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圩田的兴筑与维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淮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圩田是我国人民因地制宜开发沿河、滨湖洼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有效水利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大别山以东,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之江淮大地也是圩田兴盛之区。本文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考察了江淮圩田的开发状况,从而勾勒出江淮圩田的发展脉络、区域分布特征、类型,以及在圩田维护方面的成就与经验,以供当今现代化建设参考、借鉴。
圩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当地河汊纵横、湖泊棋布、地势低洼的地形特征而创造的开发浅沼、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有效水利田。宋·沈括称:“江南大都皆山也,可耕之土皆下湿,厌水濒江,规其地以堤,而艺其中,谓之圩”〔1〕。 南宋·杨万里《圩丁词十解序》:“农家云:圩者,围也”;并说“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2〕。 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称赞此种水利形式“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富国富民,无越于此”〔3〕。江淮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足, 河道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大片地区低洼沼泽,很适合圩田的推广和应用。
一、圩田的兴筑与发展
我国圩田技术首创于江南。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越就在太湖流域筑堤断绝外水围田,促进经济发展〔4〕。 秦汉后不断向周边地区推广。江淮地区修筑圩田,滥觞于三国。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5〕。孙吴为与魏、蜀抗衡, 在沿江大力推行屯田,以充军需,并设屯田都尉、典农都尉、督农校尉专司其事。建安十九年,曹操派朱光任庐江太守,屯田皖江,大开稻田。不久,吴将吕蒙上书孙权,说“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6〕。孙权从计征皖,令吕蒙镇守皖口,兴屯田, 修水利。不久,诸葛恪掳来“山越”万余人,迁于庐江、皖口继续屯田。孙吴在皖江地区的屯田,势必与水争田,筑堤防水,这样圩田就在本区出现了。望江县西圩属吴屯田之区,有良田37000余亩,即创筑于此时。《读史方舆纪要》卷26《西圩下》曰:“志云,孙吴时,屯皖口,得谷数万余(斛),即此圩也。”“计当日所屯,非仅西圩也,自西圩抵山口皆屯地,筑堤开稻田,后皆废,存东圩、西圩,而东圩亦废,独西圩著,圩周三十余里。”〔7〕黄龙二年,筑巢湖“东兴堤”。 赤乌中,为卫护圩田,又于含山县东南建铜城闸,“遇旱则积,遇涝则启”,周围田地,“遂成膏腴”〔8〕。
