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便秘中的应用论文_钱之萍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运用循证护理的思想和方法,探讨对我科老年患者便秘的干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住本科室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40例,分两组各20例,即循证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

[关键词]老年患者;便秘;循证护理;预防

便秘是很常见得消化系统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老年人多因肠功能减退等因素,造成排便动力不足,致使肠内食物残渣运行滞缓,水分吸收过多引起功能性便秘。我们对我科20例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急诊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60-78岁,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的教育程度及治疗手段相 仿,所有患者入院时排便正常,大便性状正常。

1.2方法

老年患者入院时均行常规评估,做好饮食指导,常规行心电监护,按常规治疗。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以上常规护理,而循证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状况,掌握患者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找出可能导致便秘的因素。

1.2.2 循证 经分析病情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老年患者便秘的可能。

1.2.2 .1长期卧床因素:由于老年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长期处于被迫体位或是被动体位,但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而致大便干结,形成便秘[2]。

1.2.2 .2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患者因病情原因,生活环境发生重大转变,被迫长期卧床,并与其他病友一起居住,没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患者更无法适应在床上解大便;同时探视人员的不断出入严

1.2.2 .3心理因素:老年患者短时间无法正视自己的现状,自身形象紊乱让患者深感自卑,因缺乏对疾病的相关认知而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的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可抑制外周神经对肠道的调节,继而引起便秘。

1.2.3 护理干预 对这40例老年患者每日常规记录大便的次数、性状及排便的难易程度。除此之外,根据上述的便秘可能诱发的原因,实施如下护理干预措施:

1.2.3 .1鼓励患者适度活动:随着老年患者病情的逐渐稳定,我们护士应及时对患者做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根据Howard11制定的日常生活活动测定表,其中6个方面是床上活动、用手的活动、行走活动、站立和坐下、自理活动和外出,根据这些方面对患者活动能力做出评估,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活动,从而可促进肠道排便,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1.2.3 .2加强病房管理: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定时晨间护理及晚间护理,保证病房整洁、安静,床边设置隔帘,给患者提供相对私密的空间,减少探视人员的流动,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从而有助于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1.2.3 .3加强心理护理:询问并记录老年患者病情、嗜好、社会背景及心理状况等,进行评估,找出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原因。进行心理干预,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诱导式语言,将患者放在解决问题的主导地位上,并给与肯定,重塑患者自信。

1.2.3 .4饮食指导:向老年患者做好饮食宣教,平时食物避免过于细腻,多食富含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番薯、粗粮等)、少量多餐、多饮水、特别是晨间空腹一杯蜂蜜水或温水300-500ml,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1.2.3 .5药物辅助治疗:对于3-4天未解大便的患者,遵医嘱给予开塞露治疗,必要时给予灌肠治疗。

1.3 观察指标 便秘是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为便秘。观察并记录循证组与对照组入院一周及出院时便秘发生的例数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记录两组的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6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循证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5±2.5)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4±3.2)d,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循证组在入院第7天和出院时便秘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行循证护理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过程中,审慎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3]。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循证护理可达到有效预防便秘的目的,它是以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等四个连续过程展开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建立的一种护理模式,建立了护患之间的信任与和谐,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与帮助。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表明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总之,针对不同的原因提早采取循证护理,既可减轻痛苦,又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对提高便秘患者的生命质量十分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4 结论

循证护理能从根本上出发去解决问题,有效缓解了老年患者的负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任,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月桂,庞彩兰,崔楚莹,等.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杂志, 2012,18(19):129.

[2]陈洁.骨科卧床患者易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杂志,2012,10(24):86.

[3]陈军.循证护理对青光眼手术患者治疗应对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杂志,2014,33(05):1083-1085.

[4]田美.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杂志,2016,16(42):216.

论文作者:钱之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便秘中的应用论文_钱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