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 哈斯其木格 010010
摘要:在现代文化和知识不断冲击和刷新的时代,知识和眼界需要补充和扩大。小学作为学生正式步入学习的基本阶段,仅仅学习小学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作为课本之外的有效学习资源,可以给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得到开阔和提升。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和学习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小学课外阅读为例,多方面分析其指导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学习是一个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重要过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对于知识的积累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无疑是小学课本之外最大的知识获取途径,它能带给小学生无穷的知识并对它们的思想、三观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小学课外阅读的精髓在于阅读,学生在学习小学课本的过程中学习怎么阅读、如何阅读,是小学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那么课外阅读的关键就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思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久而久之结合起来就能够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思想。
一、提出问题,指引学生阅读参与思考
有效学习的开始是对于相关问题的好奇和参与,只有产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学习知识的汲取和掌握。小学生对于世界和生活的认知是贫乏的,但他们的好奇心是相当旺盛的。教师在小学课外阅读的课堂指导上,可以提出与当堂阅读课程有关或延伸的问题,让学生提起参与学习和思考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一定学习的有效提升。
例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在参与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白雪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白雪公主怎么会遇上小矮人”“白雪公主死了几次”“最后白雪公主死掉了没”“皇后是好的还是坏的”等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课外阅读的思考和讨论,阅读完后让学生积极讨论和作答。这样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指导和监督让学生在学习和参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对阅读内容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和思考能力,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二、设置阅读悬念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和阅读
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教师在参与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设置相关的悬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阅读的实践当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设置阅读悬念,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后,引导学生参与下一步的学习和阅读,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兴趣继续参与阅读和思考。
例如,《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小作者经历了“野狼拉雪橇”,讲的是小作者在经过原始森林的过程中遇到野狼的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我一路高歌进入到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时,迎面碰上了一只眼睛冒着绿光的饿狼”加上故事后面饿狼扑向小作者的惊险经历,教师可以设置悬念,“饿狼扑向小作者后干了什么”“小作者最后逃脱了没”等等,让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阅读。这样设置悬念引导学习参与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能够直接的刺激和激励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思考的意识,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阅读中来,实现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效的有效汲取和积累。
三、采用读后分享讨论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
小学课外阅读课程的设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因此,课外阅读不能仅仅只是阅读,还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和分析。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形式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让学生在参与阅读之后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激励点会更加具体和强烈,有效实现对学生思想和意识的提升和锻炼。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一篇课外阅读中,主要讲的是两只小兔子相互谁更爱对方。当学习和阅读完此篇文章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到底是大兔子的爱多一些,还是小兔子的爱多一些,相信在学生积极主动的讨论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意见和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鼓励他们参与思考和发言,最后教师可以整合观点,得到一个中肯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和明白。鼓励学生有效的参与分享和讨论,这才是课外阅读需要带给学生的真正意义。
四、组织实现阅读情景的还原,实现阅读理解最大化
课外阅读的关键在于阅和读,在小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阅的技能而忽视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参与小学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内容编排和组织成一个个小故事或者小节目,让每个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大胆的通过游戏的形式说出来,这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实现对于课外阅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和理解思考最大化。
例如,在阅读了《阿拉丁神灯》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编排出一个小小的节目,让他们分别扮演阿拉丁、阿拉丁的母亲、魔术师、国王、公主、侍女等等,鼓励学生用课外阅读中的语言和语气完成表演,这样的叫教学指导策略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进来,实现在阅之后读出来的效果,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知识。情景再现的教学形式可以避免出现学生听老师讲的弊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氛围变得活跃。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和思考,是小学教师需要在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课堂真正保证和致力实现的。
课外阅读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一剂暖暖的清流,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有让你崇拜的小英雄;有让你憎恶的大恶人;有让人崇拜她美丽的公主;也有聪明睿智不服输的男子汉。阅读内容简单但不单调,情节丰富但不繁琐,是小学生提升自身阅读能力,知识见解的有效途径。应用问题指引、悬念设置、阅后分享、情节再现参与等课外阅读的教学指导策略,给予学生一片思考的天地,让学生在阅读和知识的海洋里自由汲取和学习,在感悟阅读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和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真正实现和做到对学生培养的提升和教育。
结束语:
经历了幼儿教育过后,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会有一些开发和拓展,小学生作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基础阶段,需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认知能力,这影响着学生以后学习生涯对于问题是否有独立思考意识,是需要现代教育教学思考并加以完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沈明山.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促进作文教学提高[J].考试周刊,2018(25):54.
[2]杨小亮.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03):13.
[3]王雅婷.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105-106.
[4]张孟娟.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18(01):41.
论文作者:哈斯其木格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