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滨[1]2002年在《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认识价值是一切投资活动的依据和前提。投资价值分析即评估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从某种角度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财务会计、投资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求对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运作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证券市场的深入认识,具备良好的市场感觉和悟性。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应该是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过程。 本文通过“叁段论”的形式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国内外投资价值分析技术进行总结和评析;再引入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上市公司东软股份的投资价值分析;最后提出在国内投资价值分析行业规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全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对投资价值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析。首先给出了投资分析的定义、意义及信息来源,再回顾了投资价值分析发展的过程,对四种分析流派(即基本分析流派、技术分析流派、心理分析流派和学术分析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在具体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投资分析技术上,重点比较了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随后本文提出在投资分析技术上,从技术分析到基本分析是市场发展的趋势,而针对目前的国内证券市场特点,笔者同时认为在基本分析中除了宏观经济、行业、公司的分析外,市场分析(包括股市政策面、资金面、市场热点)也必不可少,即所谓的EMIC(Economy-Market-Industry-Company)法应是现阶段国内证券市场投资分析的首选方法。 针对投资价值分析在应用中的问题,文章首先比较了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的理念、“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接着对如何规避国内股市投资陷阱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行业分析,并从多角度调研投资对象,又指出了高风险股票的某些特征。对于异常公司(ST、PT股票、重组股)的投资价值,本文也稍作了一些分析。 第二章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方法和技术,主要是基于基本分析的原理,运用EMIC(Economy-Marke上一Industry一Commann AnalasiS)分析法对东软股份进行了投资价值分析。文中除了一般的宏观经济、市场、行业与公司分析外,特别地从公司的战略方向、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试图寻求其核心竟争力 (Core Competence)。并s用市盈率模型和 William-Gordon =阶段估价模型,进行了公司内在价值估算。在市盈率比较上,还选取了国际上几家公司,看看从国际上的评判标准,东软股份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最后,预测了东软股份2001年及以后几年的业绩,给出了合理的定价和预期的投资回报、投资时限和投资风险,得出我们的投资建议。 第叁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内投资分析行业规范化问题的探讨。笔者从分析投资咨询行业的国外与国内现状、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国内投资分析的几点建议:提高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水平;建立股票投资价值评价体系;倡导理性的价值判断,提高基本分析水平。最后文章对投资分析行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以客户为中心、细化市场、分析师的职能多元化与技能不断提高是行业的必然趋势,随着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中国的投资分析行业将走向专业化、国际化的进程,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杨红婕[2]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主流金融学和现代投资理论基础之一的有效市场假说,一直以来都是金融领域中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在EMH提出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有效市场假说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效市场假说首先遭到了来自实证方面的质疑,与其相矛盾的实证研究结果不断涌现。随后,由埃德加·E·彼得斯提出的分形市场假说打破了有效市场理论中简单、线性的思维方式,向主流金融理论的基础提出了挑战。虽然EMH的支持者试图对上述质疑进行解释,但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有些异常现象是在EMH框架下无法解释的。 自从上海证券市场成立以来,很多学者借鉴国外EMH的检验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在市场功能、上市公司质量、投资者结构、法律法规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国外方法来检验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在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本文将分形市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研究,从非线性的角度,认识中国股市的价格行为和定价的有效性等问题。 本文以上证综指为样本,对上证综指的日收益率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发现其并不符合标准正态分布,而是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因此,本文选择了R/S分析法,它不仅能对正态分布序列进行分析,还能对非正态分布序列进行分析。通过R/S分析,得到的Hurst指数为0.645,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和持续性,证券的收益率不遵循随机游走,而是一个有偏的随机游走。证券收益率序列不是独立的,而是长期相关的,有一个时间为304天的长期记忆。实证结果表明价格行为具有分形的特征。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文章阐述了如何在非线性视角下看待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由于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是以非线性方式做出的,决定了信息不能迅速、充分、无偏地在价格中得到反映,导致了股票价格向其价值调整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就不一定能收敛于单一均衡。单一均衡是股票市场价格的理想状态,是不稳定的,而具有持久性的分形结构是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常态。所以,在谈到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必定是要同特定的时间标度下的特定时段联系在一起的,否则是无意义的。最后,文章重新审视了被有效市场假说否定了的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由于分形市场所揭示的是有序和无序的整合共存,这就为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存在空间。但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的系统,决定了投资者不能轻易找到战胜市场的简单答案,这也导致了技术分析和基
