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力范式的汇率决定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汇率论文,权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汇率是影响一个国家金融乃至经济、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关于汇率决定机制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利率平价理论(IRP)、超调理论和均衡汇率理论分别从不同的出发点给出了汇率的决定机制。王松奇、史文胜(2007)指出:学者们费尽心思,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以期能够发现汇率的决定机制,但都只窥见了汇率决定过程的一个侧面而已。孙刚、邓黎阳(2005)认为各国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给时既要考虑到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和经济发展,同时要考虑经济的稳定。这导致现代汇率具有双重性质或作用,除了作为货币的比价之外,汇率同时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汇率决定过程既有市场因素,更有国家因素。
综上,经典汇率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汇率决定的原因在于:这些理论或者忽视汇率问题中的国家决定过程,认为汇率单纯被市场决定;或者没有正确反映国家的目标。以均衡汇率理论为例,其核心思想是内外均衡,即均衡汇率下能够达到内部充分就业、低通胀,外部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合意的资本流动等,殊不知各个国家通过汇率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真实目标在于实现其自身利益,而非某些数学平衡(如果平衡并不能带来很好的收益)。
马汉(1997)在《海权论》中已经指出:“自身利益是国家政策不仅合理而且根本的缘由所在,对此不用做什么虚伪的掩饰。”在开放的国家经济环境中,国家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国家之间对于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在某种程度上是按照“丛林法则”进行的,在国家利益之下,汇率不可能只是货币比价,它必然是各国政府在国际利益争夺中的工具。所以我们认为,国家博弈、汇率决定和利益分配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和逻辑必然。对此观点,一些研究虽非完全、明确地提出,但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说明。例如Taylor(1995)认为汇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其基本的决定因素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Frieden(2001)指出汇率制度选择及汇率变动会对国内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何帆、李志远(2002)、李增刚、董丽娃(2005)都提出类似观点,即汇率决定问题在国际上实际就是政府追求各自国家利益的博弈,并按此思路分析了相关汇率问题。而蒋敏、柳欣(2007)、安烨(2007)也都分析了人民币在升值压力下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的博弈策略选择问题。这些研究都表明了汇率的决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各方追逐国家利益的博弈过程。
