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中西医外治方法分析论文_张玉红

张玉红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医院中医科 甘肃 金昌 737100)

【摘要】 目的:对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中西医外治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更好地治疗患者。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方法,通过使用聚维酮碘药外敷结合按压的方式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踝臂指数对比分别在治疗后第10天和伤口愈合时,经过评分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第10天的时间点,对两组患者的愈合面积和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外治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能够促进患者的患处的血液流动,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中西医结合;外治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175-01

在皮肤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较为常见。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患处出现静脉功能障碍,皮肤出现溃烂。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治疗周期较长,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后,伤口不易愈合,或是伤口愈合后又反复,甚至是发生癌变。该疾病都发于老年人的群体当中。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病症进行治疗分析,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为48岁~77岁,平均年龄为(64.58±4.69)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49岁~78岁,平均年龄为(65.42±4.3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方法:在患者患处擦拭碘伏进行消毒处理;若患处化脓,先用双氧水后用生理盐水清理患处,若患处未化脓,用生理盐水清理患处;然后利用聚维酮软膏外敷在患处,纱布缠绕。

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除了上述给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外,每天在利用中药艾灸熏灸患处的时候,将患处清理干净,保持溃疡处的干爽,用艾灸进行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注意防止烫伤伤口。在熏灸的同时,由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的足三里和双侧三阴交的穴位处进行艾熏,时间在5分钟到15分钟之间。直至溃疡消失,艾熏操作结束。

1.3 评价指标

在治疗第10天和溃疡处愈合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踝臂指数加测,并对治疗10天后的伤口面积、疼痛评分和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值)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过评分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第10天的时间点,对两组患者的愈合面积和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一直以来,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治疗都是采用西医的方法。患者溃疡处的肉芽为腐烂状态,采用聚维酮软膏,能够杀灭细菌抑制感染,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同时,将聚维酮外敷于患处表面,能够促进新肉的生长,促进愈合。同时,西医治疗能够有效的杀灭潜在的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的情况。而中药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艾灸燃烧的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能够作用于患处的病菌,有效的将病菌杀灭。根据本文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得80例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患者的实验发现,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在第10天就已经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差距。而且,艾灸在止痛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因为溃疡性疾病本身不好愈合,再加上中老年患者的机能正呈下降趋势,因此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相对较长。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30.49±20.3)天,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已经缩短到(21.28±7.06)天。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外治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能够促进患者的患处的血液流动,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祁万乐.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182-183.

[2]张洪宇,闫蕾.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皮肤溃疡的治疗[J].医药前沿,2016(3):184-185.

[3]王燕霞.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3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5):45-46.

论文作者:张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中西医外治方法分析论文_张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