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与消解:中国青年的跨文化交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论文,隔膜论文,跨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外交部郑重宣布:自1996年9月1日起,汉语将成为外交部发言的唯一工作语言,取消英语翻译。这一貌似单纯的语言取代现象却标志着汉语在国际舞台上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昭示出中国正以史无前例的脚步迈向世界。
公安部报道: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直线上升。仅以北师大为例,现在留学生源由五年前以日、韩为主辐射到美、英、法、德、澳等整个世界范围内;学生的学历范围包括从高中生到研究生等不同层次,而且来华高学历人数逐年增加;限于师大的硬件设施,每年招生人数只能从所有申请者中每5人选拔一名。这些事实无不表明世界也正在走向中国。
历史可以作证:一场波澜壮阔的东西文化大交汇正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展开,'97年香港回归和'99澳门回归又是加速和深化中西文化交流的两大契机。扮演跨文化交流先锋角色的当代中国青年,在这一文化变迁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及消解途径如何,本文拟从多学科角度并结合作者自身体会(笔者曾在普林斯顿—北京汉语培训班上任教,与美、英、德等国青年有广泛深入的接触和交流)作一初步探索。
冲击与震荡:文化隔膜
社会学把影响转型社会运行的力量称为扰动,它又包括系统内扰动和系统外扰动。前者是指由社会系统内各组成要素间的矛盾冲突所产生的影响:后者是指外族入侵或外域思想文化、科技和生活方式等对社会系统的影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便在内、外扰动的两极剧烈震颤中艰难前行,与此伴随的是中国人社会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嬗变。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漫长的历史和文化使之臻为一个成熟的传统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这种成熟性有两个标志,其一是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和修复机制,其二是对外扰动的屏蔽作用。域外文化力量要撼动这一由宗法、礼仪和纲常所构筑的传统社会,谈何容易!从1949年建国到文革期间,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包围、封锁和孤立作法,无疑在客观上又强化了这种屏蔽效应。
当代社会的骤然巨变和文化交汇给人们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多重的甚至是全方位的影响。内在的传统文化累积与外来文化移入的剧烈碰撞,会对该社会成员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和震荡,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将此现象称之为“文化震荡”。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把“文化震荡”描述为“人们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承受过多的变化以后,感到压力重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现象”。文化震荡所产生的剧烈效应依次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发生影响。同时,大多社会学家认为:青年人是对文化震荡最敏感且受影响最普遍、最深刻的社会群体。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揭开了中国社会文化大变迁的帷幕。在全球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这场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运动,虽然肇始于1978年,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变迁速度和震荡频率却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外来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量到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屏蔽”形态构成了空前的大冲击,从科学意义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由此步上了开放与革新的轨道。当代中国青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震荡下,于最短的时间里以压缩的方式体验了相当于欧美青年半个世纪的文化变迁。新旧文化的碰撞、交汇和消长——演绎出当代中国青年心理与行为在震荡中前进的轨迹:开放与守旧、惊羡与恐惧、留恋与痛苦、含蓄与放荡、茫然与冲动、失范与控制……他们似乎必须在这两极之间做出抉择。
社会巨变与文化迁入对当代青年的心理与行为所产生的冲击与震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这一引人关注的“文化隔膜”现象。
文化隔膜的多维阐释及其消极心理效应
社会学解释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隔膜即现代化程度很高的西方文化与传统社会色彩较浓的中国文化交流中,势必出现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发展速度和变化程度上的差异,也会出现社会群体在现代化阶段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往往是经济发展差异的直接表现。在与美国青年的的初次交流中,你常常会听到:北京的厕所很脏,交通很混乱,污染很严重……诸种社会问题往往客观揭示出两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差异。