到宋时,江南圩田已十分普遍和完善,范仲淹云:“江南应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9〕。 芜湖的万春圩,周长达42公里,良田127000亩,圩中大道长11公里。沈括《万春圩图记》称:“其为博六丈,崇丈有二尺,八十四里以长。夹堤之脊,殖植以桑,为桑若干万。圩中为田千二百七十顷,取天、地、日、月、山、川、草、木杂字千二百七十名其顷。方顷而沟之,四沟浍之为一区。一家之浍,可以舫舟矣。隅落部伍,直曲相望,皆应法度。圩中为通途二十二里以长,北与堤会。其袤可以两车,列植以柳。为水门五,……圩既成,天子赐其名曰万春”〔10〕。但江淮圩田也有相当的规模。据《宋史·食货志》、《宋会要辑稿》和有关方志的记载,宋时庐江、合肥、无为、历阳、怀宁、枞阳等地均有圩田分布,数量以百计。宋代大兴围湖垦田,始于政和年间。南迁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11〕。绍兴三十年,巢湖东南岸“修筑圩岸陂塘”。北宋时已开筑的庐江县杨柳圩、无为军的嘉诚圩等圩田都在此时得到了修复。史载:“无为军庐江县杨柳圩一所,周环五十里。兵火后来不曾修筑,致圩垾损缺、沟洫壅闭……无为县嘉城圩一所,各有荒闲田土……见已修筑圩垾,盖造庄屋”〔12〕。乾道间,设“招田之官”〔13〕。江淮圩田随之兴筑,尤以巢湖流域的圩田为盛。乾道八年,“宰相虞允文白遣(薛)季宣行淮西,收以实边。季宣为表废田,相原隰,复合肥三十六圩”〔14〕。合肥三十六圩也称庐江三十六圩,“皆濒江临湖,号称沃壤”〔15〕。绍熙中,“但择(和州)故荒圩美田五百七顷”〔16〕,予以恢复。滁州开筑了龙关圩、永安圩、贾家圩、范家圩等。圩田的兴筑也提高了农田的单产量。据《无为小志》载,圩田每亩平均四石,多至六、七石。这就为江淮地区成为宋王朝的财赋之地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人口日益增多,对土地的需求更加迫切,加之水旱灾的频繁,更加推动了排涝防旱、旱涝保收的圩田的发展,江淮圩田进入全盛时期。“近百年来,地利日辟,圩阪因以日增,衣食贡赋胥于是赖”〔17〕,“东南地汙下,民耕田其中,辄起堤障水,号圩田。”〔18〕“民惟知种稻,故滨湖滩地多辟圩田”〔19〕。明初,潜山县唐家湖“地最低洼”,“召佃垦荒”,建成唐家圩。永乐元年,和州修保大等圩60余公里,“蓄水陡门九”,二年,吏目张良兴上报:“水淹麻、沣二湖田五万余顷,宜筑圩埂,起桃花桥,讫含山界三十里”〔20〕。景泰二年,麻湖圩成,得田17500余亩。明嘉、隆、 万年间,圩田的修筑更加繁多,地方志中每有记载。嘉靖三十一年,巢湖水滩干涸,庐江钱龙等告县开垦,筑新丰圩、新兴圩,次年起科,征秋粮90石。四十三年,来安县洊涝,“田地多荒,民且流移”;四十五年,知县刘正亨“发仓稻千二百石助工,民乃悉力趋役”,修筑范家、三城、塘南、匾圩、广大、姜青、大雅、玉青、薰清、顾胜、湖田等十一圩田,同时还修成月塘、湖塘、南塘等五塘,龙山、天涧、池家、骆家、龙尾等八坝,“共用夫二十余万,修筑过埂二万三千二百六十丈八尺”〔21〕。万历元年,和州知州康诰筑戈义圩,“丈量升科,士民赖之,因名永康以志思云。”〔22〕万历三年,巢县知县李隆经画贾塘,躬履其地,“相地势水势之宜,而曲折以避其波涛击搏之处”,建李公圩,“昔时荒烟沮洳之区,绵亘逶迤,视之若长虹焉〔23〕。万历四十年,和州“江潮涨溢,湍激荡析,”滨江地带“遂成沮洳,不障不陂,弃为薮泽”;春三月,大兴工役,修葺永丰圩,“积岁汙池,郁为沃壤”〔24〕。
清承明绪,圩田的开发更迅速,规模更大。康熙三年,和州知州杨继芳招佃开垦江边草地,筑永盛、土旺二圩,“岁积,圩尽为沃壤”〔25〕。乾隆八年,尹继善署两江总督,协理河务,兴办里下河水利,奏请淮扬各地修筑圩岸,开辟圩田。黄垣《盐城县圩岸志叙》云:“去秋(著者按:即乾隆七年)北水发,有圩者利,无圩者病,逼阜戛梁之泽巨浪中,有朱、卞二垸获以全”〔26〕。乾隆十二年,含山知县因杨林圩东、西龙潭险埂,“每虑冲决”,督修坚固,“合圩永利”〔27〕。宿松县排山、巢林、长安三庄,原系滨河地亩,“明时河道深广,泥滩多没于水中。清雍乾后,河渐淤涨,滩壅愈高,附近居民于是傍河筑围开垦田亩。乾隆五十三年,知县顾鸣銮遂详请勘丈,照亩升种,共计各围垦升田一十四顷六十三亩九分一厘四丝八忽,并将三庄所垦各围田悉数划出,定名为围田庄”〔28〕。嘉庆八年,怀宁渌水乡民王大本、刘万象、王燮、王文治、张茂才经邑令沙琛同意,筑建周35公里有余之广泰圩。“自筑此圩,免水患者二十年”〔29〕。后经道光六年、同治九年等几次增筑扩建,圩堤长达百里,分元、亨、利、贞四大号,建通水闸5座,圩内有“怀、桐两县居民田共数十万亩,益鲜水灾, 城垣亦藉资障护”,于是更名广济圩,“取其所济者广也”〔30〕。嘉庆十八年,兴化县袁均、许步鸾、杨足徵等用三年时间筑成合塔围,周百余里,有庄舍二百余。“圩内恃以有秋”。二十四年袁均又禀筑新庄围,迄道光二年告成,周20余公里,“屡获偏收”〔31〕。嘉庆间,阜宁县筑挡水圩,东起裴家桥之真武庙,西至杨家集之福神庙,长1700丈。