苏茂坤[3]2002年在《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文中提出从根本上讲,怎样合理认识、使用技术分析方法,是我们作为一个投资者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的认识以及由此指导的实际操作,一方面,会直接导致我们个人投资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的合力又会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对技术分析应进行深入研究。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为了突出对技术分析研究的系统性,吸收了有关技术分析论述资料中别人的一些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深化,进一步捉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采用了逻辑分析判断等高屋建瓴的方法,而非实证方法,对技术分析各种预测方法从源头上进行了分析。 本文明确了技术分析属于预测学领域,并以此为基础组织了技术分析的框架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技术预测方法的概念,进而采用预测学原理,对MA指标的合理性等具体方法以及技术分析的总体特点进行了分析。 本文提出了基本“图”的概念,明确其由K线、均线、成交量组合而成,直观地反映了数据的历史状况,进而对基本“图”预测法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其发展方向。 本文着重于对技术分析预测方法的基本内容进行论述,提出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部分产生的根源,便于普通投资者深入了解、掌握。 此外,本文总结了波浪理论的叁大基础,明确了技术分析在实际投资中、心理上的存在价值;最后,本文提出了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融合的方式——趋势预测法,其基本应用是:用基本分析研究大趋势规律、用技术分析研究小波动规律,从而,为建立新的证券分析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李仁德[4]2011年在《我国证券评论信息供给效果的统计分析》文中提出自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证券评论一直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运行而存在。证券评论运用电视、报纸、网络媒介的手段传播证券评论信息,搭起沟通市场和信息的桥梁。可以这么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二十年,方兴未艾的证券评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市场监测”的谏言者对证券市场的繁荣稳定提供了舆论导向;作为证券信息的供给者对投资者获取投资信息起着决策参考的帮助。二十年来步履蹒跚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见证了证券评论的发展,所以本文认为证券评论的研究对促进证券市场的高效运作以及维护投资者利益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5W模式为研究主线,深入考察证券评论信息供给的一般规律。从证券评论信息内容的供给和受众需求评价角度出发,笔者试运用定性以及定量的研究方法考察证券评论信息供给的效果问题。本文对于上述问题的逻辑,根据下面的思路展开。第一、分析证券评论信息供给的内容。对其分为两部分阐述,第一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整群抽样的统计方式,对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报的证券评论进行抽样分析。试求通过定性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证券评论信息供给的内容特征做出规律性的、启示性的探索。第二部分通过构建“好友指数”的计量分析,检验证券评论作者——机构分析师预测的准确度,来验证证券评论信息供给的效率。第二、分析证券评论受众的需求规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证券评论做了深入的受众需求分析,力求以此及彼,以表及里、深入浅出的探索出证券评论受众需求的一般规律。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深入分析其评价的有效性。力求揭示目前股评信息供给传递到受众的现实效果。本文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在对证券评论的供需两方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以后,进而对证券评论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证券评论主要存在着下列问题:(1)评论投资信息的供给效率不足;(2)证券评论分析师人格的非独立性;(3)证券评论法律监管界定的模糊。并且在拉斯韦尔的传播5W模式的信息传递的路径上,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的问题。在文章最后,笔者试图为规范当前证券评论的信息供给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本文认为证券评论信息供给问题的规范涉及到叁方主体——证券市场环境和约束机制、证券咨询业的规范、证券财经媒体的把关。结合上文发现的问题,对此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明[5]2016年在《基于多市场多策略趋势跟随的投资组合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外,随着数量经济学和金融工程的不断发展,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慢慢在金融领域中催生出了量化投资这一新事物。量化投资在国外发展较早,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国外较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量化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随着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股指期权等的推出,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在不断地走向成熟,不断地朝着国际化方向迈进,更加丰富的交易机制和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为量化投资在国内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量化投资在未来几年内必然会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一位新宠儿,所以研究量化投资和量化交易技术,十分有必要。