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岩基灌浆技术;水利工程;技术要点;注意事项
一、岩基灌浆的概述
灌浆就是通过堵塞开敞的地质缺陷来进一步减少渗漏或者是加固地基的方法,在灌浆中使用的材料多是水域固体组成的泥浆、水泥浆这一类的悬浮液,也可以使用一些纯粹的化学浆液,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使用。而岩基灌浆技术,就是指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的某种具有胶凝性和流动性的浆液,通过钻孔压入岩层裂隙中,借助于浆液胶结硬化的作用,改善岩基中存在的强度问题,提高了岩基的抗渗性和整体性。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采用岩基灌浆技术对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岩基的强度,还能够降低不利因素对于水利工程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对于岩基灌浆技术应用频率和使用范围相对较高。
二、水利工程岩基灌浆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1、严格岩基灌浆材料选择。(1)岩基灌浆浆液应具有良好的可灌性,这样在一定的压力下,能够更好的将浆液灌入到岩基的空隙、缝隙中,以此确保岩基填充后的密实性。(2)对于灌入岩基中的水泥浆液,其配比必须与施工设计方案的标准要求相符合。另外,根据灌浆目的以及环境中水的侵蚀作用等因素,确定水泥的品种。(3)为了满足岩基灌浆施工的要求,增加浆液的扩散范围,浆液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当浆液硬化成结石后,岩基的强度和防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4)由于岩基灌浆注入量较大,且对结石强度的要求较低,以此可以采用水泥砂浆和水泥粘土浆进行岩基灌浆施工。(5)岩基灌浆施工所采用的水泥必须满足施工的标准要求,不允许使用过期、有结块的水泥。同时,为了满足岩基灌浆施工对浆液的特定要求,可以在水泥浆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要求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必须通过试验进行确定,这样就可以提高岩基灌浆施工的质量。
2、钻孔施工技术要点。(1)钻孔施工必须确保孔径上下的均一性以及孔壁的平顺,且钻孔的孔深、孔位以及孔向等符合施工设计方案的标准要求。同时,要确保钻进过程中不得有过多的岩粉细屑产生,避免孔壁缝隙的堵塞,以此确保灌浆的质量。(2)帷幕灌浆的钻孔施工时,应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并将钻孔的孔径控制在施工要求的范围内,孔深必须符合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对于固结灌浆来说,可以采用各式各样的钻机和钻头,但固结灌浆孔的孔径不宜小于38mm。(3)由于钻孔深度的不同,钻孔偏斜的允许值应分别进行确定,如果钻孔的深度大于60mm时,其偏差不允许超过钻孔的间距。(4)当各类钻孔施工暂停时,应妥善保护空口,避免异物的落入以及污水的流入。当孔钻进完成后,应冲洗钻孔,且孔底沉积的厚度要低于20cm。(5)如果孔钻进过程中遇到塌孔、洞穴以及掉块等情况,难以钻进时,应先进行灌浆的处理,再进行钻进作业。
3、冲洗技术庶碟。钻孔施工结束后,为了解决前期施工中遗留的岩粉问题,需要对孔壁以及孔底进行清洗,确保在灌浆施工开始之前,钻孔内无一流的杂物、垃圾等。就目前的压水技术而言,压力水冲洗技术使用的频率较高,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冲洗的方式能够提高冲洗的质量与效率,且在冲洗结束之后较少有杂物的遗留问题。为了避免在使用压力水冲洗中出现裂缝扩张的问题,需要对其冲洗的压力进行控制。
4、压力试验要点。首先,在进行岩基灌浆施工前,应先进行灌浆地层的压水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进行压水试验时,所使用的压力应为同段灌浆压力的80%,一般低于1MPa。同时,在预定压力下,应每隔5秒进行一次流量读数的记录,直到流量稳定在30-60min,将最后的流量作为计算值。其次,在进行固结灌浆孔各孔段灌浆作业前,应先采用压力水进行裂缝的冲洗,直到回水出现清净现象时,方可停止冲洗,冲洗时间应不大于 20min。然后,统一试验段不应跨越透水性相差较悬殊的两种岩层。对于构造破裂带、岩层接触带、岩溶洞穴以及裂缝密集带等透水性较强的岩层,必须按照实际情况确定试验的长度。最后,在进行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施工时,各灌浆孔进行灌浆前,应在孔底段进行一次压水试验。
5、浆液搅拌技术要点。水利工程岩基灌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灌浆材料不同,因此其浆液的搅拌环节也是会略有不同,其浆液包括水泥浆、泥浆、纯溶液以及将这两种方式结合的浆液进行组合等,笔者在此以较为常用的水泥浆的搅拌进行简单分析:在使用纯水泥浆浆液搅拌的过程中,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灌浆之前需要对其水质进行相应的检验,其浆液搅拌过程中必须是均匀搅拌,且保证搅拌时间不少于三小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纯水泥浆液在灌浆过程中的质量。
6、灌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灌浆环节是岩基灌浆技术的关键环节,需要对灌浆孔序、灌浆方法、灌浆压力以及浆液稠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一是灌浆孔序,无论是对于帷幕灌浆还是固结灌浆都需要遵循由稀而密、分序布孔的原则;二是在地基灌浆的过程中,多是先进行固结灌浆之后才进行帷幕灌浆的顺序,这样能够确保灌浆过程中浆液能够有着较好的流动性,灌浆的方法相对较多,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设计采用孔内循环式灌浆方法和自上而下分段卡塞法进行灌浆;三是灌浆压力,一般来说,灌浆压力的大小与浆液进入缝隙的流畅性呈正相关的趋势,但是需要把握一定的压力界限,否则灌浆的过程中会造成裂隙扩张的问题,导致灌浆质量下降甚至是难以实现有效灌浆的进行;四是浆液的稠度,浆液稠度可以进行适时的调整,为了确保其流动性可以有意识的降低其稠度,但是,如果稠度过低会导致浆液外散,导致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浪费问题出现。
三、水利工程岩基灌浆施工的注意事项
1、在灌浆施工要注意对灌浆压力的处理。灌浆施工时,要注意保持灌浆的压力稳定,在灌浆压力或者是注入的速度发生改变时,要技术查找原因,并进行立即处理。一般情况下,灌浆压力越大,浆液注入的效果越好,但是,也并不是压力可以一直增大,如果压力过大,有可能回对地层产生影响,引起地层的掀动,导致地层裂缝扩大,对地层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可以在保证对地层结构不造成任何破坏时,可以让压力取到最大允许值。但是要注意这个最大值不能高于该岩石层的总的压力的和,否则也会对地层构成影响。
3、注意串浆、漏浆现象的及时处理。岩基灌浆施工出现串浆时,如果正在进行钻进施工,这时需要立即停止,然后在串浆处安装灌浆堵塞,要求其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如果串浆孔是待灌孔,这时可以把串浆孔的待灌孔与灌浆孔同时进行卡塞,进行灌浆当岩层大量漏浆时,这时各段灌浆管需要深入孔底部,深入的距离不要超过50mm。而且在进行灌浆时,每进行灌浆一段时间后,要停止灌浆,等待浆液凝结后,再进行灌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基灌浆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其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岩基强度和抗渗性能,同时极大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对水利工程岩基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鑫,贾秋宇.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
[2]张中石.刍议岩基灌浆在水利工程中的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
[3]白晶.谈水利工程岩基灌浆施工技术探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07)
论文作者:田毅春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浆液论文; 钻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压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