心理学解释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文化隔膜即中国人目前处于一种由传统心理向现代心理转型的过程中,发达的、开放的西方文化与发展中的、相对保守的中国文化在交流中必然出现社会群体的心理反应与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一种过渡性心理表现在中国人尤其青年人的身上: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既有希望又满怀失望;既需选择又无可选择;憧憬与痛苦并存,发奋与颓废俱在……当你和美国青年交谈时,常会向往于他们开放、自由的谈话气氛,又会迷惘于他们谈话风格的狂放与不羁;美国青年渗透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我们自身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和差异;再如美国青年上课时创造性思维的淋漓发挥让人惊叹,但课堂行为的散漫与放纵又令人深感师道的失落……
文化人类学解释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文化隔膜即具有不同肤色、不同种族演进史的两个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常会呈现出民族观、社会观及价值观上的差异。注重悲壮美的酒神型文化(如欧美文化)与追求中和美的日神型文化(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一对典型的异质文化,塑造了彼此不甚相同的民族风格和行为方式。在文化交流中,不同民族成员间会产生种族刻板效应,如中国青年心中的美国人往往是开放实用、充满矛盾的美国人,而美国青年中的中国人常常是中庸保守、追求美食的中国人。美国人至今依然站在“我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独立宣言》中的名言)这一人权视野中去看待一切人类现象和社会问题。在与美国青年的深入接触中,我们发现其中不少人认为同性恋甚至吸毒是合乎人情的,而在我们的民族传统中则视为禁忌甚至大逆不道。另外,你也会看到,一些美国青年会在自身人权观的支配下断定: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西藏应该独立。这种民族观念(感情)上的歧异和鸿沟往往会使你感到震惊和愤怒。人类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隔膜大概是由民族传统、民族历史和民族刻板印象综合导致的。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隔膜易于鲜明地产生一种迟发展效应心理。迟发展效应乃一经济学术语,是指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为差距扩大的“滞后”效应,即在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起步条件下,纵使落后国有了最佳的增长速度,但在相当长时间里,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发展速度差异仍然是明显的,甚至还会继续扩大。迟发展效应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易于使人产生抓住机遇、迎头赶上的积极心理,但也容易产生望尘莫及、沮丧落魄的消极心理。在跨文化交流中,迟发展效应易使青年人产生如下消极心理:晕轮效应、瀑布效应和自恋效应。
晕轮效应 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表现为在个体的社会知觉过程中,将对方的最初印象不加分析地用来判断、推论其他品质,这实际上是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势的结果。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西方现代化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与传统社会低水平生产力条件下的物质生活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因此有些中国青年容易把西方国家一切都视为最先进、最美好的,进而有意或无意地崇拜、仿效,主观上以为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掩盖了其他一切弊端。在个别谈话课上,许多美国留学生反映,在北京乘出租车时,当一些中青年司机得知他们是美国人后,常常情不自禁地说:“美国很发达、很有钱,美国的东西那是最好的”,这是金钱光环下的全方位晕轮效应。笔者在与中国大学生、研究生接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交谈时已潜意识地形成了“耸肩”动作和“嗯哼”(uh-huh)语气,这是美国时髦的精神文化下的晕轮效应。此外,形形色色的出国心态和五花八门的跨国婚姻集中体现了这种晕轮效应。
瀑布效应 人际交往中,由于社会地位、成就和资历的悬殊对比所造成的强烈的心理落差。瀑布效应介于晕轮效应和自恋效应之间。在跨文化交流中,面对发达程度极高的西方文化,有些中国青年常会产生一种“望洋兴叹”的迷惘感、挫折感和失落感。在中国青年群体中,不时会有这样一种声音:美国太发达了,中国恐怕100年也赶不上!此种心理落差会消蚀这类人的人生信念和民族使命感。有位美国学生说:“北京街道上到处是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德鸡”,到处放映着美国的巨片,很多青年人热衷于穿美国名牌、吃美国风味,虽然生活在中国却象美国一样……”。有位研究生听了这段话后说:“唯出国乃自救之道。”在对外汉语教学班上,有些青年老师也发出这样的慨叹:“美国学生课堂的发散思维能力真让人拍案叫绝,我国的教育体制再不改可真没救了……”上述现象表明:在坚挺的西方文化现实面前,不少青年人容易暴露出一种强烈的迷惘和失落,从而导致一种极端的情感与认知偏差——总是用失意的眼光看待国家未来和自身发展。