道光二十八年堤毁,咸丰二年陶晋升等重修;光绪十四年,陶亮、丁涛等集调和角巷、裴桥、朦胧四里之民,将工程扩大,“以旧圩为南圩,西面由杨家集北桥沿角巷东岸,至东沟北桥口,长三千四百九十丈零;北面由东沟北桥口至虾须口,长一千三百十丈;东面由虾须口沿潮河西岸,南至裴家桥真武庙,长二千六百六十一丈,作一大环形,包罗数十庄,周凡五十里”,名曰“太平圩”。中间“沿孙家沟北岸,陶、韩、卞、孙诸姓又筑圩一道,名曰复兴”〔32〕。道光十三年,怀宁人杨良佐、毕魁和、潘名山、王翠超、吴爱存等在渌水乡回祥保新河口至牛巷口创筑永丰护城圩,“约有田种三百七十余担”。道光十九年,怀宁渌水乡古塘保人汪明川、江应宗、许太章、石诗才等,又筑太平圩,“周围圩埂共直长一千一百四十一丈零,圩内田种约有一百三十担零”〔33〕。道光二十八年,盐城盐商宋姓兴筑界圩,由海关南循盐阜交界,蜿蜒向东,长达30公里,圩高四五尺,底宽三丈。同治间,阜宁县张家庄居民张学足集资兴建万民堆圩,由羊寨起,沿大沙河北岸东南行,至濮家舍折而东北,至刘十二庄折而西北,沿穿里河南岸至北沙镇黄河堆下,略成方形,长约35公里。光绪十四年,按察使张富年檄各县“于低洼处增立新圩,旧圩亦限期一律修筑”〔34〕,再次促进圩田的发展。
明清两代,江淮圩田大盛。圩田的修筑数字,因时间、资料所限,难以有全面的统计,初步估计约有3000座左右。其中千亩以上的大圩,约有八九十座。清人韩梦周云:“来(安)邑圩田之设,唐以前莫可考,志载始于宋代,至明而益盛。来安接壤者,其南则滁州、和州、全椒,东南则江浦,东则六合,皆有圩,绵绎罗布,五百余里”〔35〕。这虽仅描绘来安、滁州一带圩田状况,但从中亦可见明清江淮圩田之盛。
二、圩田的分布与类型
江淮圩田首先发源于中西部的沿江地区,然后由西向东发展。宋代以前,圩田主要集中在安庆、和县附近地区。两宋时期,巢湖流域圩田兴起。明代,皖北圩田向湖泊、河网进军,原有圩田的地方继续扩筑增修,许多原无圩田的地区兴筑了圩田,如合肥宋代圩田36座,到明代增至约50座;和州由宋代数座至明前期发展到70 余座, 到明后期又增至143座。就连属于丘陵地形的寿州也兴起了围塘垦田。 芍陂圩田主要兴于明代。明代苏北沿江圩田也悄然兴起,如六合县明代即筑有长城圩、官民圩、双城圩、上清圩、北城圩、湾圩、伏家圩、延祐圩、菖蒲荡圩、下清圩、大德圩、山圩、领头圩、刘家圩、蒋山圩、黄公圩等。
清代安徽地区的圩田继续扩展,凡湖泊、河汊之地,江边滩涂之所及浅沼、草场、荡地,可以围垦、辟为圩田的,大多发展为圩田。如嘉庆时无为州无为乡有城子圩、旧圩、南都圩、兴谷圩、马家滩圩、徐家圩、虎狸圩、麻城圩、藉河圩、土地圩等85座;太平乡有常丰圩、景德圩、姚堪圩等80座;开城乡有西都圩、童家圩、冯家圩、横冈圩等35座;襄安乡有大成圩、王农荡、罗家圩等44座;周兴乡有大丰圩、保宁圩、嘉泰圩、黄家圩等59座;铜城乡有铜城圩、永安圩、杨家圩、大谢圩、保胜圩、临江圩等56座;南乡有蔡家滩圩、义城圩、永丰圩、蒋家圩等52座;北乡有大古圩、三角圩、刘家圩、王家圩等33座;共444座, 道光中又增至590座,圩田遍及全州,约占全州农田的80%以上, 成为皖北圩田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地区的圩田,自乾隆八年尹继善檄修圩田,颁布条规后,迅速发展,“筑者踵接”〔36〕,一改落后于安徽地区的局面。据今人研究,从嘉庆十年起高邮开始于归海坝下筑护城堤,东北联成养老圩,兴化筑起了南圩、唐子圩、苏皮圩、林泽圩,并筑合塔圩周百余里,宝应筑了同义圩、唐公圩、太平圩,山阳县东境筑了管晏圩,圩周2500丈。19年后,随着河道浚深和海口疏浚水流条件的改善,“两岸出地数尺,群圩乃兴”。这样,里下河地区广泛分布着河网平原圩田和湖荡圩田〔37〕。
为便于读者了解明清时期江淮圩田分布之广泛,修筑之盛况,现以宿松、庐江、如皋、阜宁县为例〔38〕,说明如下:
