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小康社会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社会论文,全面发展论文,基本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6]2—0213—06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即人的本质的发展。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地发展。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协调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或者说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具体来说“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如下:

第一,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其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活动及其能力是人的本质核心。而劳动从来就是社会的劳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劳动。因此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规定并且随着其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关系越丰富,人就越能突破个体或地域对人的发展的限制,从而是在更大更广阔的交往合作中,不断融入他人的能力,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社会关系越丰富,人的个体特征和作用越突出,个人的社会性也就日益加强。

第二,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的自身规定即人的本性,它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需要的满足,表明外部世界逐步同化于人,并能化为人的发展的因素,人的自身结构及其外部世界联系的复杂性,产生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呈现为多层次宝塔式的需要体系。人正是在需要的不断产生和满足过程中,造成新的交往形式,发展其本质力量,由此形成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2]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个人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3] 人的能力或才能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及驾驭社会关系的能力,又包括开拓和创新能力;既包括德能,即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的能力,又包括审美能力;既包括现实能力,又包括潜在能力;在人的诸方面发展中,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的其它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个性即人的个体性,它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品质,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即具有自觉、自愿和自主性的人。人的个性的发展需要有诸方面的条件: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结构和人与人联系的方式,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意识形态构成,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前提;人作为生物个体的遗传因素,主体的身心发育程度和活动的方式,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条件。

二、小康社会的理念

中国现代小康社会思想的真正创立者是邓小平,他最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是同“现代化”一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79年末,邓小平首次用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并为人们所熟悉的“小康社会”来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出了“小康社会的设想”,并把这一设想当作中国人民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从而成为团结人民、组织人民、鼓舞人民去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精神力量。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曾谈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4]。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有这样一段话:“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5] 可见,“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来源于当时邓小平对“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

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6]

在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把邓小平提出的这个战略设想确定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做了更加详尽的描绘:“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这样,按照邓小平“三步走”的伟大构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形成了一个量化的、可操作的小康社会建设思路。小康概念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已经变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清晰。并且,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到2000年,中国的小康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50美元,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

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50美元,但这还是一个较低的标准,大约相当于世界低收入国家中的较高水平;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小,虽然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富起来了,但还有许多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民)目前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处在从温饱到小康的中间路上,还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在温饱以下(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城镇约有3000万的生活困难人口,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其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他们的生活尚不巩固,随时都可能重返贫困)。与此同时,在许多结构性指标方面和社会发展领域,也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被确定为新的发展目标,并被逐步明确地纳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新发展战略框架。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全会决议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些都是带有阶段性、根本性的变化。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7]

由此可见,中国的小康社会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江泽民同志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所谓高水平,就是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那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三、小康社会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或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一致性。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因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实质上是人们追求幸福和全面发展的结果。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也就没有基础和条件,同时,整个社会的发展恰恰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结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样的小康社会为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在物质、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为人的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因为人的发展无疑以人的存在为前提,而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使人摆脱贫困状态,在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享受和发展。事实充分证明,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穿住行在质和量方面都得到基本满足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甚至不可能提出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生产力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前资本主义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和随后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是自然经济形态。人类虽然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开始作为主体面对自然,但是,自然因素在人的活动中仍占优势,人的生产能力是低下的,其水平和规模都是极其有限的。在该阶段的初期即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极其微小,自然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8] 在随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尽管生产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十分有限。总体上看,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还极其低下,还不能创造足够的剩余,交换只是在个别的情况下进行。在这种形态中,人的活动和能力表现为原始的丰富性,即人的活动和能力是不发展的、不充分的、不深刻的,具有简单、粗陋的性质。所以,马克思指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为有自由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原始关系相矛盾的。并且,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强烈的依赖关系,这就决定了人的个性的缺失。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分工进一步发达,从简单的分工协作到工厂手工业生产再到社会化大工业生产,“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9] 使人的活动和能力特别是改造自然的活动和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在使人的活动和能力获得比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发展的同时,又使发展呈现出片面化、畸形化,还发生了异化。如: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他失去的就越多,因而就越贫困;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就越没有价值。但是,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带来了人的主体性的较大发展和人的独立自主性的增强。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差异性的发展,不过,这一时期人的发展带有十分悲壮的性质。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之后的更高阶段,其使命就在于:把物的独立性变成人的独立性,把孤立的、片面的、空虚的人变成全面联系的、丰富的、自由的人。而这一使命的完成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经济建设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0]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展生产力依然是第一位的任务。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增长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素质提高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共同富裕即经济上的权利平等,一切人的共同发展和素质提高就无从谈起。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市场经济建设来发展生产力,当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使一些人变成经济动物,也使人们得不到平等的发展。然而,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和克服这种片面发展是同一个过程,市场经济又为克服人的片面发展的状况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一,它注重平等竞争和人的独立,可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培养人的独立人格、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精神;第二,它对利益、能力、理性、自立以及竞争、效率、交往和开放追求的本性,将逐步建立起人的多方面需求、社会流动、多方面的能力体系、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和个人的个性,进而提高人的素质;第三,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既可以增加自由时间,也可以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可见,社会生产力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决定条件。

