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的重点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的重点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要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运行论文,年中论文,要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05年经济运行从高速扩张转向稳步增长

2005年,在“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了高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分析,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经济增长呈现“三微调一稳增”的稳定调整特征。“三微调”即工业、投资、出口比去年同期均有小幅调整;“一稳增”即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且有所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3144亿元,同比增长9.5% ,预计全年国内GDP增长9.4%。国民经济在高增长中实现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较佳状态。

2、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32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8%(11月当月城镇投资同比增长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2067亿元,增长12.5%;房地产开发投资13240亿元,增长22.2%。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左右,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3、消费需求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1-11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837亿圆,预计2005年全年增长13%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比去年加快1.8个百分点。

4、出口将明显回落,顺差可达790亿美元。近期国际油价再度暴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从而降低我国的外贸需求。但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一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为全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今年我国出口将再次实现超常增长,预计全年出口增长25%左右,进口增长18%,贸易顺差创历史纪录,达790亿美元左右。

5、价格水平持续回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同比持续明显回落。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涨幅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而去年同期是4.0%。上游产品价格涨幅在11月份也出现明显回落。1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4%,涨幅回落1.1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且结构不尽合理;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较多。

二、2005年的宏观经济调控

(一)总体评价

2005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其调控的重点是防涨防滑,这就要求财政和货币双稳健政策要灵活操作,特别是货币政策更要注意灵活性和弹性。为了防止大起大落,国家采用预调、微调和结构性调控的方式。

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客观需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适时适度微调,确保了经济巨轮的平稳航行。对于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如果不能通过政策调整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同时,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因为没有最终消费的支撑,又会引起通货紧缩。通过投资规模适当控制,遏制因投资膨胀而导致的投资品价格过度上涨,和过度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从而实现“双防”目的。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稳健财政政策的全新登场,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携手,标志着国家在经济政策调整上迈出重要一步。

回顾2005年的宏观经济,既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又避免了通货膨胀和通货收缩,证明本轮宏观调控是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成功的。正如2005年12月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这轮宏观调控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具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是把握全局、有抑有扬的调控,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调控,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调控。这说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说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针对2005年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例如国资委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晓早在年中就认为:尽管本轮宏观调控算是基本得法,面对开放型经济的复杂情况,宏观调控采取了价格调控与非价格调控相结合的手段,并适时在剧烈的行政性宏观调控后放松力度和节奏,重点转向房地产等热点领域,已经取得了软着陆的成功,并且打赢了人民币汇率保卫战。但本轮经济已在2004年达到高潮,并在宏观调控后逐渐实现软着陆,接下来需要警惕的反而是经济的进一步下落、由热转冷。在宏观调控的大力作用下,原来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已越来越成为多余。应该防止经济可能出现急转直下,物价增长会戏剧性地由正转负,经济增长会忽然由热转冷,宏观调控也将不得不从防范通胀转而变成防止通缩了。因此今后的政策操作,只要避免继续打压,并适时微调,那么本轮经济增长便有可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增势最平稳、调控最得力的一轮增长。

(二)200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成效突出

2005年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针对房地产业施以“重手”,仅在3至5月份的两个月内,就四次出台政策来调控全国房地产市场,频度之高,殊为罕见。

1、“两会”放出“抑制高房价”信号。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抑制高房价。此后,一系列政策、举措如期而至。在中央,建设部开始频频往返于京沪之间。

2、央行上调个人房贷利率。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即日起上调个人房贷利率,将原来的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优惠利率5.31%调整至6.12%。同时,经央行批准,部分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和地区的“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至30%。

3、“国八条”问责地方负责人。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的内部文件。《通知》中总共有八条意见,被业界称为“国八条”。“国八条”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综合采取土地、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及利用舆论法律手段控制不合理的需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对于控制措施不力,造成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4、“新国八条”细化调控决心。4月27日,国务院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即“新国八条”。“新八条”再次显示了中央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措施直指土地、税收、金融等楼市穴位。政府将强行遏制恶性炒作土地,并充分运用税收杠杆来调节楼市。

5、七部委推出“六一大限”。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指出,“期房限转”、新购商品房“两年内转手全额征税”等措施,打击炒作投机行为。6月1日,《意见》正式实施,这一天因被称为“六一大限”。通知下发后,一些调控压力较大的城市相继跟进,出台配套措施打击楼市投机。

6、央行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8月15日,鉴于商品房预售存在的种种弊端,央行研究部门在其公布的《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 “8·15建议”立即引起强烈“地震”,建设部随即发布声明称短期内不会取消期房预售,但民间一片赞同。

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并逐步贯彻实施,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房地产市场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目标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11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1.08,比10月份回落0.02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53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为101.02,比10月份回落0.22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14点。;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遏制,1-10月,全国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额11769.35亿元,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6个百分点;过热的购房需求得到初步抑制,据人民银行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869亿元,同比少增1152亿元;房价上涨速度有所减缓,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6.6%,涨幅比9月份低0.1个百分点。全国房价行走在缓慢上升的通道内。

