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自己--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记录_陈耀论文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市论文,最好的论文,浙江省论文,纪实论文,小学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好成绩,但不是以破坏性的方式给予。”一位家长如是说。

因不满孙子所在学校的教育方式,这位家长曾让孩子退学并自行施教。但半年后,他感觉缺失了同学间的交往,会让孩子变得孤僻,孩子还是应该送到学校里接受教育。

刚把孙子送到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时候,老人心情忐忑,多次主动到学校听课。但一段时间下来,老人心中偌大的问号变成了由衷的叹号。

“是实小改变了我的孩子,我想要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每一次放学,看着孙子蹦蹦跳跳、活泼开朗的样子,老人都会和送孩子出校的校长白莉莉攀谈几句。

现在,温州许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实小。

但是,在2002年刚创办学校时,实小却招不够学生。开学前一个月,师资也还没有全部落实,已经到位的30多名教师是白莉莉一位一位地从“乡下”请来的。

一位家长曾直言:“您是特级教师、名校长,我信任您,但是您的这些乡下来的老师能教得了我们城里的孩子吗?”

面对种种质疑,白莉莉费劲口舌,即使这样,开学时还是有不少家长没让孩子到实小入学。

但一个学年之后,到了第二年招生时,情况却截然相反:计划招生288人,有2000多名学生报名。到2009年更是递增至4000人。

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对实小的看法,并认同了实小的教育方式?

白莉莉说:“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未来。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改革,从倾听开始

实小创办之初,教师构成非常复杂,有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幼儿园教师,甚至还有工厂工人,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五花八门。

但三年后,这支“杂牌教师团”就在工作方法、理念和思路上,脱胎换骨了。

对此,白莉莉认为,改变来自于倾听:“学生和教师的心声是非常宝贵的,实小许多教育改革都是从倾听开始的。”

第一年招生,实小各年级总共只招到12个班,400多个学生。

对于那些转学来的学生,她倍加珍惜,也很好奇:实小当时的师资、场地、设施等存在一大堆亟需改善的问题,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转学来实小?

白莉莉于是找到转学来的每个孩子进行谈话。童言无忌,白莉莉在谈话中发现:除个别孩子是因父母工作调动转学外,大部分是因为对原来的学校不满。

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回家,家庭作业很多,这个老师不好。”

还有个孩子说:“听说我们以前的老师是新秀,但从来不跟我们笑,只有后面有老师听课的时候,她才会笑。”

孩子们的这些话让白莉莉思索了很多:原来,孩子们在学校里这么不快乐。

所以,办学第一年,白莉莉看到跑来跑去的孩子们,总忍不住问:“今天你快乐吗?作业负担重吗?是怎么完成的?”

有一件事情让老师们至今印象深刻。

2002年为庆祝教师节,孩子们纷纷自制祝福卡片,送给老师。为此,学校在一楼大厅举行了一次卡片展览。

白莉莉注意到:一个孩子跑进展厅后,先围着卡片转了一圈,好像在找什么,然后撅着嘴,低头走出了展厅。

白莉莉追上去问:“小朋友,你为什么不开心啊?”

他说:“老师,我也制作卡片了,为什么没有我的?”说完,悻悻地走了。

白莉莉回到展厅,数了数,只有50多张卡片,而全校400多名学生,其他孩子的卡片去哪里了?

她找到大队辅导员了解情况,才知道各班班主任只是挑出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几张卡片去展览。

“都拿出来,不管做得是好是坏,每一张卡片都表达了孩子对老师的美好祝福,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们的爱心?”白莉莉显然有些生气。

很快,所有卡片都展示了出来,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涌进展厅,先找到自己的贺卡,然后美滋滋地去欣赏别人的卡片。

现在,实小每次办活动,学生都会全员参与。如果哪个班有一个孩子没能参加,就会作为重大教学事故马上追查到底。

白莉莉说:“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了解孩子,教育教学方式才会被孩子喜欢。”她特别注意在倾听中抓住有利契机,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一次,白莉莉去听一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老师教孩子们组词“××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孩子们开动脑筋,描绘着自己印象中的秋天。

忽然有个小朋友站起来说“安全的秋天”。

老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说是‘安全的秋天’呢?”

