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相关部门审核的重点问题。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有所提升,“豆腐渣”工程的数量也逐渐减少,但是依旧有不少的工程问题出现。本文主要是从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加大施工设备投入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完善施工管理责任机制等四个方面出发,为优化施工管理提供解决措施,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程质量;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以至于在施工过程出现了诸多的施工事故和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和施工成本,加大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已成为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现场管理,不仅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也能维护施工企业的品牌形象,有效提高企业在建筑行业的排名。
一、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设备和技术落后
建筑环境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诸多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让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更为严苛,现阶段施工质量较好,声誉较好的建筑单位还是以“老牌”建筑单位为主,其内部的施工设备相对固定。部分施工管理者认为先进的施工设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并不大,没有将设备更新和材料管理纳入日常的施工管理中,还是使用其原有的施工设备保留其原有的施工方式,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固守原有的施工理念不利于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重视技术轻视管理是当前众多施工单位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许多施工单位由于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安排人员规划,没有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以至于在管理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合理,施工人员责任不明等问题频频出现[1]。一方面施工管理制度中的责任机制不完善,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清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由于责任管理的欠缺引发了重点施工事故。另一方面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工较少,同时监工的监督范围也不明确,当出现施工事故时监督人员总是相互推诿,责任范围不清。
(三)建筑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
建筑施工属于体力劳动,其施工人员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虽然他们具有施工技术,但是却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建筑施工知识,同时其综合素养也比较低。其次,农民工一般都是短期工作者,一个工程结束后就换另外一个工作,所以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比较差,所以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养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2]。其次,部分施工管理者是依靠多年的建筑工程工作经验当上了管理者,管理人数较少的施工单位时,管理效果较好。当施工单位中人数较多,工作内容更加复杂时,没有系统的管理知识作为支撑,主观的管理只会让施工单位陷入到混乱之中。
(四)采用事后控制管理方式
在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建筑工作完成一个阶段或者全部完成后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再进一步“查漏补缺”,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工期延误以及工程质量问题。但是工期的延长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所以施工单位往往为了跟上工程进度就采用事后控制的管理方式,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事后的补救的成本会更大。
二、优化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施工设备投入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先进的施工设备为工程效率的提高以及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设备基础。所以施工单位要改变传统施工管理理念,积极关注先进的施工设备(如表1 所示),增强施工单位的竞争实力。施工材料是工程的基础,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保证材料的质量问题,在购买材料时要认准供应商的信誉,购买的施工材料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同时还要多家比较,选择最优质的施工材料,为工程的质量奠定材料基础。
表 1施工机械设备表
(二)完善施工管理责任机制
健全的责任机制是施工工程的质量保证,只有责任到人,并且敢于追究责任,将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第一,要将施工责任进行明确分类,比如施工的工种,负责该工种的人数以及承担责任是什么等此类问题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材料的调动和使用也要由管理人员签字允许,不能走形式。第二,要建立责任监督机制[3]。责任监督机制主要是监督管理人员责任的履行情况,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出现问题,要督促其改正,或者采取强制手段让其履行职责,要尽可能地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管理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管理可以弥补事后管理的弊端。首先,过程管理是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同时保证工程进度,尽可能减少延误工期或者中途追赶工期等问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并进行及时改正,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质量。事后控制的滞后性极有可能让整个工程出现返修,但是过程控制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大规模的返修。
(四)重视施工技术,提高作业人员的责任感
表 2常用地下水控制方法及适应条件
首先,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部分施工人员对高空施工、地下水施工等高难度的施工技术掌握的不牢固,所以施工质量不合格。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施工技术培训,让其明确技术要点,比如要教授施工人员地下水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其次,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在培训过程中要让其意识到所承担责任的重要性[4]。最后,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单位不可缺少的两种人才,二者优势互补,为工程质量提供人才和技术保证。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追求“好、快、省”的生产目标,如何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已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加大设备投入和加强技术管理,完善责任机制,监督施工生产,提高作业人员的责任感等措施,实现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忠用.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7(38):173-174.
[2]李成彬.试论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北方建筑,2017(01):51-53.
[3]单博涛.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低碳世界,2018,No.179(05):119-120.
[4]邓艳萍.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J].四川建材,2019,45(01):206-207.
论文作者:胡永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责任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