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伊犁供电公司 835000)
摘 要:电网资源的可视化管理是实现智能用电服务必备的条件之一,智能电网的可视化离不开营销客户可视化数据的建设,营销客户服务信息采录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实现营销客户服务信息的采录及空间位置的采集,为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提供可视化、一体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撑。
关键词:营销客户 信息采录 支撑
一、背景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重点推动营配一体的电网GIS及业务配套系统建设。新疆公司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疆690余万户的营销数据普查,2014年至2015年主要工作是完成“数据普查平台”的建设实施,借助“数据普查平台”将690万的高低压客户数据普查完毕,初步具备营销、GIS、PMS系统2.0贯通的数据基础。为了贯通营配集成,实现营销与生产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实现故障定位与研判、服务引导、业扩报装辅助设计等营销与95598客服中心相关业务应用,迫切需对支撑这些可视化业务应用的营销客户服务信息数据进行普查,以保证这些业务应用功能的可用性。因此,营销客户服务信息数据采录是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的基础。
二、营销数据普查的必要性
第一、破解数据存在多头维护:目前不仅营销系统中在维护部分变电站、线路、公用变信息数据,同时生产系统也在维护。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规范,致使这部分数据缺乏一致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基础档案变更没有行之有效的同步办法,数据存在多头维护。因此需要加强部门间的业务关联性,明确数据源的唯一性,为业务集成的准确性提供数据基础。
第二、充分挖掘数据价值:目前营销GIS只使用了电网资源、电网拓扑、停电计划等部分信息。未能充分利用生产数据提高营销工作效率和营销服务水平,营销无法获取生产系统中检修、抢修等业务的具体工作过程,不能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不能根据电网的变化情况及时变更有序用电方案。而营销GIS只是利用生产数据,未能将营销的相关数据提供给生产,不能为生产应用提供帮助。因此需要提高营配数据互用及双向共享,拓展数据共享广度。
第三、严控数据普查质量和进度:本次数据普查点多面广、数据量大、时间跨度长、任务繁重,工作人员在普查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质量不过关、重复作业、工作计划超时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系统规范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防止事倍功半。
三、营销数据普查工作中的难点
数据的清查、核对、关联包括线路、台区、变压器、用电点等信息。其中同一设备信息可能同时记录在配网设备台帐和客户档案信息中,需要逐项清查、核对。首先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与实际情况一致;其次是避免多头维护,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同时需要对数据的关联进行校验,错误的关联需要纠正,实际存在但数据中没有体现的关联,需要建立。
数据清查的难点:由于历史原因,设备档案信息同时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中存在,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存在诸多问题,加之此前没有标准规范的管理,数据的多头维护,不能保证数据的持久可用性。
营配数据关联的的难点: 由于无法确定营销数据和生产数据的正确性,必须以实际生产环境为准,更新配网资料,以供电点为基准更新与营销档案数据的关联。这些关联数量众多,其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其中低压用户以公变为营配的分界点,中高压用户由于配网基本已覆盖,并且对部分委托运维的用户,配网已经覆盖到用户内部线路。因此对于营配关联而言,则是以电力公司与用户的产权分界点为营配分界点。
四、提高营销数据普查质量的措施
1、数据普查结果审核
本次营销数据普查,圈定范围为营销50个字段,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普查、比对和修正后,由供电所、县公司、地州公司进行三级审核。对于10kV及以上用户计量、变压器等信息变更则需要省客户服务中心和省计量中心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县、地州、省公司对现场普查数据按照比例进行抽查,对审核不通过的台区、线路下发整改通知书,进行重新普查。
本次营销数据普查的审核工作,计划由熟练业务能力的外委单位承担部分工作职责,保证现有大面积普查中,省公司业务人员有足够人力完成好本次数据普查工作。
2、数据后台协助更新
本次数据普查,凡是发现现场与系统数据不符的情况后,需及时进行数据纠正。新疆电力公司前期在考虑营配贯通实施时,初步拟定的数据更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简单且不影响电费、计量业务的非关键数据,由数据普查系统与营销系统通过接口进行交互更新;二是电费、计量业务的关键数据,必须通过营销系统前台业务流程进行修正,但此方式,较为耗时、且及时性不高;三是具有共性或非重要数据批量进行纠正。
本项目实施中,充分考虑全疆范围的数据普查,牵扯的用户非常多,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纠正。因各地州单位的业务人员数量有限,既要做现场工作,又要进行大量业务流程的数据更新,很可能会出现“两头”工作兼顾不到位的情况,因此系统后台数据更新的方式,在审核、审批的管理模式下进行应用,最大范围的将数据更新工作落实,确保现场普查一户,系统数据及时纠正一户。
3、数据质量和计划执行通报
2014年至2015年计划完成营销数据普查690余万户,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数据普查、清查、整改工作,管控组已对各地州公司、基层单位的任务进行了“量化”,由各地州单位、县公司再次进行任务分解到“周”、“天”,因此需要通过更为系统的方式,对各地州单位数据普查质量和进度进行“日统计、周通报、月考核”,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同时为了防止基层单位个别人员“普查走形式”的情况发生,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督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督办,确保本次普查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计划将部分工作交于有业务能力、技术能力的外委单位参与,协助公司管好、做好普查工作。
4、数据普查指导培训
数据普查过程中,由于现场普查工作会出现一部分的外委单位工作人员,为保证工作正常开展,需对本单位人员、外委普查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主要包括:“营销业务知识普及”、“营销系统培训”、“数据普查系统操作讲解”等基础培训,考虑到涉及业务面广,1-2次的集中培训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届时会根据各单位现场普查和系统操作的实际情况,安排实施组到各基层单位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和培训。同时考虑到现场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省公司也考虑定期抽调管控组人员到各个基层单位进行“普查结果的抽查”、“检查”工作,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两项基本的项目管控工作需要大批的业务骨干、系统人员参与,因工作周期跨度较长和人员投入较多,所以会让符合条件的外委人员参与补充到现有的省公司管控组。
5、营配信息共享运作的相关制度建设
营配信息共享的开展需要相关的标准、规范的约束和考量,这不仅体现在系统调研、设计、开发阶段,还体现在系统的运行、维护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和规范:《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和治理工作规范》、《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集成技术规范》、《营配贯通一体化质量考核管理办法》。
五、结束语
“营配贯通”任务艰巨,营销数据普查工作环节责任重大。新疆公司将立足为本,利用数据普查系统全力推进“营配贯通”工程。并实现营销、生产、GIS三套系统的贯通,从而促进业务上的营配贯通。最终目标在于切实服务于“供好电、服好务”,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满足电力客户日益增长的快速服务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营销管理通则》2014年1月.
[2]《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营配贯通实施工作推进方案》2014年2月.
[3]《国家电网公司营销GIS与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应用集成技术规范》2013年2月.
论文作者:王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6
标签:数据论文; 业务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公司论文; 信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