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的节约规划灌溉初探论文_龚铭

农田水利工程的节约规划灌溉初探论文_龚铭

阜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安徽阜阳 236029

摘要:随着世界各地水资源急剧下降,如何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成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就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来说,采用水利灌溉技术是我国保证农业生产稳步前进的一项基本措施。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之下,广泛运用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方案之一。本文将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实践过程,并对如何优化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约规划;灌溉

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现状

1.1 节水灌溉工程的早期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早期规划过程中,大多数设计者会采用当地材料、相关书籍作为整体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再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便直接进行节水工程设计,而很少到实施农田水利高效节水工程的农田当中进行实地考察,对需要灌溉区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地形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成分等都没有精准把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部分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令节水灌溉工程难以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资源浪费。

1.2 节水灌溉工程竣工后忽视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当地政府和建设人员一般较为看重,对于整体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都有较高要求。但在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后,因为缺乏明确的产权归属和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划分出具体的管理区域和管理部门,再加上相关人员管理意识的薄弱,大部分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在节水灌溉工程出现问题后难以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对问题进行处理,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长期下去便会严重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正常使用。

1.3 灌溉区域内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

高效节水灌溉引入农业生产当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作物产量,以带动当地经济提升,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水平。但是,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依照着旧有的种植模式,基本延续着“春种玉米,秋种小麦”的种植理念。在使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时,由于种植结构的落后,往往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节水灌溉项目的效果。从而影响农业产量提升的现象,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难以起到积极作用。

2农田水利工程的节约规划灌溉

2.1 水泵动力喷灌技术

常见的喷灌技术,主要是以水泵动力设备为基本动力输出,通过机械设备向水体加压,不断提升喷灌设备的规定高度,使水体在自然力作用下在喷灌标准位置,透过细密喷头向地面喷洒,主要的喷水模式为线状、私形,可大范围、大面积的滋润需要灌溉的农田、植被。通过向地面农田喷射细密水流,控制水体资源,减少浪费节约用水,同时通过分流方式向农田灌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灌溉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灌溉目标。与此同时,通过细密喷灌,提升灌溉的均匀性、合理性,彻底滋养农作物。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时,需要保证喷灌技术的自然性、灵活性,通过多样化的农田喷灌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常见的喷灌技术有:固定、半固定喷灌技术、可移动喷灌技术等,不同的喷灌方式应用优势不同,优点各异,在不同农田环境应择优选择最佳的喷灌方式。如:在小范围农田中使用固定式喷灌技术,设置固定喷灌设备位置,因此喷洒水具有相对局限的范围;在大范围农田中可使用移动式喷灌技术,通过转移移动设备阵地,变化设备位置满足农田面积大、灌溉广的需求,达到全方位灌溉标准。同时也可讲移动喷灌技术应用在地形复杂区域内,丘陵田地、盆地农田等,通过灵活移动移动喷灌设备,实现机动调整灌溉保证任何地形均可得到有效灌溉,保证农田植物在各个角落都有充足的滋养水分。利用移动式喷灌可对灌溉量进行灵活控制,实现对大限度的水资源节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农业灌溉中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节水灌溉的关键点不仅仅在范围广度上,还在区域灌溉量和区域灌溉时间上。根据此,需要先了解农作物的四个生长期,即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和成熟期,将每一个时期的蒸发蒸腾量都可以看作是不同大小的一个定值。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损失一般只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灌溉过程中的渗漏和水蒸发;另一个是灌溉过程中下渗的土壤水。将这两个方面的水损失计算出来,然后在根据不同方面的具体损失程度进行不同法控制,进行建模,确定不同生长期下最优灌水周期和最优灌水量,降低水损失,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

2.3对农田节水灌溉进行统筹规划

节水灌溉的目标不是一小块区域的节水,而是要实现大片土地水资源的最优利用,这就需要对农田节水灌溉进行统筹规划,首先就是减少人力操控带来的不精确性。为此可以引入网络监管调控系统,通过监控对灌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本有的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应该加入管理之中,能用自然资源的地方就可以减少人工资源的投入,从而减少经济负担。例如对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利用等;最后,任何统筹规划都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清晰严明的工作任务和标准,各部门分工合作,以保证持续发展农田节水灌溉。

2.4注重示范作用,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示范项目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为了带动更多区域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使示范工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有必要在选址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中采取科学认真的考虑,在灌区的建设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第一,在选址时应该尽量选取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或者是由于地势等原因导致农田灌溉方面存在极大困难的地区;第二,示范性工程的建设应该选取经济发展较为良好,且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作为经济来源的地区;第三,在选址时,尽量选择领导者积极配合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区域;第四,选择社会治安较为良好的区域,避免建设过程中受到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通过以上考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顺利建设。此外,它具有很高的示范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周边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2.5微灌节水喷灌技术

现代化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中,最常见的新型技术便是微喷雾技术、滴灌技术、脉冲灌溉技术等,根据不同灌溉植物的需求,结合灌溉周期、模式等选择最佳的灌溉方式。微灌技术常应用在大棚类蔬菜种植中,设置桶水管道在农田灌溉区域,管路周围周围安装灌溉器,便于灌水的同时,可通过管道输送农作物所需的肥料,促进肥料向农作物根部流入,进而保证高效的灌溉。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采用微灌技术节水效能显著,可有效防止水资源外流等隐患,降低运输中水分蒸发较多问题。以滴灌管、滴头、管路组成滴灌结构,便于操作,推广价值显著。

结束语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对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利用、作物产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还需要结合具体农田状况科学合理的选择灌溉技术,进而推动农业发展。本文从三个方对农田水利灌溉中节水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学贤.节约水资源与农田水利建设方向的关系[J].农技服务,2017,34(23):181+114.

[2]梁志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204-205.

[3]温振涛.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发展方向[J].农民致富之友,2017(21):44.

[4]张娜.保证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正常运行的基本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21):155.

[5]杜宏连.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20):110-111.

论文作者:龚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工程的节约规划灌溉初探论文_龚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