他回答:“因为秋天到了,接下去就是冬天,很多动物都要去冬眠了,小朋友们去山里玩就安全了。”

“嗯,有道理。”这位老师肯定了他的解释。那个孩子开心地坐下来,笑容一直保持到下课。

白莉莉心里一阵喜悦,她将这堂课默默地记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白莉莉去听另一位老师的课,恰巧也讲到秋天。老师问大家:秋天有什么瓜果成熟?

“西瓜秋天成熟。”有个小朋友说。

老师摇了摇头:“西瓜可不是秋天成熟的,西瓜是夏天成熟的。”

那个孩子傻傻地、愣愣地坐下来,一个劲儿盯着老师看,而老师觉得自己说的没错,继续讲得有滋有味。

下课后,白莉莉找这位老师谈话:

“教学是要点燃智慧,而不只是灌输知识。”

“你应该向教‘安全的秋天’的那位老师学习,问孩子为什么。那孩子很可能会给你一个合理的回答,比如‘因为我秋天能吃到西瓜’。那时,你可以再跟他讲高科技发展,大棚里西瓜也可以反季节成熟。这就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

“但是,你说西瓜是夏天成熟的,他很疑惑,又不敢再跟你辩解。长期下去,孩子的好奇心就没有了。”

听了白莉莉的批评,这位老师心服口服。

在学校里,教师遇到疑难问题,都会主动找白莉莉解决,因为她会马上作出反应,并帮他们辨别,启发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有一次,白莉莉到游泳组调研,游泳教练告诉她:“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游泳,很开心,学得很快,到了四年级就都会了。后边就没有兴趣了,五六年级的游泳课很难上。”

白莉莉听后,马上坐下来,跟体育组长讨论五、六年级的体育课该怎么上。

后来,白莉莉发现,孩子们走着路,不小心就会摔倒、脚,协调能力很差,每年都有因此送医院的情况。跟体育老师商讨后,学校决定五、六年级改上篮球课。

到2008年,实小形成了低段学国际象棋,中段学游泳,高段学篮球的体育课格局,实施效果非常好。对游泳有特别兴趣的孩子,可以选报周二、四的特长选修课。

“教育必须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我们的课程设置追求的是有效性,而不是作秀、摆摆样子。”白莉莉说。

整理课,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做校长多年,白莉莉一直关注一个现象:不少孩子升入初中后,常常不适应,成绩直线下降。追根溯源,她认为是小学阶段老师包办的太多,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从中,她产生了一个朴实的想法:设立一种课型,让孩子们每天能像整理家务一样,整理自己的学业。一天的学习即将结束时,反思一下当天哪些知识掌握了?上课走神的时候哪个知识点溜过去了?哪个问题还没弄明白?然后带着问题去请教同学或老师。六年下来,一定很不一样。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课型,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实小硬是于无路之处开辟出了一条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路。

平白多出一节课来,课堂时间哪里来?2002年开学之前,白莉莉跟老师们商量将课程表上每堂课的时间由40分钟“瘦身”为35分钟,挤出时间匀给“整理课”。

“整理课”虽然登上了实小的课程表。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整理课走了很多弯路。

最初,一到整理课,各科老师就到课上布置作业,或把没完成的教学任务到这里来“扫尾巴”,整理课上成了“作业课”、“补充课”,甚至出现了三科老师抢时间的“闹剧”。

白莉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把老师们召集起来,问:“这节课不是你的,是学生的。如果没有这节课,你的尾巴怎么扫?”