(一)宿松县西北为大别山余脉,中部属丘陵地带,东、南滨江带湖。庐江县北滨巢湖,南临长江,有黄陂湖、白湖等湖泊。如皋县除西、中部高沙土丘外,皆为低平平原,运盐河、龙游河、小溪河等过境。阜宁县分属里下河平原、苏北滨海平原地区,串场河、沿岗河等流经县域。四县皆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除丘陵、高地外因地势低洼,河流、湖泊众多,易遭水灾,一旦久雨,便成汪洋泽国,所以在这些区域开筑圩田,是发展农业生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二)与江淮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圩田明中叶前主要集中在庐江县,有吴家圩、彭家圩、天井圩、下小圩、火烧圩、张家圩、官圩、刘家圩、官庄圩、青草圩、养马圩、潘家圩、潭家圩、夏圩、古城圩、新沟圩、周伏圩、寺圩、上大圩、黄河圩等圩田94座。明后期至清中叶,庐江圩田继续发展达163座。如皋县圩田也兴起,有永兴圩、春方圩、 亿盛圩、李小圩、复兴圩、黄家圩、西城圩、永丰圩、石家圩、百盛圩、卢家圩等150座。清乾隆、嘉庆后, 西部宿松和东北部阜宁圩田大发展。宿松县修筑了何围、东城围、方家围、宋家围、桐子围、姚家围、许家围、沙围、王家围、安家围等61座,阜宁县也有渔滨圩、大许庄圩、大沟口圩、琶头庄圩、宋家舍圩、黄家舍圩、严家圩、复兴圩、南洋圩等44座。(三)由于地形、水系等原因,宿松县圩田面积普遍较小,如杨人围5.4亩,石家围3.5亩,长围3.4亩,毛家河圩10.2 亩;大的也不过几十亩,如大河岸围70.9亩,金家围67.4亩,百亩以上的大圩只有极少数。而庐江、阜宁、如皋圩田面积较大,大多占地数十亩,千亩以上大圩田也很常见,有些大圩田还分成几块,圩连圩,如如皋县丁家圩一号田325.5亩,二号田408亩,三号田537.7亩,四号田1055.4亩, 其他如卢家圩、张家圩、冒家圩、恒盛圩、太和圩等也都类此。
通过以上考察,得出明清江淮地区圩田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宿松县东南部,太湖县兴化乡,望江县东北域,潜山、怀宁县皖河两岸地区,桐城县莱子湖附近及沿江地区,庐江县东、北部,舒城县东马栅河滨,无为州全境,巢县与合肥县巢湖之滨,和州东南域,含山县东横江河、县南裕溪河等地区,滁州南清流河下游地区,全椒县东南、西南境,天长县中部,来安县和江浦、六合县来安水、滁河河谷,寿州芍陂南域,阜宁县射阳河流域,盐城县和东台县范公堤西地区,兴化县全境,山阳县东南、西南域,高邮州、宝应县、江都县运东地区,甘泉县北湖区域,泰州运盐河以北区域,以及通州、泰兴县、如皋县等沿江地区。即主要分布于巢湖地区、长江沿江地区和里下河地区。
江淮地区圩田分布相当广泛,既有河网平原圩区、沿江平原圩区,又有湖沼圩区、河荡圩区,因围垦的地形不同,以及各地习惯差异,江淮圩田发展形成了下列三种类型:
(1)围田:“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 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淹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后值诸将屯戍,因令兵众分工起土,亦效此制,故官民异属……虽有水旱,皆可救御”〔39〕。王祯所说虽泛指长江下游地区,但也同样适合本区。如:宿松县南八里“明河道深广,泥滩多没于水中。清雍乾后,河渐淤涨,滩壅愈高,附近居民于是傍河筑围,开垦田亩”。乾隆五十三年将所垦39圩“定名为围田庄”〔40〕。江苏兴化县乾、嘉间也兴筑了安丰镇东北围、中围、西围、合塔围、唐子镇围等10座围田。
(2)沙地圩田:这是沙田的发展型。所谓沙田, 王祯说:“南方江淮间沙淤之田也,或滨大江,或峙中州,四周芦苇骈密以护堤岸。其地常润泽,可保丰熟……。”“沙田者乃江滨出没之地,水激于东则沙涨于西,水激于西则沙复涨于东,百姓随沙涨之东西而田焉”〔41〕。本区沙田分布于东部,“其在通州、海门、如皋者,近海水咸,卤多积沙,或筑埂以御外潮,而稍树艺其中,惟植谷不长芦,故自泰兴以上以洲名目,如皋而下以沙名”〔42〕。一般沙田变化复杂,“可耕,不可恃;可暂,不可久。朝为田,夕为水。坍涨不时,绳尺无定”〔43〕。只有那些长久稳定,又开沟筑堤的沙田才成为圩田。这种沙地圩田在泰兴、通州、如皋等沿江广泛存在。如泰兴县即有得胜圩、李家圩、谭五圩、长十圩、千亩圩、霞幕圩、曲水圩、芮音圩、掛口圩、朱家圩等20余圩。如皋县则直称某某沙某某圩,如刘家沙西耳圩、三角沙卢家圩、黄家圩、玉带沙石家圩、恒井沙冒家圩、四方沙善庆圩、西成圩、木牌沙范家圩、镶玉沙黄家圩等等。
(3)湖田:江淮湖泊星罗棋布,明清多于湖滩开沟围垦, 筑堤兴闸,湖田多以“湖”或“湖圩”为名。怀宁县即有梅家湖圩、赤湖圩、龙开湖圩等。其郑家圩位于怀宁县白洋湖,“自乾隆年中筑此圩,水之下流泄常迟滞湖内,田七千余亩时被灾,嘉庆四年又于湖田建朝天闸”〔44〕。潜山县筑了天井湖、横沟湖、赤田湖、孙泊湖、长湖、方坑湖、鸦雀湖、洋荡湖、竹陂湖、陈张湖,“诸湖虽名曰湖,其实皆圩田也,有堤有闸”〔45〕。