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200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十项任务,可以说,2005年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主要是: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从去年的8个扩大到28个,其他3个省份将农业税税率降至不超过2%,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预计可提前两年实现。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加快确权发证进度;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经营性用地全面推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积极探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市场进一步规范。

3、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步伐加快。继河北、辽宁、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之后,陕西、广西先后出台了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户籍制度改革总体进展顺利;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各地进一步清理取消专门针对进城就业农民的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

(二)税制改革

1、积极实施了“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到2005年11月为止,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律实行免征农业税;已经明确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到28个,享受免征农业税实惠的农民达到了8亿人。

2、2004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了改革,还清了出口退税欠账。自2005年1月1日起,维持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由75:25改为92.5:7.5,使出口退税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3、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改革试点。2005 年进一步完善对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等8大行业实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进一步明确了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税收方案。

4、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调整: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工薪收入扣除额,即由800元/月提高至1600元/月;进一步扩大纳税人自行申报范围,加强对高收入者的征管力度。

(三)金融改革

1、金融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已分别引入各自的战略投资者,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启动;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推进,交通银行于6月23日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境外公开上市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推广到29个省(区、市)。

2、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迈出重要步伐。按照“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妥善解决”的步骤和“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思路,2005年9月,《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它标志着股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截止到2005年11月已经完成或正在进入改革程序的公司达到280余家。为进一步健全沟通机制,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等国务院五部委已组织四个工作组,奔赴各地调研、推进股改工作。

3、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在充分准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国内外引起积极反应。中国将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11月24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刷新纪录。1美元兑8.0505元人民币的水平,不仅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的新高,也是过去11年以来的最高点。

(四)投资体制改革

2004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年多来,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迈出关键一步。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分别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决定》颁发后,我委抓紧起草相关配套文件,目前已经发布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等三个国家发展改革委令,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的基本框架。目前超过2/3的省级政府已经出台了核准制、备案制等配套文件。

(五)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从1998年开始加速,到现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大概已完成工作量的2/3。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并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1、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基本形成,初步提出石油石化、冶金等21个行业中央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的基本思路;目前已对9对18家中央企业进行了重组,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已减少至169家。

2、国有大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推进。神华集团、远洋运输集团等大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整体在香港上市;宝钢集团实现整体上市;选择36户中央企业分批进行国有独资公司建立董事会试点等。

3、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烟草、水资源、邮政、市政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迈出新步伐,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经营作业社会化的竞争格局。

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部门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56个相关部门和单位,上海、天津、河北、青海及大连、南京等省市出台了实施意见。

(六)价格改革

1、推进水价改革:进一步明确推进水价改革的目标和任务,15个省(区、市)出台了调整水价的措施,有的进行了阶梯式水价试点。

2、深化煤电价格改革:实施煤电价格联动,各地煤电联动方案相继出台,促进了电煤价格逐步放开;在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开展两部制上网电价改革试点;完善峰谷电价制度。

(七)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反思

2005年7月29日,媒体公开发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概要与重点)》的长篇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的重大变化和突出问题。从总体上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值得商榷。例如,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割裂问题、公共卫生组织体系之间的条块分割问题、公共卫生机构组织与管理上的体制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偏离等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商业化、市场化倾向依然十分严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等。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尚有许多原则性问题需要解决。

四、“十一五”规划定基调

2005年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即“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2006年,我国将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新称“十一五规划”)。从名称到内涵,十一五规划都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可以用几个“第一”来概括它:“十一五规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和新一轮经济增长时期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十一五规划”是我党十六大提出“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它标志着我们在基本实现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1000美圆)之后,将继续奔赴的更高目标;“十一五规划”是我党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它意味着我们将以更加明确的改革方向,以更加坚定的改革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成改革任务;“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加入WTO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它会以更加开放的理念与方法,适应国际经济要求,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中发展自己、保护自己;“十一五规划”是我国提出新科学发展观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落实新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年纲领,而新科学发展观正是“十一五规划”的最突出特点;“十一五规划”是进一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与计划方法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它改变了我们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五年计划”一词,也标志着国家计划管理从理念到方法的变革。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 “十一五”欲破解的九大命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农村”的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2、自主创新是一个战略课题。自主创新是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出来的,它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二是现代服务业将是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

4、经济增长方式殛待转变。“十一五”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5、发展区域经济协调是根本。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为了协调各地区发展,“十一五”规划期间将进行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区域规划重点是跨行政区域的长三角、京津冀、东三省和成渝经济区。

6、继续推进城镇化。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这是经济发展新阶段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指导原则。

7、改革攻坚力争进一步突破。目前的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8、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对外经济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9、构筑和谐社会关键在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其中包括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以及文化体制、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都是国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医疗、教育和住房改革,是近期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三大课题。

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按照一般规律,这一时期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往往多种矛盾集中凸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多。因此,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十一五”规划,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标签:;  ;  ;  ;  ;  ;  ;  ;  ;  

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的重点分析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