赵春明、王怀民(2005)从中美贸易差额角度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构造两国间基于汇率的博弈模型,说明两国在巨额贸易差额情况下的最优汇率选择。但是应该指出,对于汇率决定问题,影响国家利益目标的并非只有贸易因素,所以我们重新构建了博弈双方的效用函数,把分析视角扩展为国家利益竞争决定汇率变动。对于影响双方博弈策略选择的因素,上文也未做详细说明,所以我们在本文中引入了经济权力变量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即经济权力决定博弈均衡策略,进而确定真实汇率变动范围,① 并最终完成国家间的利益分配。因为正如张屹山、王广亮(2008)所指出的:“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利益要通过分配来获得。利益分配机制的形成是各种权力博弈的结果,权力的格局决定分配的格局,分配体系与权力体系是同构的。”对于上述逻辑过程,Acemoglu et al.(2005)是这样表述的:投资者凭借其所掌控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价值以及资源稀缺性)发出强有效的可置信信号和权力,使其在合约缔结前就已经占据优势,通过在谈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其经济地位,并缔结出基于其资源禀赋的剩余分配结构,即可以凭借权力获得利益。而这一点对于开放条件下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竞争显然同样成立。萨缪·鲍尔斯(2006)的说法是,财富的差异会反映在契约可行集和个体的契约选择的差异上;契约安排包含权威结构,即一方拥有对交易对方的权力,参与者自愿交易的事实并不能阻止权力的行使;而且行使权力的人是拥有更多财富的人。Goodhart(1998)也曾指出:“如果货币意味着权力,政府就会追求有利于本国货币的政策。大国,尤其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不会放弃控制其货币汇率。相反,它们会采取措施巩固其货币,是国家权力和政治决定了汇率关系。”所以本文提出:各国为了获得特定的经济利益都会有各自的汇率理想区。② 例如,一国为保证出口以实现经济增长,则希望其货币对主要贸易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处于较低水平,即汇率理想区是一种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标的汇率期望。我们认为,各国出于实现本国经济发展、改善本国社会福利水平的考虑,对于汇率水平存在某种期望是自然合理的。具体的有两种可能:一是各国的汇率理想区存在交集,那么真实汇率一定会落入此交集。其原因在于,当汇率进入此范围时,各国利益都能得到相对满足,也可以说各国都可以容忍现状,如贸易差额、国内失业等。此时真实汇率应该是受市场供求左右的,因为进入此区间本身就体现了相关国家的意志。二是各国的汇率理想区不存在交集,此时无论真实汇率处于什么位置,必然会对某些国家不利。这些国家必然寻求使真实汇率朝自己的汇率理想区移动,而所凭借的当然是自身的经济权力。
综合上述关于汇率制度选择和决定以及国家收益、成本和福利问题的研究,并反思20世纪80年代的日元、马克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决定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汇率博弈模型,说明了两国基于经济权力的博弈决定了汇率的变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一个关于真实汇率决定过程的新方法,以求能够更好地解释汇率的变动与决定问题。
二、基本数学描述
下面通过构造双方的效用函数去论证:国家2是否会要求汇率变动、国家1的应对策略、由此可能引发的国家2的报复程度和国家1的反报复程度乃至博弈双方的均衡策略,都是由双方所拥有的经济权力决定的。进而由此说明,作为经济体系重要变量的汇率,首先是由参与经济活动的国家主体基于自身拥有的经济权力进行的博弈决定的,经济权力的强弱对比导致了汇率的变动,从而完成真实汇率决定过程的第一部分,即由国家主导的趋势性、目的性的变化;而后才是由外汇市场上供求等因素左右的短期波动,并由此确定现实汇率,从而最终完成真实汇率的决定过程。
1.国家经济权力的描述和定义
这里所说的权力,正如理论界所普遍认同的,系指行为主体凭借所掌握的资源而形成的对其他行为主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设表示国家1、2的经济权力,则:
(2)通过采取报复措施获得的自身效用改善。考虑到报复措施虽然会造成对方较大的效用损失,但是未必能获得等量的自身效用改善,⑤ 否则博弈强势一方会有无限的冲动去通过报复获得利益,这显然不符合经济运行实际。事实上,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如果发生争端、矛盾,各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可能更多地是采取威慑策略而非真实的报复与反报复,尤其经济大国之间。原因就在于报复虽然给对方造成损失,但可能招致对方的反报复,由此造成的自身效用损失可能比报复对方带来的效用改善大。