江淮水利“沟洫导水宜于深广,圩岸御水利在高厚。田既处洼下,各随村落人户多少,四面筑围,使外水不得导内侵,遇淫雨积为内水,又导之使出”〔46〕。围田、湖田规模较小,蓄水排涝两利,无水旱之忧,田收常足。沙地圩田大小不一,要在建堤护田,疏沟通水,旱则平溉,涝则泄水,灌排两宜。沙滩外涨,沙地圩田“膏腴万顷”。圩田则是有组织、有计划开发的结果,布局完整,圩圩相接,与河溪结合,形成了较完善的水利体系。清代苏北里下河部分地区圩田更发展为大圩套中圩,中圩套小圩,环环相扣,这有利于抗御大水。
三、圩田的维护
由于圩田与江淮地区经济生活休戚相关,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府以及业主都十分重视对圩田的维护。尤其是明清时期,本区的圩田维护在多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和经验。
(一)建立完整的圩、闸、沟洫系统。圩田系治低田之良法。明·周凤鸣《条上水利六事》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低乡支河之水,容受众流,比田反高,若非圩岸以围之,则荡然巨浸,遂不可田。故低乡赖于圩岸,甚于都邑之赖城郭也”〔47〕。圩堤上又筑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放水入沟溪,引水入田。圩、闸、沟洫确保圩田旱涝保收。如怀宁县广泰圩堤长达百余里,分元、亨、利、贞四大号,嘉道间设有永丰、御源、永定三闸,及洲浦夹、墩子湖、小港、泉潭夹等8条沟港,“引江水由永丰闸入, 由御源闸及永定闸出”〔48〕。又如怀宁县太平圩圩堤1241丈,圩内田种约有130担零, “筑唅口25口。
(二)联圩、套圩御水。圩田散处于河湖水网地区,御洪保收十分重要。如滁州清流河流域圩田区,因“众流辐集不下百数,一遇淫潦,势难骤泄,往往以沿河圩田为壑,居民苦之”〔49〕。联圩即联并小圩成一大圩,统一规划布局,坚固堤岸,减少圩堤渗漏,增加灌排能力。如永乐三年无为兴筑长江圩坝,万历十五年后修筑愈加频繁,乾隆三十年无为沿江各圩合圩完成。怀宁县米筛、盘余、城坦、沙包、河湾等圩田道光年间连一大圩,总名黄城圩,为田数万亩。道光后,黄城圩又扩大,“周围二十余里,约共荒熟土种二千余石”〔50〕。著名的广泰圩其实也为联圩而成。它内含太平、永盛、柳树、桑园、太和、长丰、双庆、三善等圩,田数万余亩。“自筑此圩,免水患者二十年”〔51〕。套圩即主干河圩、大湖圩与支河圩相配套,共同承担圩区水流的调蓄、排泄。一般主干河圩、大湖圩工程标准较高,御水能力较强。如同治元年修筑的盐城阜宁境内“潮河长堤”,起于朦胧镇,止于马家荡,首尾19.5公里,圩高6尺,宽11尺。支河圩小而众,从属主干河圩, 相辅挡水护田。套田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功效较显著。民国10年淮水大涨,高邮连逻坝下游幸有公田庙、双王庄、钱家河三大套圩,未被水淹,舟所经过,秋稼如云。
(三)重视圩岸的护养。针对圩堤易遭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江淮圩区采取了多种措施维护圩堤:(1)改土堤为石堤, 顺地势水势,避风浪直接冲击。巢县的贾塘圩濒临巢湖,原系土圩,每岁春涨,“湖波泛溢,风涛震撼”,圩堤时刻有溃决之危。万历二年,县政府“因土堤之不可以撼浪,须石以易之疲”,下令修筑贾塘圩,“择日祭告,伐石于山,运土于河”,以石甃于堤外,土填实于中,又“相地势水势之宜,而曲折以避其波涛击搏之处”〔52〕。(2)疏浚河沟,不断加固圩堤。滁河自全椒至六合瓜步镇段,纡折三百里,“一遇淫霖,宣泄不及”,沿河圩堤“往往横决为患”,光绪九年两江总督左宗棠,下令疏通水道,河水“径捷易泄,水不为患,圩田又以渐复”〔53〕。乾隆初苏北盐城等地规定圩堤须高八九尺,宽一丈二三尺,凡不足者须年年加宽、加高;堤外河流须疏浚,“河泥为圩”,堤内起沟,“沟土为圩”〔54〕。(3)植柳护圩。江南圩田流行植桑护坡, 民间有“修圩莫修外,留得草根在;草积土自坚,不怕风浪喧”〔55〕的歌谣,反映草皮对养护圩岸的重要性。江淮圩田借鉴江南圩田的经验,于堤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根系,蟠结圩泥,固坚堤岸。望江县的西圩栽柳树、菰茭。和州永丰圩滨江,“潮决圩,害稼”,万历四十年,以50丈为一工,工给夫5人,米30硕,集调民工修筑,“缘堤之隙,杂植榆柳”〔56〕。
