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施工,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是重要的施工内容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本人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防控措施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对道路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施工出现质量隐患,会对整体道路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做好对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工作,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
一、前言
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是的重要的结构部分,其承担着道路全部荷载,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政道路建设的里程越来越长,路基施工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不同的地质、水文、地理条件和施工环境等,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也有所不同。此外,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路基工程质量还会受到施工材料和设备、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对施工材料把关不严,导致不合格的材料流入了施工环节;或者对机器设备维护不当,导致设备带病运行,不能发挥正常性能;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施工,或者施工水平不合格等因素,这些因素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会容易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体道路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对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工作,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
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水稳定性
水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强度的因素之一,现阶段很多市政道路都是处在户外,长期受到天气和自然界变化的影响,当遇到极端天气,例如暴雨季节等,路面就要承受大量的雨水冲刷,如果不能即时把水清走,就会流渗入路基内;或者路基所在的地下土层中,存在地下水,也会容易渗入路基内,影响路基强度;路基如果长期受到水的侵蚀,其强度就会降低,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道路路面就会出现开裂、隆起、起伏不均匀等质量问题,从而对道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影响。
2、强度
目前,我国城市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道路所面临的交通流量也不断增加,市政道路所承受的荷载远超出其当初的设计荷载,当实际强度高于路基所承受的强度时,反映在路面上,就会出现沉降、车辙、变形等问题,影响道路安全运行。
因此,应当根据道路工程的规模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尤其是做好路基的挖掘、填土工序施工,提升路基强度,满足实际需要。
3、稳定性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是工程的基础,其是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会对道路工程稳定构成直接影响,如路基稳定性不足,会减小道路使用寿命。
深入分析导致路基稳定性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天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进行路基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勘查,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再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确保路基施工质量,
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道路稳定和安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三、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主要工艺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主要工艺见表1
表1
四、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路基施工需要使用各种施工材料,应该严格把关,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规定,为提升路基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当施工材料运抵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材料的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各种材料的规格、性能、各种参数指标和质量等,满足设计和施工需要。对已验收合格的材料,需要在现场进行妥善安放,并做好有关防护措施,防止材料因人为因素影响质量和性能,同时也要防止垃圾和杂物混到材料中;同时还要做好有关的防雨、防护等措施,
避免材料因潮湿和腐蚀等因素影响材料质量。
1.2机械设备质量管理。
要提升市政道路施工效率和质量,必须借助有关机械设备,因此,施工机械对工程施工有着极大帮助,例如,可以通过压路机等,提升路基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这两个指标是平衡路基质量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到道路的舒适和安全性能。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路基施工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机械设备,以压路机为例,如想要提高路基的压实平整度,应该采用全驱动式压路机,如想要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和密度,应该采用轮胎式压路机,如想要缩短工期,尽快达到压实效果,应该采用大吨位压路机;机械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操作设备,并根据规范规定和技术指引进行操作,提高施工质量;
强化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设备,发现有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排除,确保施工期间设备各项性能和指标正常,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1.3路基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不同专业的施工技术,而工程量较大,为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对各施工点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3.1路基挖方施工质量控制。
开挖路基前,先要清除施工现场的碎石、杂草和表土等杂物,地面干净平整,之后再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挖掘方式进行作业。
作业人员应当先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最合适的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符合规定,可操作性强。
1.3.2路基填方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路基结构的水稳定性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在进行路基填方施工时,应该采用水泥、石灰以及其他固化材料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还可以采用抗风化能力强、水性良好的砂石材料进行填方施工;在选择施工材料时,施工单位应该严格的测量不同土质的干密度,然后选择质量合格、性能优良的填方材料;
压实路基时,要分层填筑,确保每层的压实质量;要对材料含水量进行控制,在填方作业和分层填筑作业完成后,还要再次对填方材料含水量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规定要求后,才可以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
在摊平工序施工时,每土层要保持相应的路拱,确保路基排水畅顺,
每一层填土要超过路基宽度,并且每侧达到50cm或以上,以此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此外,当平整施工完成后,还应该采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保证压实遍数,然后检测相应的压实度,碾压施工时,轮迹应该重叠50cm,保证无死角、无漏压。
1.3.3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以及压实质量。当土石方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填筑,用尺测量松土的厚度,保证每一层松土厚度都超过路堤。根据现场土的类型、湿度以及设备等,确定分层厚度、机械的类型以及碾压遍数,以此保证压实质量。在进行压实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按照先快后慢的方式进行碾压,避免出现土被碾压机械推动的现象;按照先边后中的顺序进行碾压,这样便于形成路拱;按照先轻后重的方式进行碾压,这样能够逐渐的增加路基的强度;在碾压弯道部分时,应该先碾压低侧边缘,然后再碾压高侧边缘,这样能够形成单向超高横坡;两次碾压施工的轮痕迹应该重叠20cm,以此保证碾压的完整性;在碾压施工时,必须保证碾压机械行驶速度的均匀性,不能出现加速、转弯、停机等现象,否则将会影响路基碾压的均匀性,甚至还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采用分层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应该小于20cm。
2、实例分析
某市金沙大道市政道路总长度为1661.897m,双向四车道,按照城市次干道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行车道宽3.5m+3.75m×2,总宽度为50m。该市政道路工程分布最广的为人工杂填土,层厚介于0.3m-3.2m之间,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65kPa;部分为淤泥层,层厚介于1.5m-2.2m之间,承载力容许值为43kPa。由于该市政道路工程按照城市次干道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为了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由于条件所限需采用膨胀土作为填筑材料,因而在填筑时采用石灰进行处理,以此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了提高碾压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采碾压性能优异的压路机,保证碾压施工质量和碾压的完整性,通过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在施工期间,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出现质量隐患,因此,施工企业应当结合道路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材料,严把质量关,控制各施工环节的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通过多方努力,保证路基工程质量,市政道路工程能够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卫红,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2]何德华,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科技与企业,2016(6)
论文作者:罗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路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