为刻画这一经济现实,建模过程中给出了参数ε,且0<ε<1,以此作为系数,表示采取报复措施给自身带来的效用改善要小于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可称为报复效用参数。为分析方便,不妨假设双方的参数ε相同。结合(3)、(4)式,可设:
三、博弈策略及影响因素分析
由(5)、(6)式,可得:
利用效用函数(11)、(12),并结合(13)、(14)式,下面把博弈双方的可能策略及其对应的效用变化列出,见表1。
表1中把博弈可能出现的8种情况从上到下分别列为情况1至情况8。实际上当η=0时,情况6、7、8就是情况2、3、4;而η=1时,情况8就是情况5。如此安排是为了叙述更加方便,并且更容易理解。表中效用改变的正负号及其成立的简要条件为(为下文分析及阅读方便所以列出)。表中Ⅰ、Ⅱ、Ⅲ、Ⅳ是博弈的4个阶段,其中Ⅰ、Ⅲ阶段由国家2做出策略选择,Ⅱ、Ⅳ阶段由国家1做出策略选择,四个阶段下双方的各种策略构成了表1所描述的8种可能的博弈对策过程,同时列出了各种过程下最终的双方效用改变情况。具体地说:
第Ⅲ阶段,国家2对国家1在第Ⅱ阶段的策略进行反应,其策略为报复或不报复。若国家2在第Ⅲ阶段决定进行报复,按照前述假设和说明,其程度也受国家1在第Ⅱ阶段的策略即η的影响。
第Ⅳ阶段,国家1对国家2在第Ⅲ阶段的决策做出反应。若国家2在第Ⅲ阶段进行报复,那么第Ⅳ阶段国家1一定进行反报复;⑦ 否则博弈结束。
表1 双方策略及对应效用改变
根据对双方博弈过程、策略及对应效用改变的分析,结合表1,下面详细剖析博弈的四个阶段。结论将表明:双方所拥有的经济权力的对比情况不但影响了各方在四个阶段的策略选择,而且最终将决定博弈的均衡策略。
1.第Ⅰ阶段
前述背景描述假定,当前国家2处于不利位置,其可能采取的策略为:不要求汇率改变或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综上,经济权力处于弱势状态的博弈方没有能力在现阶段改变形势,除非经过发展,双方权力对比发生变化。
(2)当国家1、2的经济权力处于状态时,国家2一定会采取要求的策略。因为在情况2、3、5、6、7中,国家2采取这种策略都会产生非负的效用改善;虽然在情况4、8中国家2可能有负的效用改善,⑨ 但在博弈的第Ⅲ阶段国家2完全可以通过选择其它策略避免情况4、8发生。
综上,经济权力较大的一方在博弈中占有强势地位,在国际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中享有优势。
2.第Ⅳ阶段⑩
无论国家1在第Ⅱ阶段采取哪种策略,如果国家2在第Ⅲ阶段采取报复策略,国家1在第Ⅳ阶段一定会进行反报复。因为这会使国家1的效用相对改善,并会造成国家2效用减少,详见表1。所以情况3、7不是博弈的均衡解。
3.第Ⅲ阶段
国家2在第Ⅲ阶段会针对国家1第Ⅱ阶段不满足或部分满足其汇率要求的策略,决定是否对国家1进行报复,(11) 即分析情况2、4、6、8。(12)
上述分析的经济含义为,国家1面对国家2提出汇率要求在第Ⅱ阶段采取什么策略由经济权力对比决定。原因在于:
(1)如果两国经济权力处于状态,那么国家1采取不满足或适当满足国家2要求的策略均可,即只要η≥0,无需η=1。此时虽然国家2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如果其采取报复策略,那么其效用反而减少。情况2、6为均衡解,国家1的最优解为情况2。
综上,当时,国家1会选择策略2或6,即不满足或部分满足国家2的要求。当时,随着双方经济权力差距的逐渐加大,国家1在第Ⅱ阶段的最优策略会完成由情况4到情况8再到情况5的变化。所以国家1在第Ⅱ阶段的最优策略选择是由双方的经济权力对比直接决定的。而博弈的均衡解也会随着经济权力差距的增加,完成从情况2→情况6→情况4→情况8→情况5的收敛过程。
四、总结与说明
综合本文的各个部分,我们发现:在汇率的博弈上,初始处于不利状态的国家2在博弈第Ⅰ阶段依据双方的经济权力强弱对比采取要求或不要求汇率改变的策略。第Ⅱ阶段国家1会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经济权力比较做出不改变汇率、部分满足乃至完全满足国家2要求的策略;并且在部分满足国家2要求的情况下,究竟η取值多大,也是依据双方的经济权力及各参数取值决定的。至于第Ⅲ、Ⅳ阶段国家2、1可能的报复与反报复也是由双方经济权力对比决定的。总之,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依存程度,甚至自身经济总量,都是形成自身经济权力的重要资源。而对于现代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汇率,出于对利益的角逐,国家之间对其展开激烈博弈。本文的研究表明:各方博弈的基础是自身的经济权力,经济权力越大,在汇率变动中越能够争取到有利于自身的结果,进而获得更大的国际经济利益,即真实汇率对相关利益方的影响状态与各方经济权力对比状态同构。所以我们认为,两国基于经济权利的博弈决定了汇率的变动;市场供求只是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据此,既可以解释国家间中长期关于汇率问题的争论和博弈,也可以说明外汇市场上短期的汇率频繁波动和变化。