(四)建立圩田管理机构和护养制度。各圩田区普遍设立圩长,专门负责一圩水利。和州永丰圩圩长除率夫修堤外,还“以时潴泄”〔57〕。苏北淮安府盐城、阜宁等地每乡有乡保,每庄有庄头,“每圩设一圩长,圩长总数圩甲,每圩甲分趣圩户,治圩各一百丈整。以长、甲约主佃,以保、头纠察长、甲……邑令不时巡谕,度其浅深、相其坚疏,考其勤惰”〔58〕。兴化县还明定条规:“大围于围内选公正、干办、殷实总董七八人,中围五六人,段董各十余人。为总董者总理,为段董者分理。无惮劳,无避怨,同心合力,克底于成。时届农隙,加筑完固”〔59〕。冬春季,诸圩皆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岁修”。修圩派工多以田计役,分段修筑,分段管理。“每圩业主田若干,佃者若干,因田分堤,计田均役。主爱其田出以食,佃取其粟出以力,屡年督治,朝夕不遑”〔60〕。夏秋季,圩民也分段守护,堵塞漏洞,缮捍坍冲,培崇低隘,确保圩田汛期安全。阜宁县周家大圩,“每届伏秋大汛,圩东数十村咸来守护”〔61〕。不少圩还订圩规圩约,“永禁刍牧”,“严禁私开缺口”,以防人为破坏。
总之,圩田的兴筑,在防洪、排涝、灌溉、降渍等方面均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本区江湖滩涂资源的利用、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的丰产。唐宋江淮为天下根本,“天下无江淮不可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62〕,其中亦得益于圩田的修建。明清时期江淮圩田发展进入全盛时期,不仅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而且在管理维护方面取得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至今仍在农业生产、水利建设中发挥效用。
本文承复旦大学魏嵩山教授悉心指导,在此谨表衷心的谢意。
CONSTRUCTION AND MANTENANCE OF WEI TIAN(圩田) IN JIANG—HUAI(江淮)REGION IN ANCIENT CHINA
Abstract
Wei Tian(圩田)is a kind of effective water- conservancyfamland,which was created by ancient Chinese people toexplore paddy fields along rivers or lakes. Wei Tian wasextensively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and in Jiang- Hui( 江淮) region, it was also developedvigorously.In this paper, Jiang- Huai region is situatedbetween Huaihe River and Changjiang River, and its westernboundary is Dabieshan(大别山).This paper analyzes completelythe evolutive situation of Wei Tian in Jiang- Huai region.outlines Wei Tian's developing vein as well as its region- distribu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 points out theachievement and experience of Wei-Tian-maintaining.The authorexpects all of this coul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modernization-constructing.