白莉莉常到班上听整理课,发现哪个班有问题,就找当班老师谈。慢慢地,老师们的思想转变了。

观念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

既然这门课是孩子的,怎么上?孩子要有绝对发言权。语文教师周小平开始跟孩子们一起商量如何上整理课。

有一次,周小平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整理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如果一遇到问题就去求助,一方面扰乱了整理课的气氛,影响了别的同学整理;另一方面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跟孩子们研讨了几次后,“信息传递栏”的雏形在周小平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在黑板右下角打36个格子,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学生,谁遇到问题就写到对应自己的格子里,“Y”代表语文,“E”代表英语,“S”代表数学,“Q”代表其他。已整理好的同学,可据此帮助伙伴。问题得到解决的在格子里贴“笑脸”,没得到解决的贴个“苦脸”,有学生贴上“苦脸”时,老师出手的时候就到了。

后来,杨显攀小组对“信息传递栏”进行了改进。“YESQ”只说明是个问题,不能说明到底是什么问题。他们建议把问题写在小纸贴上,贴到格子里去,整理好的同学上去看看,明确了问题后再帮助;小纸贴收集起来,对提问题者就是很好的“问题集”、复习资料;老师可以从中发现,哪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提醒自己教学时注意这个问题。

整理课上每出现一个难题,随后都有相应的办法被发明出来。

不知从哪天起,整理课开始成形了:

“一天很快又将过去/总得要去理一理/快乐的笑容/不知飘在哪里/你要悄悄问问自己……”

每周一、三、五的下午,整理课的音乐响起,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书本摆放有序,地面一尘不染,孩子们有的看书,有的翻笔记,有的写着什么,有的在想着什么。大约20分钟后,有的同学离开座位,将自己的问题贴在“信息传递栏”中,整理完的学生看完问题,轻轻地拍了下提问者的肩膀,把他带到走廊上的交流区,而别的同学依然在教室里独自安静地整理,丝毫未受影响。如果没有问题了,就可以离开教室,到操场上、科学馆、图书馆,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音体美老师正在等待孩子们的到来。

也不知从哪天起,老师们发现:孩子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会思考问题了,会学习了,会帮助别人了,成绩更好了……

36个孩子36种作业

当一些老师还在为怎样布置适合每个孩子的作业而苦恼时,实小英语老师陈录叶用“一种作业”就破解了这个难题。

“2004年来到实小时,整理课给了我很大刺激,我想:整理课已经上得这么到位了,何不让整理课的成果落实到平时的作业中去?”酝酿两年后,陈录叶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

2009年6月,她在校园网“每日必阅”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作业》的千字文,白莉莉发现后,非常激动,立即将其力荐转载。短时间内,引发近千次点击量、30多人跟帖,实小200多名教师将目光一致投向了陈录叶和她的“一种作业”。

如果只是关注陈录叶在黑板上布置的“作业”,每天都是“听、说、读、写”,简单得不能更简单。记者随机翻开孩子们同一天的作业本,发现大有文章:

第一份,只有一句话:听英语小故事《父与子》。

第二份,听、说、读、写四部分都有内容,另外在作业的最后写了一篇百字左右的英语心情作文。

第三份,没有任何内容。

对此,陈录叶说:“理想中的作业,是针对每个孩子的学情的,是孩子自己主动要做的。”

要让孩子们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并非易事。

陈录叶首先将想法说给孩子们听,在观点上达成一致:既然要做作业,就做对自己有效的作业。

有了做作业的欲望,接下来就是授予孩子们一套“自主选择作业”的方法:英语不外乎听说读写,而这些都是从单词、句型入手。如句型作业,有三个层次:一、可以整理出重点句型,抄写;二、默会重点句型;三、用句型造句子或写一段话。

布置作业前,陈录叶会告诉大家,为什么会布置这些作业;学生也会在作业中跟老师沟通选择这种作业的原因。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过程中的跟踪评价尤为重要。

刚开始,陈录叶会占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大家欣赏优秀的个人“调整”作业,与此同时,学会分析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有效的作业“调整”。既肯定了做得好的孩子,也为没“进门”的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由于对孩子们的学情了如指掌,对于“进门”比较晚,或者想偷懒的孩子,陈录叶会不时地帮扶和提醒。

渐渐地,每一次作业都成了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生长点,成了孩子学习的一种自觉需要。

从分层,到不分层,不断放开,到了高段,陈录叶甚至不再布置作业,因为孩子们已清楚为什么做作业、做哪些作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更改作业了。

