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_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_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宁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10)03-0035-04

今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诞辰140周年。列宁能够从理论创新、实践开拓两个方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贡献,源于他具有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表现为他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有的科学态度,即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列宁认为,要善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1-1]。不然的话,即使是“唯一正确的理论”,也毫无意义!“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1-2]在各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才叫真正的“理解”和“应用”。这就是发展创新——“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1-3]另一方面,列宁指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2-1]。我们不能削足适履地拿马克思主义“理论”硬套复杂的、迫切的、迅速发展着的实际革命任务,而不把它首先看做是最主要的行动指南[3]。实践也给出最好的证明:说得“过火”就成了荒谬绝伦的东西,拿狭隘了解的“理论”硬套就大错特错。不走“过火”路、不走“狭隘”路,必须走出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新路。

列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具体表现为,从方法、内涵、本质、精髓的角度认识、应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早在1894年,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文中,列宁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没有这种方法,就不能阐明社会关系[1-4]。

就其功能、本质、价值而言,马克思主义就是“器”——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武器等),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固有的思想。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很好地继承、弘扬了这一思想。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呢?把马克思主义的每个原理、每个组成部分都当作方法,或者把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都当成方法,不合适,不现实。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当作方法,也过于简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他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称作“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基石”[1-5],强调“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2-2]

为什么列宁如此强调辩证法呢?

在认识论方面,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但又永远不会完全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辩证逻辑要求从事物的发展和“自己运动”中、从它的使用和它同周围世界的联系变化中考察事物。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纳入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在辩证逻辑看来,“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2-3]。

在社会学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与形而上学相反)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不断发展的活的机体,而不是各种社会要素机械地搭配起来的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1-6]。在马克思看来,这种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这一机体被更高机体取代的特殊规律[1-7]。

在辩证法本身方面,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甚至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4-1]。因此,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5-1]。辩证法研究对立面在什么条件下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不应该把对立面当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5-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条件的和可变动的,没有任何一种现象不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4-2]

怎样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解决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问题呢?

一是辩证方法要求我们把社会看作发展着的活的机体[1-8]。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抽掉它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破坏它同时代的(可能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4-3]。

二是辩证法原理是颠扑不破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不能违背这一原理。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它应用到如俄国革命的一切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上去。但必须善于应用它,即只有具体地分析各种阶级的地位和利益,才能确定这个真理应用于某一问题的确切意义。就是说,不能在有关革命基本性质的一般真理的单纯逻辑发展中去寻找具体问题的答案。否则,只会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1-9]。

三是在实践中运用辩证法,就要善于估计形式的迅速变化,并且勇于往旧形式中装填新内容;就不能“死盯着”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某一形式,而忘记这个形式的片面性,不顾客观条件的改变所必然发生的急剧变化,而继续重复那种简单的、背熟了的、初看起来是不容争辩的真理。实际上,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切旧形式都已经注入了新内容[2-4]。列宁说:“如果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英美工人运动的劝告可以简单地直接应用到俄国来,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就不是为了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是为了研究各特定国家工人运动的具体历史特点”[1-10]。“不详细考察某个运动在它的某一发展阶段的具体环境,要想对一定的斗争手段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就等于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立脚点。”[1-11]

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任何理论或理论体系都有区别于其他理论、理论体系和反映自身的性质、价值、特点的内涵。理论内涵是理论内容的凝练、浓缩和升华。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的时候,没有专门论述过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建设。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理论体系的完整而必须明确其理论“内核”,而是要求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它、去运用它。

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问题,是因为恩格斯逝世以后,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两股逆流,一是乱用马克思主义,一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两股逆流的错误根源就在于,没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他们或者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每句话,甚至某些设想、某些愿望都运用到社会主义实践,或者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践证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样两种错误态度,都只能以失败告终。

从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着手,列宁从理论和实践上破解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课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内涵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学说、即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和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构成的。它们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4-4],具有鲜明的严整性和指导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特质、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其一,马克思的观点是极其彻底而严整的。所谓彻底,就不是“半拉子”唯物主义,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所谓严整,就不是“绝对精神”世界里的幻想,也不是“乌托邦”天国里的梦想。彻底而严整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固有标识。其二,马克思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和纲领。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开展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实践本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内涵是无产阶级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学说具有无穷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完备而严密,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4-5]。它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的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4-6]。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压迫和精神奴役的出路[4-7]。

第三,马克思主义内涵是人类科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学说、世界观的科学性来自:一是吸收和改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6]在马克思那里,“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2-5]二是主要吸收资本主义时代的一切有益知识。马克思的学说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是因为马克思依靠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主要是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这个结论[2-6]。三是总结各国实践经验。革命理论是不能臆造出来的,是从世界各国的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总和中生长出来的。这种理论在19世纪后半期形成,叫做马克思主义[7]。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它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就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4-5]。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展的,否则就不成其为科学理论,就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自然也就不能存在到今天。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身作则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创立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列宁都严格遵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本质,进一步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

列宁同意马克思本人对自己理论的评价,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后一性质无条件地属于马克思主义。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尽可能容易地消灭任何剥削。这一理论不可遏止地吸引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把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且是因为,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之中。

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发展的本质,主要是由其固有的革命性决定的。革命性就是创新性。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为榜样,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结合实践中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着创新,甚至是革命性的创新。这种创新精神、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创新是科学的创新。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基本方向的创新,不是创新马克思主义,而是诋毁科学社会主义。创新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永葆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和强大动力。

四、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能否正确掌握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决定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精髓,内涵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精髓,涵盖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精髓,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始终。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的观点,源于列宁。列宁说:“从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的东西。”[1-12]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我们不否认一般的原则,但是我们要求对具体运用这些一般原则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总是具体的。”[8]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又进一步论述道: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4-8]。1920年,列宁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2-7]

为什么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称作马克思主义精髓、活的灵魂?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列宁作出分析:一是各国的国情不同。“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2-8]二是把一般的理论原则具体化,使之适合于各国的具体情况。“运用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时,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2-8]

列宁不纠缠马克思主义某一具体观点的是与非,不计较马克思主义某一方面思想的新与旧,不苛求马克思主义某一句话语的对与错,而是挖掘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有价值的方法、内涵、本质、精髓,并且运用它们成功地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课题,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

[收稿日期]2010-03-15

标签:;  ;  ;  ;  ;  ;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