近年来,关于我国量化投资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多,量化投资是如何操作的,量化交易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已经有不少学者给出了解答。然而,量化投资也是投资,量化交易系统也必然存在风险,能否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成为投资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了股指期货、橡胶期货、沪铜市场3个市场,运用量化技术,构建了3个量化交易系统,然后进行单策略单市场品种的测试和多策略多市场品种的投资组合测试,以期通过投资组合的构建达到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为国内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提供一种量化投资的新思路。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我国量化投资的发展现状,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与量化投资相关的理论基础。首先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介绍,然后对行为金融学进行介绍,简单解释了技术交易和量化投资在理论上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本文所应用的马科维茨经典投资组合理论。第叁章介绍了肯特纳通道交易系统、布林带交易系统和双均线交易系统的量运行模式和内在机理,分别从交易系统的历史由来、交易策略的原理描述、交易策略的数学模型表示和交易操作的时机,并通过图片展示交易时是如何做多和做空的。然后介绍了将策略构建成投资组合的优势及投资组合的构建原理。之后介绍了参数优化的必要性、参数优化的原理和优化时的注意事项。最后介绍了如何评判一个交易系统的好坏,和交易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第四章实证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和测试的前提假设。然后分别在肯特纳通道交易系统、布林带交易系统和双均线交易系统上对股指期货5分钟数据、橡胶期货5分钟数据、沪铜期货5分钟数据进行测试得出资金曲线,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资金曲线的分析。然后进行了单策略多市场品种的测试得出资金曲线,并通过比较对组合的资金曲线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多策略多市场品种的投资组合测试得出资金曲线,并通过比较对组合的资金曲线进行分析。第五章对实证结果做出结论,总结了实证结果的可行性,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建议。然后对文章的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庆凯[6]2008年在《股票价格波动和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效市场理论对证券市场价格运动特征分析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不断遭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质疑。我们可以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确存在规律性,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波动趋势。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证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存在可预测性,即价格波动存在趋势性、周期循环和价格循环。利用时间窗和价格域的相互验证原则,我们可以捕捉未来的投资机会和警示风险。同时本文在总结这一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周期循环与价格循环共振的原理:当价格循环遭遇周期性循环时产生转折的概率很高,也即时间窗遭遇价格域时市场波动产生转折的概率较大。并且根据这一原理,同时借鉴江恩理论,创建了“时空共振模型”这一全新的股票价格趋势分析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该模型在实际的价格趋势分析中有很高的准确率,对投资行为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张振乾[7]2013年在《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的思想根源——源于证券投资分析教材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分析证券投资分析教材的问题入手,对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的思想根源做一点探讨。通过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理论比较,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分析教材存在以下容易引发投机的思想混乱:进入了习惯性认识误区,未能抓住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不重视对两者的区分;没有分清投资的证券"估值"策略与投机的市场"预测"策略,及投资的"择股"、"持股"方法与投机的"择时"交易方法的区别;把投机分析法当成投资分析法,即把进行市场分析的技术分析法与经济前景预测法用于投资分析,并对其高度评价,大力推介。需要纠正这些错误,改建教材。
王义[8]2010年在《基于资金流向分析的股票短期投资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叁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仅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35353亿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为260772亿元。而国内居民的投资途径单一,广大的居民把投资的注意力转向了日渐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根据中国证监会2009年12月份市场统计报告,我国证券市场上股票有效账户已达1.203769亿户。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股指的大幅起落,个人投资者并未获取期望收益,而是再一次验证了中国股市的一句知名谚语“七亏二平一赢”。传统的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部分投资者把投资方法的运用转向获取内幕消息;然而结果却是与机构投资者的博弈中败下阵来。本文从中国股市目前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出发,研究短期内股价受博弈双方之间所持股票供求关系变化所决定的现实存在,分析了反应股票供求关系变化的载体,既隐匿在交易数据下主力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资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分析股价短期波动的机理。并根据市场公开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来验证主力资金进出对沪深股指、板块指数以及个股走势的主导作用。同时对资金流向分析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本文内容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框架及方法;第二部分为中国股市简要介绍;第叁部分是传统的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及其实践运用中的适用性问题。第四部分为资金流向分析法。第五部分是资金流向分析法的回归实证分析;第六部分是资金流向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问题;第七部分为结论。
