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华民乡中心学校 161121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成绩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严格地训练学生。
关键词:学习习惯 培养 训练
成功的教育是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开始的。而新学期开始的前一两周,我发现总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刚开学时,学生信心百倍,对学习英语充满热情。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难度的增加,学生学习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厌倦情绪,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其二,学过的内容,课后不及时巩固。特别是英语单词和课文中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
其三,课堂中相应的练习,一遇到不熟悉的,有难度的问题,不是积极思考,总依赖老师的讲解。
其四,个别学生为应付作业,出现抄袭现象。
以上的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也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优化教学行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环境
1.教学活动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通过耐心的指导,及时的称赞,强化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意识。适时地沟通交流,及时化解学习中的困难,及时缓解孩子学习中的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培养学生自我约束、主动参与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表现为:课前及时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因此,上课听讲一定要约束自己,全神贯注,思路要清晰。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讲解思路理解清楚,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活动的参与率。要培养自己主动参与的习惯,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多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扭转学生的依赖心理,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我们要改变包办过多,扭转学生的依赖心理,强化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自觉养成自主安排自己学习行为的良好习惯。
2.建立家校联系卡,学校、家庭双管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孩子回家后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离开老师的指导,最初孩子不知道怎样学习,这就需要家长的精心培养。为避免家长、老师管理的脱节,教师可以把孩子当天的活动情况列一个明细,使家长在指导孩子过程中有的放矢。同时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作业情况、兴趣爱好等反馈给老师。通过家校联系卡,加强了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增进了沟通,促进了学生的良性发展,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1.英语是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学科,学生们每一次的课上积极发言都是一次听说的训练。
2.培养积极发言的习惯可以使同学们课堂上集中精力,对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做出积极的反应,不至于脑子“开小差”。再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伙伴学习法”等学习方法,即在学生中结成伙伴,由一个学生去教另一个学生。该法理论依据是:(1)通过个别指导,有助于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教学相长”学习成绩共同提高。(2)这种活动所取得的成功,使施教者和受教者都会增强成就感、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而且能提高各自的心理品质。实施该法要求施教者一般应具备两个标准,即学习成绩优秀而本人又有承担施教任务意愿者。伙伴学习法重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和交往,其实施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这对培养合作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总之,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严格地训练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地创新,才能继承和吸纳传统教学中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论文作者:刘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学生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习惯论文; 过程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