另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通过定义效用函数、描述博弈过程、分析策略选择,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双方各个阶段的最优策略以及博弈的均衡解。但应特别指出,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博弈各方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较大,出于经济开放、贸易往来抑或声望名誉等有关长期经济发展的考虑,博弈各方可能会采取次优解以期达成相互妥协,使得利益相对平衡。具体来说:当前汇率有利于国家1的时候,国家2的经济权力即使没有达到,但是当其提出汇率要求时,国家1也可能采取次优策略6而非最优策略2。因为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2的要求,防止其采取极端措施,也会在长期经济发展中获得相对宽松的外部条件。正如Canzoneri & Henderson(1991)曾指出的,当博弈双方反复进行决策行为时通常都可能实现某种程度的合作,除非某方认为博弈即将结束。而对国家2而言,即使条件存在,但是当其提出汇率要求后,只要国家1满足其要求中相当大程度的部分,虽然国家2的要求未被完全满足,双方也有可能达成妥协,即国家2通过选择策略6完成博弈。原因在于,国家2效用改善中来源于的部分可能远小于来源于的部分,(14) 那么出于长期经济发展的考虑,国家2满足于已获得的效用改善,而不会去进一步寻求情况8中效用的微小改善,所以情况6就是博弈的均衡解。
上述分析符合当代国际经济运行实践。事实上,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强势国家凭借经济权力在汇率博弈问题上往往是“狮子大开口”,例如美国国内关于人民币升值所要求的程度就很高(Frankel,2004)。作为还价,中国可以依据自身的经济权力大小做出适当程度的妥协,没有必要完全满足对方的要求,因为对方要求的一部分本身可能就是作为博弈策略而强加的,并不是真实的利益诉求,而且美国未必要求达到最优情况。所以当中国部分满足美国汇率要求时,虽然美国理论上可以通过报复获得当期效用的进一步改善,但实际上并没有过多地采取这样的策略。当然这些分析和通过模型进行的理论分析并不矛盾,因为在考虑到长期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也就是考虑到把博弈重复进行下去的时候,双方现在的次优策略很可能就是长期中的最优策略。
注释:
① 因为具体的汇率数值是被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因素最终确定下来的。参见注解②。
②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991)曾经提出汇率目标区(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理论,本文提出的汇率理想区概念在理论逻辑上与之存在较大区别。此处提及是为了说明虽然国家可以通过影响汇率来实现利益,但并不能因此确定最优的精确汇率数值。更可能的是,各方都有自身的汇率理想区,只要真实汇率落入此范围内,其利益就可以得到保证。
③ 或从初始时刻开始后的短时期内。
④ 如果第Ⅰ阶段国家2提出了汇率要求。
⑤ 例如限制进口可以有利于国内生产,但是技术封锁可能并不能改善自身效用。
⑥ 如果第Ⅰ阶段国家2提出了汇率要求。
⑦ 原因在于此时国家1进行反报复会改善其效用。下面的分析会详细说明。
⑧ 因为此时对国家2来说,情况8的效用改善比情况6小。
⑨ 取决于双方实力对比及相关参数取值。
⑩ 为分析问题方便,并考虑到各阶段分析所得出结论的重要程度,这里没有按阶段次序进行分析。
(11) 若国家1第Ⅱ阶段完全满足国家2的汇率要求,则博弈已经结束,即情况5所示。
(12) 情况3、7已经排除。情况5为国家1完全满足国家2的要求,所以国家2不会报复。
(13) 注意分式为负值,所以分母越大,分式值越大。
(14) 因为ε可能较小。
标签:汇率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汇率决定理论论文; 效用函数论文; 效用理论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博弈论文; 外汇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