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都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的适宜性是一个重要的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部分,是一种科学和优化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基本方法。然而,我国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适宜性评价的重要性,即使进行了一些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一、当前我国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在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从实际工作展开的情况来看,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即对比分析、成因分析以及模拟分析三种,但是从这三种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缺乏完善的理论。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时候,理论制度还并不完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工作当中,依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保存率这两个方面,而对于整体的评价工作尚且缺乏一定的认知,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没有较为完善的、统一的系统理论作为依据。2.执行性相对较弱。目前,我国很多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工作部门在实际工作展开的时候,其执行性相对较差,虽然也采用了以上三种方式,但是更加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反而对实践情况的掌握程度不够,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其整体执行性相对较弱。3.预先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对于我国很多地区而言,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工作质量并不高,这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较为全面的预先评价体系,预先评价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相关部门的工作往往是事后开展,在正式工作开始的时候才进行相关制度的建设以及规划,这也就直接导致这些制度很难在实际工作展开的过程中起到作用。这样一来,评价标准制度也就成为了一种形式,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水土保持措施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对生态环境平衡的维护工作。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方法1.适宜性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如果说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以人的使用为标准,那么适宜性评价就是在以水土的利用为目的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状况进行的评价。而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目的也就在于衡量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对土壤环境进行改造、改善和恢复的效果,以便为水土保持措施的持续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以及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持。由于土地适宜性的相对性,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时候,也应当注意具体与一般性原则,考虑其差异性,提升其针对性,重点在于因地制宜。2.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方法需要从整体出发到达具体,再综合总结。在进行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时候,首先需要确定被评价的目标,从而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体系,并使这个体系具有多种层次,以便适应具体和一般性原则。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使评价体系中指标的建立基准之一,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水土保持的效果和效益。当地环境与主要用途始终使评价体系的参考因素。然后,在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程度为根据进行评价。其核心应当是生态效益即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现程度,具体指标如含沙量和减沙效益,保土率和侵蚀指数等,对具体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衡量。土壤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具体如肥力、元素含量、植被等。应当注意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时候不可单单局限于水土保持措施实行的单一地点,应当广泛联系当地的水文地理、地形气候条件,从更宽广的角度考虑生态效益问题,并将土壤指标分析为长期的与短期的,静态的与动态的,从大尺度上监测土壤质量,全方面衡量生态效益。引入人的因素,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考虑其中,具体指标如产值和产量等。这需要从具有代表性的农户、地块和流域入手,进行评价。一般采用抽样方法,同时也可以与政府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和验证。此外还有经济计量模型、回归法、分析法等多种经济学方法可供评价使用。3.水土保持措施的采纳程度。此后,要对水土保持措施的采纳程度进行分析。目前对措施的采纳程度,从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来衡量水土保持措施被采纳的程度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定量分析,对于采纳程度的结果可以给出一个易于比较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特定地点采纳不同措施后,利用水土的保持率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就可以得到水土保持措施的采纳程度。其次,水土保持措施对于水土保存具有持续效果的年限也是用来评价措施的采纳程度的一种良好做好,可以方便地找到最有措施。4.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是近年来适宜性评价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考虑的是土壤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水土流失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联合方案对该地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综合治理。这需要对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各项指标实行标准化,这样才难得到多种水土保持措施之间的最优组合。三、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从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不难发现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研究的道路还很漫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应该继续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样才能够使前进的方向变得更加明确。1.不断完善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标准。在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适宜性评价的时候,要有较为明确的理论标准作为依据,其理论研究不仅仅包括地形地貌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等,同时还包括各地区的实际土壤情况的研究,甚至与地区的风俗以及经济发展情况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只有对这些基础因素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2.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之所以评价的最终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体制建设并不完善,同时也不够严谨。通常情况下,评价的对象是具有多样性的,要根据不用的评价对象来制定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法,这才是保证整体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专业化的评价指标应该包括“求与供”的评价以及“产与望”的评价,这代表着对自然以及社会环境所实行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对实际工作展开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是对自然以及社会所贡献的一种力量。总之,为了得到最优的适宜性评价方法,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且对现阶段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文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最终评价标准的准确性。同时,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评价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要不断对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参考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然后再对其适宜性进行精准的判断。总的来说,想要获得最优的评价体系,还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不断的努力,从而使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变得更加精准。参考文献:[1]高秀英.王浩宇,浅谈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2017.[2]赵文娟.刘鹏,探讨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2018.[3]刘庆元,周文秀,关于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法.2017.
论文作者:刘永基,黄杰,吕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评价论文; 措施论文; 适宜论文; 方法论文; 工作论文; 程度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论文;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论文_刘永基,黄杰,吕涛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