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李青华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26%(18/23),其中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9%(25/27),其中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2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漏;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在临床上,胆漏其指的是胆管异常破裂后胆汁进入人体腹腔的一种病理表现,如果胆汁不能由正常途径持续流出而长时间滞留于腹腔,则非常容易引发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如腹膜炎、盆腔炎等,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1】。一般肝胆手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即为胆漏,其又分为胆内漏和胆外漏。针对此种病症,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则会对患者自身造成极大痛苦【2】。因此本文对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47.12±3.18)岁。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21-76岁,平均年龄为(48.13±4.27)岁。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常规治疗,指导患者采取右侧卧位,给予胃部插管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充适量营养、采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等,同时保持腹腔引流通畅。

1.2.2观察组

该组采用手术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实施鼻胆管引流术(必要时胆道支架置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对患者病灶区域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判定依据:显效:CT检查显示患者腹腔不存在明显积液,且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CT检查显示患者腹积液明显减少,且各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CT检查显示患者腹腔积液增多,且各种临床症状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26%(18/23),其中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9%(25/27),其中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2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3.讨论

在临床胆道外科中,胆漏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且很难处理,而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病理因素造成的肝外胆管解剖学变异以及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紊乱,手术失误或者手术并发症而造成的胆道受损【3】。一般情况下,近期具有胆道手术等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胆漏,而其发生的原因、持续时间、胆漏流量、是否留置腹腔引流以及是否并发感染等决定期主要的临床症状。通常腹腔胆漏短暂,且流量较小的患者,其全身症状并不显著。而如果引流无效以及流量较大,则可表现为细菌性腹膜炎以及化学性腹膜炎等,且患者还会出现各种程度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例如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等,严重情况下还会发生中毒性休克等。通常拔出胆道内导管后,引流口长期持续流出胆汁,则称之为胆外漏。如果此种症状长时间未得到治愈,则患者还会发生消化不蔑以及内环境紊乱的情况【4】。

在临床治疗胆漏患者的过程中,如果患者不存在胆管梗阻以及原发病获得良好控制,则采用传统疗法即能将患者治愈,时间约为2-4周。但若患者形成分隔、包裹或者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使得B超定下穿刺置管无法顺利进行,则需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鼻胆管引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操作简便性,且此种方式能降低胆道内压,并将漏口胆汁流量有效减少,从而加速愈合漏口。为了有效预防胆漏的发生,临床上在实施胆道手术时,需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患者胆道系统存在急性炎症,则需待其消退后再实施手术。二是切除胆囊时要对Calot三角的解剖加以重视。三是注意引流管的保护,避免其发生脱落。因此在临床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时,解除梗阻、保持引流通畅是关键【5】。

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26%(18/23),其中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9%(25/27),其中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2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针对肝胆术后胆漏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红.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16,10:52-53.

[2]汪小黎,齐亚刚.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1:70-71.

[3]曹勇,彭俊.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4:40.

[4]于峰,张雪梅.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6:118-119.

[5]张宝成.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体会[J]. 继续医学教育,2014,12:78-79.

论文作者:李青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李青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