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研究的第二部分_素质教育论文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研究的第二部分_素质教育论文

我们期望什么样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研究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之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我们期望的素质教育:在结构上,它是一种全时空的立体教育,在过程上,它是一种多途径的整体教育;在性质上,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在目标上,它是一种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教育,在师资上;它是一种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立体教育 隐性教育

我们从素质教育那里期望它能提供和保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的合格的人材;期望素质教育能养成青少年儿童一种精神、一种看不见但又感觉得到的无形的支配性力量、一种一生中受益无穷的执着的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期望素质教育培养我们的学生具备面向21世纪的现代人的现代品质,期望素质教育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生活,建设生活等等。①

然而,这些期望能否成为现实?如果能,或者说如果要使这些期望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需要我们构建出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换一种问法,我们期望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实现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期望?

人的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一项实践,它永远只有过程,没有结束。所以对人的教育的期望永远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理想的,没有一种教育能够完全实现人的期望、人对教育的期望、人对人的期望。在这个特定意义上,我们不能指望素质教育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期望。也在这个特定意义上,我们应努力提出并构造的是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而不是完全实现我们期望的素质教育。

粗步查一下基本文献,发现对素质教育的界说早在1995年就有数十种之多②,到今天就更多了。它们各有侧重面各有其理由和特色,但最大的特色似可概括为: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的完善的无缺陷的教育的代名词,它既包纳了传统教育之精华,又取走了现代各种教育之长处、强处,而把一切缺陷都留给了非素质教育或曰应试教育。

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理想的构建,来界说素质教育并非不可,但问题的关键是既不要仅仅停留在如何界定什么叫素质教育上,也不要把素质教育仅仅看作一种结局一种终结,而要客观的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过程、一个进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完善的教育(而不是已经十分完善的教育)。应该承认,素质教育在满足我们的部分期望的同时,也可能在这一进程中留下一些遗憾,但这些遗憾的留下却铺垫了更灿烂的教育前景。正因为这样,我们有必要深入到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去,看看素质教育究竟已从哪些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生命力、显示出自己优越于其他非素质教育的因素,以及应从哪些方面来进一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本系列研究的前期研究就是换了一种思路,从我们期望素质教育给我们带来什么入手③,逐步往期望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推进,最终达到期望素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

一、从结构上看,我们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时空的立体

教育。

当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视线多集中在学校教育活动上,似乎素质教育就是一种学校活动、一种对所谓以应试升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纠偏。这没有错,但却失之片面。我们既然期望素质教育能带来人材结构的大调整、能为社会发展输送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材、能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那么素质教育自身就必然超越课堂,也超越学校,结构上成为一种大教育,一种包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立体教育。在这个意义上,真正普及9年义务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分流、突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也即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切教育活动,本身都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或者说,素质教育之大厦必然由这一系列教育砖石所构成。很难想象一个地方有大量文盲和失学儿童的存在,却说素质教育办得如何如何好。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国教育体制许多方面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用那么少的钱办那么大的教育,本身就是很值得骄傲的。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

素质教育首先是政府行为,然后才是学校行为,首先是国家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正因为我们政府普及义务教育的行为的坚决,所以我们的教育从制度上看应该是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也即一种宏观的素质教育。换言之,我们可以将普及义务教育得不得力看成是推行素质教育得不得力的重要指标。

在时间上,素质教育至少应有两个层面。大而言之,它应贯串在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有教育阶段,不留教育空档。小而言之,学生从早上踏进学校大门,到晚上离开学校回家,都应在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里,甚至早上还未踏入校门但只要学生踏上了上学之路,就应有一种素质教育的影响伴随他,他就应有一种受教育的使命感约束着自我行为。相应的,甚至学生离校到了家,他的复习预习及其他活动,都受着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空间上,第一,素质教育不但实施于普通学校,而且实施于职业学校,或者更准确一点说,在较大范围里,只有普遍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才谈得上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第二,素质教育尽管主要实施在教室在课堂,但教室外的其他场所,学校的运动场、图书馆、食堂、走廊、甚至于厕所等一切空间场所,都应有素质教育的因素,让空间说话,让墙壁说话。第三,素质教育实施在学校,但其影响不能只限于学校,而应超越学校,应该让学生带着或深或浅的素质教育的烙印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同时也让社会、让家庭、让其他相关场所都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时间上的连续和空间上的广延,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它是使学生蕴涵其中的教育,是学生无法脱离、无从逃逸的教育,换言之,使学生的整个时空都充盈着素质教育——这就是跨世纪的教育的追求。

