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化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仔细研读教材。认识本节内容在整个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作用,把教材编排背后的内涵挖掘出来;注意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所学知识的意义和用途;注意体现“化学美”,正确处理会出现负面影响的化学教学内容。
笔者以《燃烧与灭火》为例,展示一个基于STS(科学——技术——社会)情境的教学设计。
一、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
本节教材的前言,简单提到了火的发展史,展示了一些图片。火的发展史既包含有丰富的人文气息,又揭示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可用作本节内容学习的逻辑主线,这是教材隐含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展示钻木取火、制陶瓷、烧烤、篝火、铁丝燃烧、镁条燃烧等6幅图片,讲述人类对火的认识发展史:由古猿人取用自然野火发展到设法造火,火的发现使人类逐渐走向文明,人们利用火制陶瓷、炼铜、炼铁、做饭、取暖、娱乐、做实验研究等。然后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取火(燃烧的条件)、驭火(灭火的原理、促火的方法)、用火。
二、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延伸和挖掘知识意义
学生对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本质有一定的认识,可以通过烧烤、篝火、铁丝燃烧、镁条燃烧的图片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其思考生成燃烧的概念,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教学片断如下:
师:你能根据这些图片总结出燃烧的一般定义吗?
生:物质在氧气中,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师:朗读书上燃烧的定义,并在书上将其标画出来。你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燃烧这一类型的反应吗?
生:可燃物+氧气→新物质。
师:我们循着古人研究火和利用火的历程。一起探究一下如何取火、驭火、用火。(展示木材和煤气炉图片)这里为什么没有燃烧?
生:没有点燃。
师:为什么要点燃?
生: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师:着火点是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与可燃物的材料和状态有关。它是某可燃物某一状态下是否燃烧的温度界限,是一个确定值。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常遇到煤气炉怎么打也打不燃,这是因为没有煤气了。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生: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实验、改进实验的能力
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注重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和培养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应该把实验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学中可这样处理教材上的实验:
师: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燃烧必须同时满足它的三个条件吗?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设计方案)
师:对比你的实验与教材上实验的优缺点,并尝试优化实验。
(找到实验的优缺点,优化实验)
师:为了防止白磷燃烧时污染大气,我也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并填写表格内容,总结结论。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填写)
四、把生产、生活、史实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作为解释或解读化学知识的题材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对于本课的化学学习,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钻木取火”“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这三个成语吗?
(学生解释这三个成语的化学原理)
师:火善用为福,不善用为祸。全世界每年有7万人被烈火吞噬,火中自救显得格外重要。请大家讨论交流如何防火或自救。
五、体现“化学美”,正确处理会出现负面影响的教学资源
新闻中常有各地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报道。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往往以此当作新课导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在开始上课时,还不宜展开对化学价值的全面讨论,用一些有负面影响的与化学有关的事件引入,无疑会使学生以先入为主,认为化学就是一些有毒、有腐蚀性、有污染、可怕的东西,没有看到化学的主流价值。我们可以把这种新闻事件放在课的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引起大火,怎么防止火灾,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这样既尊重了事实,又体现了“化学美”。
本文以《燃烧与灭火》一课的教学为例,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简单的阐释。考虑不够全面之处,有待今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论文作者:程青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化学论文; 可燃物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着火点论文; 教材论文; 氧气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