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乡规划与管理的思考论文_齐静

新时期城乡规划与管理的思考论文_齐静

昌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昌黎县城乡规划中心) 河北秦皇岛 066600

摘要:新时代,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正在走向新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经济和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明突显,乡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新时代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因此,为促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基于此,笔者对现有的城乡规划与管理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举措,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管理

引言

为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妥善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就要落实城乡统筹规划及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加强城乡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作用。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等值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有效引导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目标迈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具体分析。

1城乡规划的基本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城乡规划的制定中,自上而下,分级确定城市、镇、乡、村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对各类城乡建设用地在时间上、空间进行合理配置,对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

2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2.1“重城轻乡”的问题。目前在城市方面,基本形成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引领的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全面引导城市建设。而在镇、乡、村方面较为滞后,导致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如在城乡建设用地确定中往往通过压减镇、乡、村级建设用地,优先满足城市的发展规模需要,以人定地,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呈现扩张态势,有时存在镇、乡、村无发展空间或通过图面上村庄撤并或整合以达到城乡建设用地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目的。

2.2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不统一问题。

城市、镇、村在规划编制中需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城市及县城所在地镇,要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用地统计、用地管理工作;县城以外的镇规划、乡规划,要按照《镇规划标准》执行;在做村庄规划时,需执行《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趋于多元化,各种土地类型差异愈加明显,单纯的以区域确定用地分类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3相关规划矛盾冲突问题。

当前很多地区在做规划时,往往会出现“规划打架”现象,如原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原林业部门的林业规划及规划部门的建设规划等,因规划期限、侧重点各有不同,造成规划的目标、用地地空间布局以及管控规则等冲突较大,不协调统一。

2.4城乡规划管理审批事项与原国土资原部门审批事项交叉问题

在规划条件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中,规划审批事项与原国土资原部门的建设用地审批、不动产证的核发等一些审批事项相互交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并入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工作的全面完成,应对相关的审批事项进行统筹,适度精简相关的办事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2.5基层规划管理专业人员短缺问题

现阶段,城乡规划专业管理人员大多在城市工作,县城、乡镇及农村严重缺乏城乡规划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需求。吸引和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员是当前一项急需破解难题。

3强化城乡规划与管理具体举措

3.1构建统一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

为解决各部门在空间上存在矛盾冲突,随着全国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改革工作的全面完成,以土地为重要空间载体的综合管理工作将开创新局面。构建统一协调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中,要强化区域协同发展,要从产业、交通这、信息、科技、营商、环境、生态等方面实现区域合理分工、有序衔接,合理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要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既要构建实力强大的城市,又要打造“小而全、小而精”的小城镇及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的同时,国家层面应抓紧研究确定与之对应的用地分类标准,避免在规划体系建设中因用地分类标准不统一,为后期规划管理造成矛盾冲突。

3.2建立高效便捷的规划审批机制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各地及有部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即将实施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中,取消了建设用土规划取可证的核发。自然资源部起草了《关于推进建设用审批和城乡规划许可“多审合一”改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目的是为了简政放权,建立高效便捷的审批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因此,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全面完成,国家层面应加快捋顺相应的法律法规,各地为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在不违备上位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高效便捷的审批机制,为强化城乡规划管理提供法定依据。

3.3培养城乡规划专业管理人员

城乡规划与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综合性业务。第一,要从在职工作人员着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外出观摩,请优秀专家授课、现场指导。对业绩突出、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在职进修、脱产学习,予以重点培养。,加强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学习,提升理论及业务操作能力,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第二,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引导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提升乡村规划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3.4强化监督检查的力度,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的管理水平

在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相关的法规,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对城乡规划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在法律法规条例允许的范围内施行城乡规划与管理工作。上级政府机关部门要加强对下级政府机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对下级政府机关部门中出现不当的工作行为进行纠正。在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中要做到公开、透明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切实做到城乡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正面、阳光与和谐。

结语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能够有助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实践过程中,要建立多元化的沟通途径,推动城乡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融的良好局面。诚然,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这项艰巨的工程在发展中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城乡规划管理一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施文.重视城乡规划作用,提升城乡治理能力建设[J].城市规划,2015(1):86~88.

[2]杨晶晶.新时期城市化管理的价值异化与对策[J].城市治理与规划,2018(1):47-49.

[3]王开泳,李曼,张弘玓.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5):51-55.

论文作者:齐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城乡规划与管理的思考论文_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