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社会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和谐社会论文,生态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639X(2008)02-0097-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这一新的理念纳入其中,建构一个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体系。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确切地说,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1]它旨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发展观和适度的消费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与自然的盲目行为,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共生共荣、互相依存的关系,主张把人类的权利观、道德观推及到自然界中。它是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有别于传统的“人际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的自然关系,其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基础。创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是必须要有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共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必须要在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稳步发展,没有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失去生长的土壤,所以,和谐的生态环境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19世纪英国伦理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接受的教育的程度和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德的高下。社会是一个“人”的社会,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社会的素质高低。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工作,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好工作、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从而使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符合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在教育思想、师资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真正将和谐生态的理念深入师生的心中。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
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境界,为此,必须有世界观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二)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必须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贯穿其中,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扩大道德关照的对象和领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离开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克服资源生态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风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可能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社会的荣辱、是非界限就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也就不会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大学生是这一价值体系主要建设者和实践者,因此,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三)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诉求
200年前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但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生存危机。工业革命使人类大大依赖自然资源,尤其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导致大气污染、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生态环境恶化、疾病蔓延、物种绝灭等诸多问题的产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打破,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和破坏,使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愈演愈烈。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危机,日渐引起了人类的深刻反思。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或《斯德哥尔摩宣言》)和《行动计划》,宣告了人类对环境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对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作出的一种清醒和理智的选择,是向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从而确认了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危机。
同时,新世纪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1993年中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赋予了科学发展观以新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诉求,培养理性生态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是高校所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思想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源自于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儒、道两家的天、地、人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思想。儒、道两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已经把人际道德扩大到自然生态中,其对生态的看法和探讨,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其主要观点有:
1.君子修身,效法自然原则
儒家认为,从天子到百姓最根本的是要从修身做起,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平天下的宏伟理想。而如何修身呢?就是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此,君子修身的起点就是要从“格物”开始,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仁者爱人、民胞物与、仁民爱物等一系列观点都来自于自然之道。
同时,道家也倡导君子道法自然,要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主张君子处事必须效法自然,学习天地之德,吮吸宇宙之精华,这才是修身之道。道家所倡导的无为、无欲、无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柔弱谦恭、知足不争、致虚守静等都是以“道法自然”为中心展开的。
2.君子若水,化育万物原则
《中庸》说:“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意思是要使万物发育生长,那么你的功德就有天那么高。同时,生命是靠水来滋养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江水日夜向东奔腾而去,一去不回,多壮观呀!水的美德在孔子心中油然而生。
道家提倡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化育万物。自然界一切生物都是出自于水的滋养才得以有生命体征,因而,君子应具有水的品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
3.君子节用,知足知止原则
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国语·鲁语上》所载的“里革断罟匡君”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儒家告诫人们要有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对未来要有忧患意识,要知足常乐。
道家更是极力主张节俭取物的观点。老子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是提醒人们要节制欲望,要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惩罚。知止不殆,就是要充分考虑生态资源的承受限度,不能无节制地浪费资源。
(二)西方生态道德理论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生态伦理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法国哲学家、医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哲(1875-1965)和美国环境学家奥尔多·莱奥波尔德(1886-1948)创立的。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道德教育的范围,同时也扩大了道德教育的功能。其主要观点有:
1.强调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
1952年史怀哲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在《我的呼吁》演说中有下列一段演讲词:“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表达了万物平等的观点。莱奥波尔在《大地伦理学》一书中也认为人类并非自然界的主人、统治者,而是自然界中极普通的一员。
2.人类必须给予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以尊重的“生存权利”
史怀哲认为文明人的行为应把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学范畴。莱奥波尔德主张要把权利这一观念从人类延伸到自然界的一切实体和过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践踏它们的这些权利。
3.重新确定伦理学的善恶标准
史怀哲提出:“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损害、阻碍生命的发展。”莱奥波尔德认为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的。
4.提出伦理学的基础和原则是敬畏生命和大地伦理
史怀哲说:“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我的生命意志的神秘在于,我感受到有必要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我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2]莱奥波尔指出,人类只根据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决策人类生态活动的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种生态方法论往往忽视、进而排除那些在大地社会中没有商业价值的许多成员,而这些成员正是大地生态系统完善功能的基础。人类必须借助“大地伦理”使人类在按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规律高速动作的同时,也不违背作为大地合法公民的一切生物都必须遵守的生态规律。
西方生态道德理论的建立,为西方后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和道德准则,对生态危机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和种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各国从政治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消费方式,以及道德规范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应把这种全新的价值观纳入其中,树立世界伦理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观念,使西方的生态道德理论成为其现实依据。
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将生态道德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革新,使其变原有的人际道德教育为生态道德教育,并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教育。
(一)充实“三观”教育内容,拓展“四德”教育领域
要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当中,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生态人生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教育为主渠道,拓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领域,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平等、生态义务、生态良心、生态善恶、生态正义观的教育。生态平等观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尊重生命,树立万物与我平等的观念;生态义务观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养成主动、自觉地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生态良心观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树立爱惜自然、保护生态的善良观念;生态善恶观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对社会和自然善与恶的观念;生态正义观的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树立维护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正义原则。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胸怀世界,体察人、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率先建设和谐高校,培养理性生态人。
(二)界定新的道德原则
历史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使命,即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及人在生物圈中的正确地位,教育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万物,学会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最终实现“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生存环境。
因此,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要界定新的道德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是生命大家庭的一员,这个大家庭联系所有的人类社会、现在的和将来的世代、人类和自然界其他部分,它包含了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第二,每个人都有基本的平等的权利,包括生活的权利、人的自由和安全的权利、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询问和发表的权利、和平集会和结社的权利、参与政府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在地球极限之内为更好地生活而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个人、社会或是民族都不具有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第三,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有资格来尊重这些权利,并且要对保护所有别人的这些权利而负责。每个生命形式有理由而分别得到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人们应该像样地对待所有的生物,保护它们免受摧残,避免折磨和不必要的屠杀。第四,每个人应该对他人对自然界的影响负责,人类应保育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多样性,并节俭地和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并保证再生性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五,在不同社会和不同利益的团体之间,在那些贫困和富足的地区之间,以及在现在和将来的世代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目的地公平分享资源利用的效益和费用。每个人应该给下一代人留下一个至少与他们继承下来的一样丰富多彩和富有生命力的世界。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的发展不应该限制其他社会或世代的发展。第六,保护人类权利和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是世界范围的责任,它超越于各种文化之上以及地理上的界限。这些责任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3]
(三)培养健康的生态生活观、适度的生态消费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生态道德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行为模式,健康的生态生活观、适度的生态消费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培养应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健康的生态生活观是要同自然生态之间保持和谐共生的理念,自觉践行生态优先的道德行为,养成“万物与我为一”的行为习惯,把“生态第一”作为人的生活价值观的首要目标,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适度的生态消费观是指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以健康、自然、和谐为宗旨,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的消费方式,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4]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