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张敬如的党史理论与方法_中共党史论文

简论张敬如的党史理论与方法_中共党史论文

张静如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史论文,简评论文,中共论文,方法论文,理论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02)02-0054-03

张静如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中共党史学研究专家,他的思想比较活跃、敏锐。多年来张先生一直在为深化和改进党史研究而努力,尤其是在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方面。拙文拟就张先生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评,以见之于党史界同仁。

一、关于中共党史学学科性质问题

学科性质问题是研究一切问题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党史学界围绕着党史学的性质问题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党史是一门马列主义理论实践学科。也有人主张党史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综合。张静如先生认为党史学是历史科学。他认为人们把党史学的性质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因为中共党史从1958年被定为高校政治理论课之后,本身的性质被遗忘了。一般来说,课程的作用与学科性质是一致的,而特殊情况下,两者也可以不相同。高等学校历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定某些学科充任政治理论课,但被选入的学科本来性质并不因此改变。不认识这一点,自然就会造成对党史学性质在观念上的误差。这种误差,影响极大。凡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纵向学科,不管它是整体的、断代的或是分类的,都应归属历史科学。党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学科,是近代历史时限之内的一部专史,其性质自然应该为历史科学。只有承认党史学是历史科学,才能使党史学的研究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现在党史学界已经普遍认可党史学是现实性较强的历史科学。

二、关于中共党史学研究对象、任务、内容问题

党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长期被党史学界忽略的问题。所谓研究对象就是学科研究的客体。由于研究的客体不同,才区分开不同的学科。只有弄清楚自己这门学科是干什么的,才能按照正确方向开展研究。关于党史学研究对象,张静如先生认为毛泽东1942年3月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对此作了很好表述,“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地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只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主要包括研究党自身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研究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研究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揭示等;研究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活动。据此,张先生把党史学的对象表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以后对此又进一步表述为是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奋斗的历史。党史学的对象决定着党史研究的任务内容。党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包含的任务、内容相当丰富,但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方面,党自身的发展和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张先生这一关于研究对象的表述为党史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三、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问题

任何学科,都应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关于党史学研究方法问题,80年代以来,探讨研究的学者很多,既有客观方法论,也有微观具体方法,既有中国传统史学方法,也有最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张静如先生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作为历史学科的中共党史,当然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他还认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的方法也应该分层次,既有方法论部分,又有具体方法部分。对此他提出了如下观点。第一,应当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作为历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二,应该坚持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方面的原理,贯彻于中共党史研究之中,注重整体考察党的活动,注重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具体研究中揭示革命与党的发生、发展规律。第三,要坚持历史主义,即坚持把党史及与党史有关的一切历史事件、人物、思想、制度等,都“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进行具体分析”,“从历史本身的发展过程去考察他们”。也就是说,要“坚持实事求是地认识历史,做到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对如何做到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他又认为要充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要认真分析史料,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第四,要恰当地使用阶级分析方法,他指出,阶级分析方法是从阶级社会有阶级区分的事实出发,强调对人和事的认识要注意阶级关系的一种很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党史研究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曲解了这一理论,把近代中国社会里的许多非阶级的,非政治性的活动都简单地套在阶级斗争的圈子里。不能因为用得不对,就否定这个理论。第五,要贯彻群众和杰出人物作用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得出的理论,对历史的研究很有用。第六,要注意考察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的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另一种形式即思想体系,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的中间环节。社会的人群有一定的心理,而这心理的特性决定着他们建立的一切意识形态。考察社会历史的演变,从事各种专门史的研究,都不能忽略社会心理的分析。第七,还应该注意全面的历史比较研究法,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相结合的考察方法,历史的逆向考察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为党史的研究提高认识历史现象的途径。第八,要注意吸收中国传统治史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中的有用部分。

四、关于深化党史研究问题

多年来,围绕如何深化党史研究的论文也不少,有不少学者主张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中共党史。在如何深化党史研究问题上,张静如先生提出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意见。他认为社会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历史学中层次最高的部分,是立于各类专史之上的学科。社会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是动态的具有复杂相互关系的人群结构。研究社会,就是要研究物质和精神的社会生活诸方面。所以研究社会史,也就是研究社会生活诸方面之史的演化和变革。由此他认为“既然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行动,都是在近现代中国社会里进行的,就应当从社会生活诸方面去研究”。这是“从整体上考虑深化党史研究”的着眼点。为了探索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道路,他还认真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社会史、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并从这一理论出发,编就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一书,力求从社会史的角度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发展的背景、原因等,这无疑为研究早期中共党史提供了一个新观察点。

五、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问题

近年来,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成为热点,这已引起党史学界的重视。张静如先生著文也探讨了党史研究重点应转向社会主义时期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侧重点的看法。(一)要关注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多方面的,都很重要,尤以理论(包括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最。但党史研究关注这一问题与党建学科不同。党史要研究的是历史上什么时候理论正确,什么时候理论上出现失误,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如何,从而论证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二)要论证中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论证这一问题就是从历史的发展上说明在旧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历史;弄清楚建国后,中国人民怎样自觉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事实。(三)要注意为发展生产力目的服务。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使党的领导地位巩固,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上站住脚,就得有经济上的大发展。(四)要重视国情研究,重视国情研究就是要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诸方面的情况,从而考察社会和发展阶段,考察主要矛盾及其变化。(五)要关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能忽视这个领域。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国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历史过程,探索规律和特点,为今后在这个领域中更好地开展斗争提供经验。

六、关于唯物史观和中共党史研究的问题

张静如先生在不同时期,还探讨了唯物史观与党史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出版了《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一书,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学;社会现代化与党史学;社会进化和变革与党史学;社会意识与党史学;个人和群众与党史学5个方面论述了唯物史观和中共党史学的关系。他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内容,中共党史学的主体部分的研究体系和研究重点要体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核心内容。在党史研究中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衡量政党、集团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评判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和意义。也即以现代化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以其现代化意识之强弱及在社会现代过程中的作用作为衡量的标准。以上这些观点的提出,涉及到若干以往党史研究所忽略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研究者会有一定的启发,从而有助于克服党史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也有助于扩展党史研究领域,提高党史研究的理论思维,深化党史研究。

张先生对党史研究现代化问题也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有现代化的问题。今后的党史研究应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实现研究方法、手段的现代化。他认为,党史研究的现代化就是指党史研究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研究科学化就是指研究的内容要正确,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真实面貌。研究的社会化主要指研究要面向社会,更好地发挥党史学的社会功能,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就是研究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如阶级分析法、社会综合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党史研究能否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关键在于研究者自身。党史工作者应具有现代化的意识,即大胆解放思想,努力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标签:;  ;  ;  ;  ;  

简论张敬如的党史理论与方法_中共党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