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
上海市200065
摘 要 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组织制订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 972-2018)已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将该标准与原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所使用的方法、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基站 电磁环境 监测 标准
1 前言
2018年10月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以公告 2018年第44号文的形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 972-2018,以下简称《监测方法》)。根据公告,该标准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印发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废止[1]。本文在梳理我国基站监测方法建立过程的基础上,将该标准及《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以下简称《防护规定》)、《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以下简称《仪器和方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以下简称《试行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并进一步对《监测方法》和《试行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2 基站监测方法的探索和确立
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依据可根据监测方法的确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8年~1996年,《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发布并实施。
《防护规定》的建立,将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纳入了环境监管范围,并初步建立了电磁辐射监测的方法,可以认为是我国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体系的探索和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96年~2007年,《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发布并实施。
这一阶段,高高的铁塔,大大的面板在公众心中树立起了移动通信基站的负面形象。《仪器和方法》的相关规定是丰富和全面的,虽未对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项目监测方法进行具体细化,但建立起了电磁辐射环境监测领域的通用标准。
第三阶段:2007年~2018年,《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发布并执行。
这一时期移动通信基站相关信访投诉数量猛增的阶段,并逐渐成为了电磁辐射方面的矛盾集中点。《试行方法》虽不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但却是我国首个针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对于规范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解决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针对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体系确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笔。
第四阶段:2019年开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 972-2018)正式实施。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可以预期今后几年5G网络建设将全面实施,因此规范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方法是及其必要和迫切的。2018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 972-2018)发布。至此,我国基站监测方法得到正式确立。
3《防护规定》、《仪器和方法》、《试行方法》及《监测方法》比较
四项监测方法主要规定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各监测方法对比
《防护规定》的第4节和第5节规定了电磁辐射监测的方法,侧重于从全局层面协助开展辐射防护工作,对具体项目、具体工作缺乏针对性。但其不是专门的监测方法标准,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项,甚至对监测高度和监测读数等关键监测要求都未做出规定。2015年该标准已废止。
《仪器和方法》自199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20多年,一直是各地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受其自身通用性的限制,无法很好的指导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该标准尚未被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标准制修订项目清单中[2],因此短期内针对其开展制修订的可能性不大。在2019年《监测方法》实施后,预计各环境监测机构不会再将该方法作为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检测依据。
《试行方法》首次明确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方法,自2007年发布,试行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不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该方法最为根本的缺陷,因此其施行的效力一直有所折扣,对其修订并将其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尤为必要。而实际上《监测方法》也正是以《试行方法》为蓝本,结合10多年来的使用情况,对部分要求进行细化和调整后修订完成的。
《监测方法》对《试行方法》的主要修改内容见表2。
表2 《监测方法》对《试行方法》主要修改对比
从两者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监测方法》扩大了适用范围,并在监测技术细节上对《试行方法》进行了修改,对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监测布点等进行了优化规定,为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提供了可靠依据,对规范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及时、准确的报告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提供了技术支撑。
4 总结
移动通信基站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宽带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和基础。但是,电磁环境保护问题始终伴随着通信基站的建设,因此在基站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加强针对性的环境保护设计,实现移动通信技术的和谐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放管服”改革精神,环境保护工作逐渐由注重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而转变,《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HJ 972-2018)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规范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基站电磁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提供技术支持,对防治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解决基站建设、运营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公告,公告2018年第44号
[2] 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环科技[2017]49号
第一作者简介:陈伟,男,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电磁和电离辐射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基站论文; 电磁辐射论文; 方法论文; 移动通信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标准论文; 环境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