自恋效应 人际交往中,个体显示出强烈的自我重要感,过高估量自己实际成就的倾向;为引人注目和钦羡而炫耀自己的欲望,渴望受人尊重及对别人的批评采取不正常情绪反应等。自恋效应是晕轮效应向另一极端的反弹。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观念的反差会使人产生潜意识中的自我防御,趋向于固守本民族文化,即易于将自己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视为最好的,常常不加思考地敌视和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及社会成员。在汉语培训班上,有一位美国籍的台湾大学生去北太平庄一家商店买鞋,一位青年售货员看到这位既象中国人又难以操纵汉语的姑娘时,便好奇地走上前来与她聊天,当他得知这位美国学生的父母来自台湾时便一反常态:“台湾要闹独立,我这鞋不卖给台湾人!”后来这位美国学生一连几天委屈得吃不下饭,甚至想回国。可见,狭隘的民族自尊心会加剧文化交往中的裂痕和隔膜。还有一个例子,某青年教师在与一位美国学生个别谈话(这是一种授课形式)时,这位环保专业的留学生运用大量事实说明:工业生产的不合理配置导致了北京的严重污染。该教师当即慷慨陈词:“难道美国就没有污染吗?去年几艘轮船把美国的废料转移到中国来,这公道吗?……再过五十年,北京会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谈话课到此只好嘎然而止。不容置疑,上述现象一方面确实显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但缺乏主动判断和选择的民族自尊心所引发的自恋效应不仅不利于跨文化交流,而且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典型地表现为:民族文化心理失衡状态下的自我膨胀和自我护短。
文化隔膜的消解途径
经济发展是消解文化隔膜的物质基础 当今中国大国地位的日益提升和国民自尊心的日趋增强,无不源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物质文化的演进,从而推动制度文化的革新和精神心理文化的交流与增值。上述变化无不证明了这句朴实而伟大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有经济的全面飞跃,方能消除物质方面的迟发展效应,进而为消除国民尤其是当代青年的晕轮效应、瀑布效应和自恋效应等消极文化心理奠定物质基础,为消除民族隔膜与歧视铺平道路。从一定意义而言,经济发展是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和驱使世界走向中国的有效杠杆,也是实现当代青年充分、自主地参与跨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
语言交流是消解文化隔膜的中介和桥梁 语言是一个与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的符号系统。语言之所以成为消解文化隔膜的中介,主要是由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的。首先,语言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是使各个文化领域统一于一个文化总体的基础和根据;其次,文化传统通过语言而得到传承、变革和发展;最后,语言使不同文化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亲近。汉语凭籍着中国的经济腾飞走向了世界,而且目前正在西方国家卷起了一场蔚为壮观的“汉语热”;汉语在美国成为最热门的外语之一,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毋庸置疑,具有典型东方文化特征的汉语正以空前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笔者在教汉语时发现,许多外国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通过本国或他国的大众传媒在脑子里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如中国人太保守、不讲卫生,不应实行计划生育等。这类印象大多充满了误解和偏见,其主要是由文化隔膜、不了解中国国情造成的。在汉语培训班上曾发生这样一件事,青年教师W与一位美国大学生就中日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那位学生认为,大量资料和传媒报道:二战中日本军队并没有那么残酷,那是中国人过于夸大的,当今日本政府已向中国人郑重道了歉。这位青年教师当即义愤填膺、泪流满面地予以控诉和驳斥。后来那位美国学生通过与中国人交谈、参观芦沟桥抗战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展览后,渐渐明白了真正的史实,并写了一篇《一个伟大的民族:过去和现在》的文章。此类外国人依凭汉语交流由无知、误解到明白真相的事例,委实举不胜举!可见汉语为消除中、西方青年的文化隔膜、为彼此了解国情和历史架起了一座桥梁。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坚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汉语更好地扮演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开创了有利的条件。
健康的心理运行是消解文化隔膜的主体因素 健康的心理运行是指跨文化交流中,主体依照交际对象和交流情境,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策略,保证自身心态良性运作、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健康的心理运行包括如下内容:(1)培育健康的民族自尊心和科学客观的国情意识。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当民族自尊心远远超出一定阈限时,当主体缺乏科学的国情意识时,都可能诱发崇媚模仿心理、挫折失落心理或自恋保守心理。(2)消除民族偏见,保持平等开放、宽容有序的心态。民族偏见是跨文化交流中对其他文化成员产生的一种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往往会使交流中断,严重挫伤对方的民族自尊心。因此当代中国青年在异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等的接触姿态和求同存异的宽容心态,既有利于消除民族偏见,也有利于保持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3)良好的社会认知和敏感的角色扮演能力,有利于建立深刻的沟通。跨文化交流中,彼此应在认知上将外群成员个体化。如果我们把外群成员当作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来了解,就不会按其所属的民族文化来区分他人,有利于打破民族刻板印象;同时在交往中,应及时站在对方的角色上体察其感情和观点,培养积极的共情心和健全的自制力。这样将有利于化解民族隔膜。此外,健康的心理运行还包括优良的个性品质、灵活自如的交际能力及交际监控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