总之,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内容和现实基础,它造成人的新的本质力量、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新的观念,大大缩短了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人的自由时间,从而促进人更好的发展。而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为人的上述发展提供了这方面的前提和条件。

(二)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邓小平曾经指出,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在十六大报告中他又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要“尊重和保障人权”,让“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是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封建专制社会,人们根本谈不上民主,也没有人权观念。资本主义民主和人权的实质也只不过是极少数富人的、虚伪的民主和人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为实现人人平等创造了条件,人民才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并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不仅成为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物质生活及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政治保障。在小康社会,人们在政治生活层面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们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的全面发展。所谓政治权益,是指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其基本权益是平等权,核心是民主权。所谓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劳动权、财产权、就业权等。所谓文化权益,主要包括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信息选择的权利和拥有知识产权等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将会日益受到尊重和重视,人们享受到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将会受到日益尊重和重视,人们享受到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将会愈来充分和广泛。

(三)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在人类历史的总进程中,是物质决定精神,同时,精神对物质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文化建设,从而推进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强调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文化即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既包含着人们在改造自然、进行创造的活动中所运用的知识、经验、智慧,也包含着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理想。它的根本功能在于“化人”,即教化人、培育人、塑造人。它的本质在于创造人、发展人。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人们的欢乐与痛苦、幸福与悲伤、崇高与卑俗、伟大与渺小等情感的表现、价值和意义,靠文化赋予。“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拓和规范文化市场,这样的先进文化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广大民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使人不断提高知识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品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来说,先进文化建设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文化建设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这就是说,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建设;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化创建活动;注重对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改造,建设健康的文化市场和大众文化,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生产优秀的精神产品,培育健康文明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人格,确立和努力实现“只要有贡献就必然有回报”的价值原则;关注人生的命运和内在的心灵世界,力图为人生提供一种有益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其精神实质就是江泽民同志所深刻指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由此,必须把文化建设落实到提高国民素质上来。

第二,注重素质教育。发展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在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的素质,或者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因此,全面推进、正确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1999年6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讲话,他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仅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培养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1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3] 伴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来临,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个人,将逐渐成为现实。

综上可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是“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4] 的文化,是培育、塑造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文化。

(四)小康社会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小康社会的理想模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人们过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以至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严重问题,使现代人面临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一,从城乡发展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共同发展。而“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抑制了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所以,农村城市化建设更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意义和人自身素质提高的意义。第二,从区域发展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发达地区的人们和不发达地区的人们共同发展,而西部地区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所以,西部大开发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西部民众得到发展的需要。第三,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人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达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第四,从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利用国内各种条件,还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使国人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学会更多更高的建设本领,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发展。总之,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的群体素质得到提高,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小康社会的建设会更快更好,从而把我国社会主义推向现代化新阶段。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如“七一”讲话中提到:“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15] 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道路。”[16]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会给人留下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而优美的环境既陶冶情操,又净化心灵,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而且要求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这便促进了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和人格的日臻完善与健全,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把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看作是根本任务,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与此同时,要努力提高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水平,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创造出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