“36个孩子36种作业”的理想状态,慢慢呈现出来。孩子们做出来的东西常常超乎陈录叶的想象。

同一个办公室的李伊慧经常看到,陈录叶的桌上七零八落地摆放着形形色色的作业本,每当改到妙处,陈录叶会大呼出声,并“强制”让她来欣赏。

叶鸥翔对陈录叶的方法跃跃欲试,他在跟帖中写道:“想到有一天我的学生也会像录叶的学生一样,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自己给自己安排复习计划,真是太让人激动了。”

这种做法,在实小英语课上迅速推广,其他学科教师也正尝试将这种做法运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

人人亲历科学过程

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有让学生经历科学实验,在过程中才能感受、体验并内化。

2006年,科学老师陈耀经历了一次思想的飞跃。

有一次,实小有几个学生在全省科学比赛中又一次获奖,陈耀很得意,他激动地跑去给白莉莉报喜。

白莉莉却给他泼了冷水,她说:“得奖当然是好事,但学校这么大,有这么多学生,个别孩子得奖不奇怪,我很高兴,但这并不是我最看重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我想看到的是,所有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你,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该考虑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

校长的“不欣赏”,让陈耀非常沮丧。

过了一段时间,陈耀突然兴冲冲地跑到白莉莉面前:“我想到了,我想到了。白老师,是不是可以搞‘家庭实验室’?”

原来,陈耀这些天都在苦苦地寻找一种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让每个孩子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楼梯下的那个“角落世界”,在那个角落里,他和小伙伴用竹子做空气枪,玩皮影游戏……至今令他记忆犹新。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素养,但是长大后特别喜欢科学,他感觉是与这个“角落”有关系的。

他一说,白莉莉立刻就明白了。她在当班主任时,曾倡导全班48个孩子,人人建立“家庭小书库”。有的孩子没有书架,就用鞋架代替,孩子们给书编号、分类、贴标签,阅读兴趣大增。

她当即拍板:“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实验角落。”

爱迪生的母亲为了11岁的儿子,在自家地窖建造的“实验室”,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家庭实验室”,但温州市实验小学的科学老师们,却为孩子们建起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家庭实验室”。现在,实小三年级到六年级将近2000名小学生,拥有了1700多个固定的“家庭实验室”。

“家庭实验室”的操作非常简单:在家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摆上喜欢研究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这就建成了最简单的“家庭实验室”。

因为是自己的实验室,孩子们无形中对它增添了几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开始细心地观察生活,想办法把自己的家庭实验开展起来。

现在,家庭实验室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实小老师们的想象。

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实验中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探究精神和实证意识,并将之延伸至课外。

“家庭实验室”还发掘了孩子们在科学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科技大赛中获奖,金斌斌发明了桂花采集器,为实小的孩子们获得了第一项国家专利。

每当学校有来访者,白莉莉总喜欢先带客人去学校“少年科学院”参观,并为之自豪:“这些奖杯是基于几千个家庭实验室,基于每个孩子都参与。奖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是水到渠成的。”

2007年8月31日,陈耀作为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家庭实验室的做法,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好评。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姜伯驹,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何多慧为家庭实验室亲笔题词鼓励。2008年9月,《基于“家庭实验室”运作模式的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让每个老师都有梦

在实小,新教师加盟,都会拿到一张“我的特长发展计划”表,包括几个问题:你最大的特长是什么?你希望自己的特长在学校得到怎样的发挥?你愿意为此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你有何具体的安排,等等。

在实小,特长选修课不是校领导决定的,而是先由教师申报,学校随后发布报名通知,报名的学生人数够基数就可以开课。

佟亮组建了实小辩论队;王思思开设了刺绣课;施昌魏申办了博客教学;梅万利组建了小学篮球队;王冕组办了轮滑队;李嵩组建了学生电声乐队……

特长选修课的开设,开启了孩子们的兴趣之门,也悄悄地影响着课堂:因为学生选修这门课是基于对老师的认同,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我们不是为风格而风格,为特色而特色,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孩子的发展。”白莉莉说。

其实,在实小,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会成为可能,只要你敢去想、敢去做。

标签:;  

让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自己--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记录_陈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