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用喉罩麻醉术和气管插管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儿,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102例患儿分为喉罩麻醉组(51例)与气管插管组(51例)。医师在手术前对喉罩麻醉组患儿进行喉罩麻醉,而医师对气管插管组患儿采取气管插管麻醉。结果: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组患儿的各个麻醉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起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喉罩麻醉术;气管插管麻醉术;婴儿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86-02
很多婴儿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优于婴儿的身体机能较差,往往会对麻醉药物较为敏感,不同的麻醉方法也对其进行不同的效果[1]。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儿,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102例患儿分为喉罩麻醉组(51例)与气管插管组(51例)。在喉罩麻醉组的51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7例,有女性患儿24例,年龄为3~14个月,平均年龄为(7.12±1.02)个月,在气管插管组的51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6例,有女性患儿25例,年龄为2~14个月,平均年龄为(7.26±1.11)个月,准入标准:①患儿经我院医师确诊需要采取手术治疗;②患者的精神状态尚可,且未合并其它基础类疾病;③患者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儿未经我院医师确诊需要采取手术治疗;②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或者合并其它基础类疾病;③患者非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或者患者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除了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外,其余情况完全一致。
喉罩麻醉组:医师对喉罩麻醉组患儿在手术前进行喉罩麻醉,首先向患儿注射0.002g/kg的阿托品以及0.00002g/kg的苯巴比妥纳等麻醉药物,随后给予患儿注射0.0001mg/kg的咪挫地西泮以及0.002g/kg的氯胺酮等麻醉药物,以此来保证患儿进入睡眠状态,确定患儿进入稳定睡眠状态后需要给予患儿佩戴面罩,给予患儿吸入浓度为5%~7%的七氟醚药物,注意将其流量设置为3L/min,需要按照该剂量给予患儿1min,在1min后需要将药物剂量减半,再次给予患儿吸入1min,上述操作完毕后,给患儿安置喉罩,使用喉罩持续吸入七氟醚药物,直至患儿的手术结束[2]。
气管插管组:医师对气管插管组患儿在手术前采取气管插管麻醉,该组患儿的麻醉前准备工作同喉罩麻醉组完全一致,在患儿进入稳定睡眠状态后,给予患儿0.0005g/kg的罗库溴铵麻醉药物,以此来保证患儿的平滑肌保持松弛的状态,随后向患儿的气管内进行插管,给予患儿吸入浓度为1%~3%的七氟醚药物,七氟醚药物,直至患儿的手术结束[3]。
1.3 评判标准
由患儿的麻醉医师记录患儿的入室后(T1)、麻醉插管后(T2)、手术开始10min(T3)、术毕后(T4)、拔管后(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数据,需要进行详细地进行记录且存档。
1.4 统计学科学处理
将患儿的数据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中,其中患儿数据中的计量资料采取(x-±s)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采取(n,%)进行表示,随后采取t以及卡方进行检验,如果科学处理后的结果显示P<0.05,即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个麻醉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情况 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组患儿的各个麻醉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
2.2 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
喉罩麻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为(61.9±7.2)s,清醒时间为(118.5±11.9)s,而气管插管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为(319.6±69.1)s,清醒时间为(479.8±118.9)s,故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组患儿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婴儿较成年人而言,其自身机体结构以及免疫力会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对患儿进行麻醉处理时会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在对患儿进行麻醉的过程中,没有有效地控制好患儿的呼吸道,便有可能造成患儿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严重的患儿甚至出现休克或者死亡的情况。
喉管是近些来年新兴的医疗通气用具,该用具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气道刺激性较小,不良反应微小等优点,因此受到很多医师以及患者的喜爱。根据大量数据显示[4],对于患儿采取喉罩麻醉可以达到较佳的麻醉效果。但是该类麻醉方法也具有很大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进行喉罩麻醉时需要将患儿的喉口进行完全封闭,这样便会造成患儿出现误吸以及反流等不良反应。但是根据大量临床经验显示[5],该类麻醉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程度也不严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本文就用喉罩麻醉术和气管插管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组患儿的麻醉的起效时间以及术毕至完全清醒的时间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喉罩麻醉术对手术的婴儿进行麻醉的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起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戴寒英,郭余大,吴红,等.喉罩麻醉在婴幼儿烧伤科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8(2):241-242.
[2]梁伟,卢波,周树强.插管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16,38(2):211-213.
[3]但家朋,李德占,朱冠华,等.喉罩通气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麻醉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A02):58-59.
[4]杜如飞,丁伟星,刘云松,等.喉罩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运用的必要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8):44-47.
[5]王磊,WangLei.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非洲儿童手术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37(5).
论文作者:向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患儿论文; 气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数据论文; 时间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