较之我们所期望的素质教育,现实的应试教育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不是能包容学生的教育。空间上只强调学校、只强调课堂,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注意不够。时间上只注重校内活动,任意将上学以外时间让给社会让给家长,连一些基本的作业,也是由家长查评的。这与我们所追求的全时空的立体的素质教育显然不合。

二、从过程看,我们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多途径的整体教

育。

所谓多途径的整体教育,这里主要指一切显性的和隐性的教育、学科的和非学科的教育、课内的和课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显性方面指一切正式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劳动、课外活动、班会活动等。只要体现素质教育特色,那么一切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意识来展开的活动,都应看作显性的素质教育。显性的素质教育自然具有最重要最普遍最有保证作用的意义,因而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素质教育设计的重点就在显性方面。

显性的素质教育固然重要,但若没有恰当的隐性成分配合,或者隐性教育还在干扰与对抗显性素质教育,那么,要想取得预期成功是很不容易的。

所谓隐性教育,近似隐性课程,也可视为掩藏的教育,与显性教育显性课程相对,主要指正式教育计划之外的各种活动、各种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等带来的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这些教育与影响是没有列入计划的、没有预期到的,所以将它称为隐性教育——隐藏在正式教育之后的非公开的教育。隐性教育可以与显性教育的方向一致,促进与有利于显性教育。也有些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对抗相冲突。要充分利用隐性教育,最关键的是改进显性教育,因为许多隐性教育是显性教育的某种变形或影子,也即有什么样的显性教育,就会出现特定的隐性教育,显性教育的本质将折射出隐性教育来。

隐性教育对显性教育的冲突对抗,首先来自于显性教育自身的片面性虚伪性。比如平时的正式教育中,我们总是自觉地将英雄模范革命领袖描写成为君子圣人式的人物,从小就有大志、就关心人、就很聪慧,长大后更是叱咤风云、一贯正确、从不犯错误,从来没有人皆有的某些人性上的缺陷。也许通过这种教育我们达到了一时的目的,但这种教育后面实质上隐含着另一种教育的阴影:一则将这类人物不自觉地看成为“超人”,可望而不可及,失去了学生们努力赶学的动力;二则一旦学生从其他媒介如家长或社会上的其他人那里了解到,这类英雄和领袖也犯过错误,也有许多缺陷,学生们就会感到失望,心中的偶象就会倒塌,而一时又整合不过来,造成不良的结局:或觉得自己受骗而失去了对教育的信任,或认为原来的一切都是假的,失去心中的精神支柱与人生准则。这种隐性教育其实已附着在显性教育身上,是显性教育互动下的产品,必须对显性教育进行重新设计,否则甩不掉不良隐性教育的阴影。

隐性教育对显性教育的冲突也来之于一些非活动性的事物。比如学校建筑,这是沉默的教育。不同的建筑风格凝固着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国学校那绵延数里的围墙,不是从反面制约着教育的开放性吗?或者说围墙本身告示人们:我国学校的封闭性传统和远离社会尘世求一方净土的文化意蕴。我们那千篇一律的秧田式排列的教室,不正是教师中心主义的物化吗?这种教室排列,意味着有前后有上下,教师在前在上,学生在后在下,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静静地听,教师是中心,学生指向这一中心,在这种教师中心主义的固定模式中,欲打破这一中心,又谈何容易!因为一边是有意打破这一中心的变革,一边是静悄悄的灌输保存这一中心的无形教育,这种无形教育对有意变革产生着一定的制约力。当我们漫步街头,千家万户那铁门铁窗铁栏的装修已经将所谓社会治安形势如何好的大众宣传击得粉碎。隐性教育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摆弄着显性教育,它的力量那么大又那么柔,那么久远又那么自然,人们受了教育而又毫无察觉。

素质教育不但要兼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还得兼顾学科教育与非学科性的活动中的教育,兼顾课堂内的教育与课外教育,构建一个多途径多形式的整体教育模式。这方面汨罗素质教育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学科课程教育与活动课程教育的结合上,他们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三、从性质上看,我们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

创立一个美好的社会是重要的,塑造完美的人自身是同等重要的。是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或者知识本位,一直是教育界未能解决的难题,尤其是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更是不易整合。这有其漫长的渊源。

