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唯物史观总结规律,认识本质论文_李敏芳

依托唯物史观总结规律,认识本质论文_李敏芳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高中 277100

摘 要: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是先决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唯物史观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的观点等。本篇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例,来说明唯物史观这座他山,可以帮助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规律,认识本质。

关键词:唯物史观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规律 本质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是先决条件。亦称“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科学的历史观。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唯物史观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的观点等。“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本篇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例,来说明唯物史观这座他山,可以帮助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规律,认识本质。

一、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是评判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只有不断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生产力,否则,会不适应生产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中推出了以生产力—生产关系运动为主线的新发展观,指出:“(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在历史教学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通常用于分析革命或改革。所有的革命或改革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而革命或改革的结果“新的生产关系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二、古代史

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商鞅变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严重阻碍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公元5世纪末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本原因在于鲜卑旧制严重阻碍了北魏社会的发展;通过实行均田制、汉制等措施改革了鲜卑旧制,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十一世纪后半期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变法的根源在于旧有的生产关系导致社会危机加深,威胁北宋统治。但改革首先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旧生产关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保守派势力强大,而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内部缺少凝聚力;宋神宗又常常举棋不定,为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畏缩;而变法以“富国强兵”为宗旨,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根本问题,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矛盾,变法必然遭到失败。

三、近代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举一反三,法国大革命(1789--1794)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大革命摧毁了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美国独立战争(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统治的矛盾激化(原料基地、销售市场、限制工业发展、禁止西移),或者说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民族独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赢得了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幕府统治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通过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封建统治,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日本社会的其他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中后期的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也是如此。

四、现代史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是因为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措施上要触动斯大林体制,但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最后苏联解体。邓小平改革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综上所述,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革命或改革爆发的根本原因及结果,可以让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散的知识点用唯物史观串联起来,这便是历史教学中的规律性知识。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颜鹏飞 刘会闯 《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2013年。

[4]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3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741页。

[5]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节选)( 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论文作者:李敏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依托唯物史观总结规律,认识本质论文_李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