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论文_张翼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伴随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大范围引入和推广,有效减轻了我国能源资源紧张的局面,如今智能电网的设计工作已引起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以智能电网理论为基础和前提,浅要分析了智能电网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智能电网的设计要点,以期推动我国电网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研究

0引 言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物质和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如今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发展资源消耗不断加大,能源资源紧张已经成为困扰各个地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电力资源作为基础性能源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涉及到电网的相关问题应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近几年以来,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向,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 智能电网相关理论综述

1.1 智能电网名词解释

物理电网技术,作为智能电网设计的基础,可结合传感测量与计算机等技术设计供电网络,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受目前电力资源紧张的影响,未来电网设计的必然趋势就是智能电网,从而促进电网建设朝着自动化、互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2智能电网主要特点

传统电网在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智能电网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电网的不足之处,具有明显的优势,如绿色、优质及交互等等,并且能够通过绿色的发展方向促进能源的可再生发展,不仅能够通过智能电网建设有效缓解全球电力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力度,与此同时,交互性的特点也能够实现双方之间的通信与交流,减少不必要能源的消耗。

1.3智能电网设计技术要点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发电储能设计技术,输配电技术,以及智能调度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重点是优化资源,其中所应用的输配电技术主要组成包括高温超导电与高压输电技术,受高压输电技术的作用影响,能够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远距离连接,在高温超导输电技术的作用下可以使智能电网具有污染小、损耗小的优势;发电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供电安全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环境,是贯穿能源传输、能源转化等环节的关键性技术。

2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前提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智能电网是现代电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也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智能电网的发展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电能质量保障体系。智能电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电网发展的缺陷,能够通过实时监测的技术对电网用户等各个方面的状况进行监督,由此也能够保证电能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例如,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电厂可以将绿色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保障电力资源输出的安全性与绿色性;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关键技术的采取来对电能质量进行保障,从而有效消除电力能源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其次,多样化的交易主体。智能电网作为电力资源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够通过关键技术的采取促进双向互动通信,这种变化颠覆了传统电力市场交易主体的地位,不仅将传统的电网运行商、开发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中间商纳入到交易主体之中,而且还将各种能源电网以及普通用户纳入到交易主体之中。随着市场交易主体的不断增加,有效的刺激的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度,能够有效的通过资源配置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最后,智能电网的发展,促进了全面信息化的智能交易平台的形成。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平台的保障,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关键技术的挖掘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的保障。通过传统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后者能够有效的利用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对电压进行实时的查看,同时,交易平台的智能化发展也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原则

3.1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本需求,在智能电网的设计中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从传统电网的发展来看,大型故障会直接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就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有效的智能电网设计不仅能够保障电网的运行安全,还能够防止电网的信息泄露状况的出现。

3.2 自我修复性能原则

自我修复型式智能电网发展的一部分,能够集中体现电网的可靠性。该特性指的是当电网遇到故障时能够通过自我诊断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位置。另一方面智能电网的预测性能够对电路故障进行有效预测,从而将故障的损失减小。

3.3 兼容性原则

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网的建设,国家在火力发电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开发核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发电方式,智能电网的发展则有效地满足了这一发展状态。随着电力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传统电网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对电力资源的需求,电力利用效率低也成为了电力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而智能电网的兼容性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不断满足现代社会对电网的承受能力和兼容性的要求。

3.4 互动性原则

智能电网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过用户体验的改善不断的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而智能电网的交互性特点无效的促进了智能电网与现代电器之间的连接,能够对电能进行有效使用。

3.5 节能环保原则

环保设计原则极大的提升了智能电网相较于传统电网的发展优势,能够通过节能环保的方式有效地缓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数据表明,智能电网能够有效的节省5%至10%的电能,这一优势极大的缓解了电力能源紧张的问题。

4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要点

本节通过实例重点分析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要点,如下图所示为云南某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结构图:该地区电网由主网通过180km和220V的联络线向该区域电网进行供电,其中主网架电压等级为110kV,本区电网总负荷为300MW,发电厂的装机容量为99MW。

图1:智能电网电力系统结构图示

电力设计以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规定为基础,本系统设计要点如下:第一、该系统采用二层式电气配置,将所有电气设备布置于两层之中,这种布置方式与三层式相比具有造价低的优势,但占用面积较大。

图2:二层二通道双母线出线配电装置

第二、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点,如下图所示为本实例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工作模式图,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备份需要依靠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对主机配置两台以上的操作员工站,面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压表需要进行单独配置。除此之外,终端设计和配置需要严格遵循特定的标准与要求。

图3: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工作模式图

第三、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的指导意见为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所以在进行电气二次部分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结合相关的指导意见。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强化电力设计的优化,针对过程层交换机需要进行间隔配置,网络分析系统和故障录波需要进行一体化设计。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实力的显著增强,未来我国资源及能源将逐渐趋于短缺态势,而随着这种资源紧张局面的加剧,为确保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电力设计工作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部分,电力设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质量,因此进一步强化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智能电网相关理论为基础和前提,浅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目前的发展态势和机遇,重点介绍了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几项要点,以期未来为智能电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鹏,刘成斌,姜涛,孔祥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 .

[2]李玲,付生辉,张丽.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Ⅱ.神州,2012(35) .

论文作者:张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论文_张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