单文涛[9]2011年在《基于累积成交量确定移动平均线指标的股票量价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技术分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作为技术分析中经常被使用的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客观的图形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追踪市场运行趋势的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然而传统的移动平均线没有包含成交量的信息,而成交量在价格波动形成趋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认为一个更加完美的移动平均线模型应该包含成交量的信息。本文在对现有的证券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进行概要的介绍后,全面地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成交量对价格波动趋势预测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后表明没有成交量支持的价格变化难以形成趋势,在进行趋势分析时,必然要包括成交量的信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量价移动平均线的概念,并且通过将累积成交量作为限制条件建立了量价移动平均线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样本股,运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研究结果表明,量价移动平均线在作价格波动趋势预测时比传统的移动平均线不仅灵敏度更高、时效性更强,而且通常情况下还能避免发出虚假的买入或卖出信号。本文通过对量价移动平均线实例考察中出现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形态进行总结后,给出了在量价移动平均线中的黄金交叉、死亡交叉、支撑点和阻力点等在股价短期趋势预测中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大量的计量结果和量价移动平均线图形的特征表明“葛兰维八大法则”同样也适用于量价移动平均线分析。本文将成交量因素引入到移动平均线模型中,并做了较大量的实证分析,这些研究工作应该是一种有启发意义的尝试。
尚理慧[10]2000年在《金融投资工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核心是金融投资工具。对金融投资工具进行了理论界定,运用效用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技术分析理论、基本分析理论、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在金融投资与金融工具领域的大量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金融投资工具的种类、制度安排、功能和属性,深入探讨了投资者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投资的理论、行为与过程,分析了金融投资工具的风险属性及其微观风险宏观化的流动机理,提出了防范金融危机、完善金融监管的有关原则和措施,以及这些理论和原则在我国的应用。 全文共十章,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四章,主要从理论上对金融工具与金融投资工具作出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金融投资工具的分类、制度安排、功能,并讨论了金融投资工具的风险属性以及风险的分类与衡量。第二部分由五、六、七章组成,详细考察了金融投资工具的交易与投资问题。对交易的考察主要是对交易市场、交易者类型、交易行为和交易机制的分析。对投资问题的讨论是从两种常用投资理论——技术分析理论与基本分析理论入手分析投资行为,并用博弈论分析了这两种理论所代表的投机策略与投资策略及其均衡问题,告诫投资者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理论。第叁部分由第八、第九章组成,主要阐述了金融投资工具微观风险的管理方法、流动机理及其向宏观风险转化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的非线性机制。分析了对金融投资工具进行监管的制度、动态和不足,提出了完善金融投资工具监管的原则。第四部分为第十章,论述了我国未来发展衍生性金融投资工具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讨论了我国未来相关监管体系的建立等问题。 本文对我国金融理论的建设、宏观决策、投资者的投资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第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未来必然要大力发展金融投资工具。本文为我国更好地发展金融投资工具尤其是衍生性金融投资工具提供了知识上的准备;第二,界定了金融工具和金融投资工具的概念,为我国理论工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石;第叁,澄清了人们对金融投资理论的一些模糊认识,指出了运用误区,为我国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与指导;第四,指出了金融危机的微观成因,对我国从微观层面入手防范金融危机有着指导作用;第五,为我国科学地进行金融投资工具监管提供了理论准备与实践指南。
参考文献:
[1]. 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D]. 姚滨. 厦门大学. 2002
[2].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D]. 杨红婕. 天津师范大学. 2006
[3]. 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D]. 苏茂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02
[4]. 我国证券评论信息供给效果的统计分析[D]. 李仁德. 上海理工大学. 2011
[5]. 基于多市场多策略趋势跟随的投资组合研究[D]. 张明. 重庆工商大学. 2016
[6]. 股票价格波动和预测方法研究[D]. 王庆凯.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7]. 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的思想根源——源于证券投资分析教材的问题[J]. 张振乾. 特区经济. 2013
[8]. 基于资金流向分析的股票短期投资决策研究[D]. 王义. 西南交通大学. 2010
[9]. 基于累积成交量确定移动平均线指标的股票量价分析[D]. 单文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10]. 金融投资工具研究[D]. 尚理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标签:证券论文; 投资论文; 股票论文; 投资论文; 量化投资论文; 股票价值论文; 股票技术分析论文; 基本面分析论文; 量化交易论文; 证券论文; 风险价值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金融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