早在希腊奴隶社会,古雅典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重点的教育和斯巴达以强大的国家安全为重点的教育,形成鲜明对比。两种典范的教育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不同重心的教育模式:一种以培养人格和谐发展的人为主,人的发展个体的完善是最重要的,人是第一的,人为中心;一种以培养服从国家需要的人为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个人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可以牺牲自己的发展,国家是第一的,国家为中心。前者在当今英美资本主义国家较典型,后者在当今中国及前苏联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较突出。前者的极端可能导致个人本位、个人至上,后者的极端则可能导致民族中心主义。

今天看来,无论是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都不是人类的真正福音。我们中国虽然走了一段社会本位,相对压抑了个性发展的弯路,但作为千秋功业的教育,尤其是被人们寄于厚望的素质教育,决不能也决不应像有人所主张的是一种人本位个体本位的教育⑤。确实,素质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个性舒展,但个性的舒展也得注意现实可能性,否定个性发展的现实可能性,最终将不是达到完善和谐的个性发展境界,而是有可能毁掉这种和谐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兼顾二者,既要最佳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学生以国家以社会为重,以要充分尊重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教育全社会关心爱护培养学生。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人的发展这一中心,使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有机结合。使以人为重心的教育与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有机结合,这应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特征。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本位与个人本位教育模式的对立与整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知识为本位的,重在教书教知识,要把书本规定的知识教出去、教完,在此基础上达到教人的目标,教人的重点落在教人掌握书本知识上。书本与知识在实质上成为教学的中心,一切都服从它,包括学生的发展都得以它为基础,或者说,学生的发展程度是与知识掌握程度相一致的,知识获得是最高标准——尽管人们口头上并不承认这一点。在这种教育下,学生学得辛苦沉重,有过重的学业负担,因为知识成了轴心。在这种教育下,学生懂得了书、背得出书,但书以外的世界往往被遮挡住了,阻隔在教室之外、书本之外。正是鉴于这一现实,有人走了另一极端,呼吁素质教育成为一种人本位的教育。这一呼吁可以理解,但不能让它成为另一现实。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应是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重在把人教好。在此前提下达到掌握书本掌握知识的目标,这里的书本与知识都服从于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人为本,书本与知识是次要的。所以在这种教育下,学生学得轻松活泼不会出现严重的学业负担过重现象,因为学生成了轴心。然而一旦学生成了轴心,一旦以人的兴趣为借口来冲击系统知识教学,教育教学将又走上了与社会发展有所冲突的轨道。

不难理解,对人的重视,本身既是应试教育即知识本位教育步入危机与困境的产物,同时也是教育者们想走出危机与困境,探寻一条新出路的努力。知识本位对于科学知识的获得,对于学生基本功的养成,对于学生未来参与竞争的实力培养,提供了较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这一点不能放弃。当前问题的关键不是知识多了,而是知识背后那种精神、那种追求、那种人格和谐的内在力量少了。所以有必要突出人的教育。个人本位对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对于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养成,对于学生参与未来竞争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前者重在技术性经验性工具的掌握,一旦掌握就可实用;后者重在终极性先验性价值的获得,一旦获得也受益无穷,且受益人类也充实个人。可见,将知识本位与个人本位、也与社会本位融为一体,相互渗透、交叉,就可能构成我们所期望的素质教育——一种新型的主体教育模式。

所谓主体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获取的教育,而且也是学生所有心理因素都被充分激活、都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活动。主体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阶梯,也是灵魂唤醒和人格陶冶的中介。这种主体教育不仅仅是理性认识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它也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全面实现自身潜能的能力并在这一主体性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这种主体教育将成为学生“精神拓展和潜能开发的真正空间”⑥,培养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由自然人达到自由人,由片面的人转化为全面的人。这种主体教育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它通过人的自身完善的历史实践去不断改变现实时空,开创崭新的未来。这种主体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多本位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任何单一本位的教育。然而应该指出的是,这种主体教育有宏微观之不同侧重,以人为中心体现出主体教育的微观方面,以社会为基础则反映了主体教育的宏观方面。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两方面来认识。如果以为人本位的教育将成为时代的体现者,那么这种教育也将成为时代的牺牲者,恰如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的历史命运一样。

