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批判性思维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也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高中班会课中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高中生质疑成人成才中走过的弯路,反思自己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成长,探索自己成人成才的有效路径,对于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班主任应该探索班会课渗透批判性思维的路径,有效提升高中班会课立德树人的实效。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高中班会课 立德树人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3-0050-01
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这个指示,普通高中必须要从一切围着考试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班会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守好这个阵地,就是充分利用好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提高班会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纠正学生成长中的错误认识,对于端正学生自我成长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价值观、成才价值观,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批判性思维在班会课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批判性思维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质疑与探索两个方面,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文化课知识探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政治思想、责任意识、行为规范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中外教育家大多高度重视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运用探索。我国古代教育家就认为“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认为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反思、自省,端正认识,自律行为。西方学者提出用问诘的方式探索事物的本质,提出三段论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立德树人实际上是提高学生国家意识、社会意识、法治意识等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的能力,形成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自身发展的基本素养。意识、能力、素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错误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地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批判、质疑、反思,并探索、重构有效改变思想认识、规范自己行为的路径。随着教育领域对批判性思维的广泛运用,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合理地反省、操作性重构,由学生自己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这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够使立德树人变成学生成人成才的正向具体行为。
二、深入探索批判性思维在班会课立德树人中的运用策略。立德树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的建设者,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我们应当将三个方面素养的培养有计划地落实在三年的高中班会课中,探索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期、每一节班会课批判性思维渗透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利用高一年级班会课、运用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素养。高中生社会参与素养在立德树人中具有体验性,我们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思想、实践创新的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上,而是要设置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的具体教育情境,通过情境体验和活动实践让学生质疑没有责任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质疑墨守成规的危害,反面体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和实践创新带来的快乐。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序列化的设置责任担当的主题班会课,如对“读书就是为了轻松赚钱的工作”的评判,明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民族责任意识。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序列化设置实践创新主题班会,通过对典型的因循守旧导致裹足不前案例的批判,增强学生树立实践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2、利用高二年级班会课、运用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素养。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挑错”地批判、程序式推理,更需要理智、美德和思考、探索的结合,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重构、选择、发展的路径。立德树人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学会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是认识主动学习与被动接受的区别,高二的第一学期序列化设置反省自己学习方法、学习思想的主题班会。利用学会学习序列化的班会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学习思想;引导学生评判自己已经形成的学习经验、学习模式、学习方法,扬长避短,改善学习,重视探索适合自己成长、提高学习效率的自主学习方式,为自己终生发展奠基。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设置序列化的健康生活主题班会,对体育锻炼、按时作息、就寝就餐等生活方式进行总结。思维的最好方式就是反省。用反省的方式分析自己进入高中以后的生活,检点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反思这些生活习惯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烦恼,重构自己适应高中教育要求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按时就寝,开朗、活泼、助人,引导高中生充分认识自己是自己发展的主人,做一个充满活力、勇于挑战的阳光青年。
3、利用高三年级班会课、运用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文化基础素养。高中生进入高三年级,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备战高考,从现象上看,高考检验的是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对高中三年学科知识、运用知识的大检阅,高考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场竞争,分数是不同层次高校选择的依据。随着高考试题改革的深入,考试分数的背后,却是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较量。高考中有一定量的人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检测试题,这些试题检测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的素养;高考中有大量的学科知识理解、运用能力检测试题,这些试题检测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因此无论是学生迎接高考,还是立德树人,高三年级的班会应当围绕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的主题进行,引导学生围绕客观、具体的高中生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探索适合自己人文知识积累、科学知识运用的行动路径。引导学生围绕谦虚、谨慎、辨别、发展的主题对自己进行解剖,充分发挥意识对自己生理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把批判性思维融入德育和智育的结合之中。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对科学知识探究发挥着重要作用,批判性思维更要具备勤学好问、眼界宽阔、理性判断、专注探究等精神特质,这对于学生做人和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把它作为一种思维的技能运用到高中班会课中,通过三年序列化的立德树人教育,对于高中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以及他们今后的终身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姓名
卢向林;男;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高中德育实效性研究,崇尚体验、自省德育活动。本文是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
论文作者:卢向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批判性论文; 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立德论文; 班会课论文; 素养论文; 高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