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珍 杨媚
怀化市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儿170例作为研究探讨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8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服用酵母片进行食欲改善,治疗组患儿则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服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比率。结果:治疗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2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89%与对照组厌食症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0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儿药物服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儿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中药方剂;治疗效果
厌食症是一种小儿常见病症,其致病因素主要涉及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在小儿群体中小儿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食欲不佳而导致的进食抗拒性疾病[1]。病情如果不及时控制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病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本研究对于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儿进行中药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儿170例作为研究探讨对象,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厌食症,并且中医辨证分型确诊为脾虚食积症,患儿的病程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排除有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患者;排除精神性厌食的患儿,所有患儿的治疗方案均得到患儿和家属的知情同意[2]。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85例,其中对照组厌食症患儿男性45例,女性40例,患儿的年龄在1~7岁,其平均年龄3.3岁,患儿的平均体重为13.9kg,治疗组厌食症患儿男性44例,女性41例,患儿的年龄在1~7岁,其平均年龄3.5岁,患儿的平均体重为13.6kg。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和体重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服用酵母片进行食欲改善,酵母片由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国药准字为H19993935,患儿每次服用0.5~0.8g,每天服用三次,患儿均在饭前服用,患儿持续治疗15天[3];治疗组患儿则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采用自拟方剂进行治疗,其方剂组成为炙甘草3g,砂仁、木香分别5g,延胡索6g,茯苓9g,白芍、党参、焦三仙分别10g,每天一剂汤药煎服,患儿持续服用15天后对比两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服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比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合《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为患儿在治疗后其食欲明显好转,并且食量显著增加;有效则为患儿在治疗后其食欲好转,食量也有部分增加;无效则为患儿在治疗后其食欲和食量均无任何改善[4]。患儿的厌食症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比率之和。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若需要进行组间对比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需要进行组间对比则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治疗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2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治疗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89%与对照组厌食症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0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儿童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有长期的食欲不振以及进行性地厌食为重点,患儿呈现消化功能的综合性紊乱。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依然有较多的厌食症患儿主要是由于父母的放纵和溺爱导致其未达到正常摄食,长此以往则导致患儿出现厌食症,通常患儿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病症,但是由于儿童处在生长期需要较多的营养才能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正常[5]。厌食症的临床治疗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主要在于改善患儿的胃肠动力,同时补充微量元素,其疗效虽然不错,但是副作用较大,患儿的临床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厌食症在中医也被辨证分型为纳呆,患儿主要有脾胃的功能失调,患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成熟,在少儿时期由于营养供应不充分很容易导致其饮食不调,对其脾胃功能有很大影响。在古代医学家们对脾胃的功能调理非常重视,在治疗中需要进行调理补益,提升胃气的同时对脾胃进行调和,进而大大康复作用。在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脾气的补充非常重要,另外加强运化力调整。很多患儿出现该病症与喂养方式不当密切相关,因此进行喂养方式的调整非常关键,并且优化饮食结构;另外对于有环境变化的则要增加营养品的摄入,提升患儿的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脾胃功能,改善食欲[6]。在厌食症的中医治疗中主要进行健脾运胃治疗。本方剂中白芍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延胡索则具有驱寒行气的作用,党参则有健脾养胃、养气补血作用,茯苓和白术其健脾作用,再结合木香、砂仁进行理气驱寒调胃治疗。
本研究中,治疗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2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89%与对照组厌食症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0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儿药物服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儿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钦源.药线点灸疗法在小儿厌食症临床治疗中应用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4):186-188.
[2]张永英,金妍.中药敷贴神阙穴经皮导入配合辨证推拿及护理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102+106.
[3]吴红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11(06):61-63.
[4]米宏图,雷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0月综合刊[C].:,2015:2.
[5]祖力皮娅?黑力木.联合应用贝飞达与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246-247.
[6]管景翠.运脾进食汤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论文作者:付晓珍,杨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患儿论文; 厌食症论文; 小儿论文; 方剂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