四、从目标上看,我们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多种人才

的复合性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重心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这显然不对。我们必须将教育重心落在全体学生身上,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我们决不能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名,以素质教育为名,轻视尖子学生的培养。我们既要强调素质的现实功能与工具理性,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出力量,又要强调它的理想功能与价值理性,为人类的未来作贡献。我们既要沉下去,为社会提供广大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普通公民,又要升起来,敢于理直气壮地为社会为人类造就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学术思想巨人⑦。中国有能力有希望成为物质上的强国,但中华民族还有能力有志气成为思想上的学术上的伟大民族吗?中国能创造举世震惊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能向全人类输送受益无穷的思想伟人吗?在向人类贡献了孔子以后,我们今天和明天还能向人类贡献谁呢?在向人类奉出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以外,我们今天和明天还能向人类奉献什么呢?我们希望,在素质教育的过程,将不再出现陈省身的遗憾。他在“什么是几何学”一文中比较了中国的《九章算术》和西方的《几何原本》,得出结论:勾股定理的发现,中国人也有份,但在中国人的几何中,我无法找到类似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的推论,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国数学没有纯粹数学,都是应用数学。因而时至今日,《几何原本》是下启百代的经典,而《九章算术》则是只供人参考“古已有之”的文献了,前者虽然无直接用途,但最终发展成大范围的微分几何⑧。

义务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以实用为目的的教育,无论花多大气力来办,都不称过,但与此同时,杰出科学家、伟大思想家的造就、纯学术理论的教育,恐怕也是须臾不得放松的。中国决不能成为经济上的巨人和学术上的矮子!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有两种方向:一是向下突破,培养返归世俗在农田里打滚的高素质的人,一是向上突破,培养在学术天空自由翱翔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的人。我们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普及义务教育,向社会输送成批合格劳动者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杰出人才本质上决不矛盾。这仅仅是当今人才队伍之洪流中的主体与浪头罢了,没必要截然割裂。

那种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大众教育、普及教育、普通教育的认识有失偏颇。更有甚者,少数人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难度较低的、进行某些音体美常识普及的教育,这更荒唐可笑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方面,不等于让全体学生等同进步齐一发展没有优差,在素质教育中,同样有优等生,有中等生,有差等生,只不过在素质教育中所有的学生都将获得自身基础上的最大发展。

五、从组织上看,我们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人人参与的全

员教育。

本质上素质教育仍然是一种育人的活动。但这种育人的活动应该调动教育界学校中乃至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从局长到司机,从校长到勤杂工,从教授到工人,全员行动,全员育人,将素质教育变成人人参与的教育活动。

这一点在一些学校已被逐渐认识其重要性,它们提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口号,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提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但也有不少学校并未清晰意识到这一点,服务、管理工作没有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匹配,教师在课堂上大谈热心工作,诚心待人,礼貌用语,文明卫生等,学生则在食堂、在图书馆、在卫生所、在商店看到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受到另一种教育。这是又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冲突相对抗的隐性教育。

要使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在这一层面上相一致,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教育界人人参与人人投入,将素质教育变成全员教育。当然,从更广意义上讲,作为全员教育的素质教育,还应将学生家长、将社会有关部门发动起来,共同投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神圣事业中去。

可见,素质教育从结构上看,是一种全时空的立体教育;从过程上看,是一种多途径的整体教育;从性质上看,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从目标上看,是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教育;从组织上看,它是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概言之,我们所期望的素质教育是以义务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每一位受教育者获得全身心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的教育。宏观上,素质教育实质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整体教育,以义务教育为其基础,以提高全民族所有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为其目标。微观上,素质教育实质是相对传统教育教学活动而言的一种旨在全面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反对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为其特色。当前,人们所热衷的正是微观上的素质教育,在许多人心目中,素质教育也仅仅是这种学校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对此,本文持忧虑态度。如果素质教育果真只是学校行为教师行为,那么,大规模素质教育宣传,其直接效果除了带动一些教改活动外,便是产生一种教育上的乐观情绪,而对于应试教育、升学教育及教育结构调整等沉重的话题,这种素质教育恐怕只能保持缄默!

最后,应该指出三点:第一,素质教育仅仅是一种教育——既包含教育体制又包含教育活动,如果我们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来支配一切,那么我们整个教育就出现了整体的危险,这种危险不在于素质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在于这种思维与行动方式本身就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严重的偏颇。进而第二点是,不要对素质教育抱太高的期望,素质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必然有教育的正功能,也有教育的负功能,教育的不足,不要指望素质教育成为万能的教育。第三,要求素质教育有那种弥补一切旧教育之缺陷的神奇力量,固然是过份的,但素质教育必然也有其强大的新生命力之源泉,如果素质教育无以表现出对所谓应试教育的优越性的话,那么,我们为何要期望素质教育呢?

收稿日期:1997—05—20

标签:;  ;  ;  ;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研究的第二部分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