以通过对森林砍伐的监视而预估出牧场开垦的速度以及开垦规模,从而实现为保护森林提供依据的目的。
4.3遥感技术在现代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目前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大气环境的监测是极为重要的内容,空气质量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虽然遥感技术不能直接识别气体的物理含量,但是其他如O3、CH4、水汽以及CO2等气体成分,由于其固有的辐射和吸收光谱的作用,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进行监测,分析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另外对于一些大气分子,由于其在空气中会借助太阳、月亮等直射光和各种折射以及发射光,所以可以对其进行光谱分析,从而了解大气分子分布情况。在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时,其主要的监测对象是气溶胶等污染物,利用遥感技术来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测定,通过可调谐激光系统和多通道辐射计来探测大气的污染分子,可以直接反映出大气中的污染物分布情况,目前很多大气污染物经过遥感技术,已经可以进行直接的呈现,可以辅助进行空气的治理。
4.4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为了使地区能够更加方便地评价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状况,进而为地区环境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目前普遍会对水体环境中的有机质、泥沙等的分布情况以及水体深度和温度等信息进行监测。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的监测中所使用的监测指标主要是色度以及水体的光谱特性;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测定水域的变化及变化所引发的后果,由此分析人为活动对水环境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遥感技术在当前的水环境监测领域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由水体发黑引起的水体反射率明显降低的问题。具体说来,这是由于在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导致了水体的发黑。针对这一问题可利用红外传感器的红外辐射光谱对水体中的染料和氢氧化合物的分布情况进行测定,以清楚掌握水体的污染状况。
5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的,所以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一定的发展成就时,就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可以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和直观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施玲丽.浅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J].能源与节能,2017(11):102-103+152.
[2]温中力.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2):149+151.
[3]冯江.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5):95.
[4]韦辉,杨斯名.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04):134.
[5]何理,郭鑫.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综述[J].科技传播,2011(14):226+218.
论文作者:罗伊宁,吴迪,宗时屹,王雨薇,张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遥感论文; 技术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作论文; 水体论文; 生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