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规划与设计园林过程中,应当要开展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才能有效提升整体园林绿化水平。在当前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而在其中科学应用3S技术可以有效采集、分析、管理与存储规划设计所需数据,对于提升园林规划设计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首先对3S技术展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园林规划设计中3S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规划设计;3S技术;应用
一、3S技术概述
3S技术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RS)的结合,是一项高度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可以精准、有效的采集、管理、处理与分析空间信息。其中,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是通过卫星来对全球进行实时的定位与导航。此系统主要是由主控站、卫星、GPS接收机、监测站以及数据注入站等构成,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精准的将三维坐标和其它有关信息提供出来,当前,该系统土地利用调查、野外考察、大地测量以及导航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利用计算机编程来采集、管理、分析、存储、运算以及显示整个或局部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当前,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监测灾害以及生态规划等领域。遥感技术(RS)主要原理在于运用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等电磁波探测器来对高空或外层空间进行扫描、摄影、处理以及传送,进而能够远距离识别与控测地面各种地物与现象。当前,在环境信息以及地球资源信息的获取上遥感技术已成为了一项重要手段,并在军事、水文、环保、园林、气象、海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园林规划设计中的3S技术应用
1.有效调查、存储以及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信息
1.1 全面提取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信息
在开展园林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园林规划范围的基础信息尽心更全面的调查与提取,而运用GPS技术以及RS技术便可以快速、准确的将园林规划图像、图形等信息资料获取出来。并且在图像处理数据信息室,能够获得相关专题信息新资料,并且能够科学评价园林规划的结构以及绿地分布特点,从而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数据库,以便于能够为园林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处理、存储和更新管理数据信息
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RS计算来处理、存储以及更新数据信息,并能够及时校正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基础信息数据,且能够处理与制作图像。而运用GIS技术则可以有效转换各类格式的数据与结构,并能够对其进行分析与存储,从而构建起系统的园林规划设计数据库,并科学管理其中的数据信息。通过运用数据库管理的方法能够为园林数据的分析与查询提供便利,并且为园林规划设计管理信息提供科学依据。
2.对园林规划设计进行系统分析
2.1 辅助制图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GIS软件的质土系统,能够通过分析地理空间而得到普通方法所无法获得的分析决策信息,并可以快速、准确的编制图形,而且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来将各类比例的专用图件输出,如植被类型图、土地利用图等。不仅如此,GIS 技术软件还能绘制三维的立体图,能够运用高程的分带光照与立体叠加等方法生成不同的立体专题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科学分析园林中的植被与绿地系统结构
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园林植被进行合理选择与评价,并且要系统分析园林中的植被结构、树种结构等各类资源,通过调查与分析植被中国出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组织与调整园林绿化结构。不仅如此,还需要系统分析园林绿地系统结构。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全面认识园林绿地系统结构,而且还要正确掌握其特点与规律。而运用GIS系统则可以量化分析园林绿地系统结构,并动态分析园林的生态结构、景观结构以及绿地结构,从而将园林规划绿地系统结构的指数以及等级等内容确定下来,以提高园林绿地系统方案的科学性。
2.3 全面分析园林规划地形
GIS 技术有着非常强大的空间与分析能力,在规划设计时应用GIS系统能够科学分析园林规划区域的地形,并且能够合理划分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能够把园林规划区域的地形坡度以及海拔高度分为不同等级:根据朝向、风向、坡度、高度以及距水远近等划分为风水一般、中等、较好以及很好、最好区域;根据海拔高度、坡度、滑坡风险以及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生态敏感区:低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以及高敏感区。而上述因此都能够为园林规划区的建筑以及植物选址和布局、道路选线、宏观景观的规划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3.对园林规划设计效果进行模拟
应用3S技术能够科学规划园林地形,利用地形图能够构成一个准确的三维地形模型,并在基础上计算出园林地形断面、土方量、地表面积等内容,从而有利于提高制作园林规划图的质量拟,使人们在三维虚拟风景园林中动态地、多视角地、全方位地、多层面地浏览和欣赏园内各景点,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环境来构建起全面的水质保障方案评价模型,从而在分析与筛选可行方案时能够提供科学的数据进行参考。
4.对园林规划系统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应用3S技术能够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动态监测园林规划系统,以便于能够系统分析园林系统的空间水平结构、分布情况以及演变等方面内容,作为对园林规划系统的宏观调控,从而对园林系统的发展以及园林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分析预评价园林有效性与完整性以及园林系统的发展,从而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园林绿地系统进行修补,以保证园林规划的有效性。此外,在分析园林制备结构以及病虫害等内容时,作为微观调控,在对园林进行种植、养护和管理时,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另外,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园林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监测,以此贯彻落实园林规划设计方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用3S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调查、管理与存储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信息,科学分析园林中的植被与绿地系统结构,全面分析园林规划地形,对园林规划设计效果进行模拟,而且还能够对园林规划系统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对园林规划设计的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值得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广泛应用3S技术。
参考文献
[1]莫善安. 阐述3S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J]. 建材发展导向,2011,09(7):100-102.
[2]田美芳. 3S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房地产导刊:中,2014(9):213-213.
[3]周松涛. 加强景观园林设计行业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8).
论文作者:王乃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园林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绿地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