注释:
〔1〕《沈氏三先生文集》卷31。
〔2〕《诚斋集》卷32。
〔3〕《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
〔4〕魏嵩山:《太湖流域开发探源》第四章,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5〕《三国志·吴书·孙韶传》。
〔6〕《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7〕《乾隆望江县志》卷8。
〔8〕《读史方舆纪要》卷29。
〔9〕《范文正公集·奏议上》。
〔10〕《沈氏三先生文集》卷31。
〔11〕《宋史·食货志》。
〔12〕《宋会要辑稿》食货7。
〔13〕刘子澄:《砖石湖坝论》。
〔14〕《宋史·薛季宣传》。
〔15〕《宋会要辑稿》食货6。
〔16〕叶适:《叶适集》卷18。
〔17〕民国《怀宁县志》凡例。
〔18〕万历《滁阳志》卷3。
〔19〕雍正《庐江县志》卷9。
〔20〕《明史·河渠志》。
〔21〕天启《来安县志》卷2。
〔22〕光绪《和州志》卷6。
〔23〕道光《巢县志》卷15,张承芳《李公圩记》。
〔24〕万历《和州志》卷2。
〔25〕光绪《和州志》卷6。
〔26〕光绪《盐城县志》卷3。
〔27〕乾隆《含山县志》卷5。
〔28〕民国《宿松县志》卷20。
〔29〕道光《怀宁县志》卷6。
〔30〕民国《怀宁县志》卷5。
〔31〕咸丰《兴化县志》卷2。
〔32〕民国《阜宁县志》卷9。
〔33〕民国《怀宁县志》卷5。
〔34〕光绪《盐城县志》卷3。
〔35〕《皇朝经世文编》卷116。
〔36〕民国《兴化县志》卷2。
〔37〕廖高明:《高宝湖“悬湖”的形成与里下河水灾》,见《江淮水利史论文集》。
〔38〕民国《宿松县志》卷20,雍正《庐江县志》卷2, 嘉庆《庐州府志》卷21,嘉庆《如皋县志》卷5及图,民国《阜宁县志》卷9。
〔39〕《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
〔40〕民国《宿松县志》卷20。
〔41〕《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
〔42〕嘉庆《如皋县志》卷5。
〔43〕光绪《通州志》卷4。
〔44〕道光《怀宁县志》卷6。
〔45〕民国《潜山县志》卷1。
〔46〕增修《甘泉县志》卷3。
〔47〕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卷33。
〔48〕道光《怀宁县志》卷6。
〔49〕民国《全椒县志》卷3。
〔50〕民国《怀宁县志》卷5。
〔51〕道光《怀宁县志》卷6。
〔52〕道光《巢县志》卷15,张承芳《李公圩记》。
〔53〕光绪《滁州志》卷3。
〔54〕光绪《淮安府志》卷6。
〔55〕嘉靖《江阴县志·河防记》。
〔56〕《万历和州志》卷2。
〔57〕《万历和州志》卷2。
〔58〕光绪《盐城县志》卷3。
〔59〕咸丰《兴化县志》卷2。
〔60〕光绪《淮安府志》卷6。
〔61〕民国《阜宁县志》卷9。
〔62〕《李觏集》卷28。
标签:如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