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对策论文,制约因素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4161(1999)03—0034—02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一大课题。环保产业的发展,反映着一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环境保护的水平,同时也是一国科技、工业、农业、 人民生活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一个缩影。因此,发展环保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我国的现状看来,环保产业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处于落后的地位。究竟是那些因素制约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我们又应当对此提出怎样的对策呢?
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截至1997年,我国已有9000多家环保企业,从业人员170多万人,年经营额达52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就发展速度来看,从1993年到1997年, 我国环保产业平均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1993年至1998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我国的环保产业尽管有了这样大的进步,但与我国环境状况的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首先,我国的环保产业不能满足我国环境保护的要求。9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城市噪声、固体废弃物和自然生态等各方面的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急剧上升,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由此看来,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国环境保护的要求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第二,我国的环保产业尚未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增长带动部门。尽管环保产业有着较强的产业相关性,对经济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但其前提是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就我国环保产业目前520亿元的绝对规模和0.7%的相对规模来看, 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当有限。
第三,我国的环保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在西方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目前,北美和西欧占据了世界环保科技市场的60%以上,美、日、德三国工业生产总产值达1370亿美元,贸易顺差170亿美元, 一些厂商已经把注意力从传统的消费市场转移到新的环保市场。我国的环保产业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水平上都无法与之相比。
二、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因素
结合环保产业自身的特点,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可以归纳出这样几条制约因素:
(一)政府对环保产业的重视和扶持不够。我国对环保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如发达国家。从政策上来看,美国政府把环保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早在1994年3月, 美国商务部就把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出口产业之一。美国政府公开表示,环保产业应享受出口免税。德国则把环保产业作为“确保领先地位”的一项重点科研领域对待。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但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尚未给予充分的重视。近年来通过的政策和措施,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放控制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均未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作出专门的指导。从投资上来看,我国在“八五”期间年平均用于治理环境的投入只占GNP的0.7%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在70年代初期就已达到GNP的1.5%~2.5%。当然, 这一问题也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1998年12月召开的“全国环保产业会议”提出:“环保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投资、税收、信贷和收费政策,鼓励环境保护的投资运营活动,鼓励国外环保企业进入我国投资和经营,通过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拓宽环境保护投资渠道,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在当前整个环保投入加大的环境下,配合适当的优惠政策,必将为我国的环保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环保执法力度太弱。由于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或是出于地方利益、短期利益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环保执法的力度很弱,对于那些能够为地方带来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视而不见,甚至百般维护,不使其曝光或免于受罚。既然有地方政府的允许和保护,这些企业就可以将湖泊河流或农田空地作为免费的倾污场所,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污水、废气的净化设施,有的地方环保设备或部门形同虚设。环保产品和服务在这里自然成了“奢侈品”,谁采用,谁就会增加经营成本,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环保产业的发展自然受到了制约。
(三)企业难以承担或不愿承担环保开支。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工业企业中的排污重点,并且其排污量近年来急剧上升。据1996~1997年国家环保局、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染源调查”的初步结果,乡镇企业的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国的污染物排放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二氧化碳占28.2%,工业烟尘占68.3%,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占46.5%,固体废物占38.6%。这表明,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但我国的乡镇企业有很多都是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的小厂,这些企业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劳动、原料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低成本。如果采取环保措施,就取消了它们的一大优势,甚至使其生存都难以为继。同时,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由于陷入困境而无力支付环保开支,也限制了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但是,有很多企业是有能力而不愿意进行环保投资,这就是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结果。
(四)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多年以来,在“征服自然”的生态观的影响下,很多人缺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对我国的环境资源状况没有明确的认识,据调查,只有10.8%的人认为全国总体环境问题“很严重”;而有20%的人认为“不严重”;有多达61.7%的人“同意”或“较同意”“中国各种资源很丰富,不必担心短缺”的说法。由此可见,尽管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落后或认识不清。例如,将垃圾分类、回收,采用节能的电器等措施并不需要很多的投入,甚至还可能带来经济上的回报,但是由于人们的忽视和思想上的惰性,这些地方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五)环保技术的适用性。任何技术都有技术适用性和经济适用性的限制,环保技术也不例外。我国目前需要的环保产品和服务,在技术上要求简便易行,在经济上则要求尽可能廉价,以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据统计,1996 年全国登记的环保科技成果共401 项, 但是当年只有140项“最佳实用技术”得到了推广运用,总投资37.9亿元, 创造经济效益48.4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环保科研成果应用率低,经济效益较差。
三、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由于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企业有一定的依赖,因此当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出现矛盾时,往往是牺牲环保政策而维护产业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制度上加强人大、政协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因为企业排污直接破坏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人民的代表有义务、也有权力去要求、督促政府部门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尽管乡镇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可以在一时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但这种经营方式对环境破坏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加快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这不但是乡镇企业实现第二次创业的需要,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必将为环保产品和服务创造巨大的市场,带动环保产业加速发展。
(三)政府可将环保设施作为公共设施来投资。在那些企业规模较小,财力不足,要求每家企业配套环保设施既不经济又不实际的地区,地方政府可以以公共设施的性质来兴建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等,将当地工厂的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这样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同时还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四)环保产业部门要积极开拓市场,提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化。环保产业的市场无处不在,就看怎样开发,是否能提供适用的技术和服务。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垃圾处理还是用填埋法,不但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使许多本应回收利用的资源白白损失,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和良好的前景,当然,这单靠企业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政府予以法规和政策上的配合。例如,政府可通过立法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法,还可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征收一定的费用,以此来限制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同时这笔费用可交由垃圾处理公司运营,作为分类处理垃圾的费用,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的产业化。
(五)加强和改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就是使更多的人成为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潜在消费者,这不仅是一个思想教育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为环保产业培育市场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环保宣传的最大缺陷就是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环保宣传应当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针对儿童,就应当采用习惯教育,使其从小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而对青少年则应当采用时尚宣传,让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正在成为全球性的潮流和时尚,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是不文明、落伍的表现;而对成年人则应当采用理性宣传和实用宣传,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环保带来的实际利益,只有这样,宣传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