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开发儿童多元智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元智能论文,儿童论文,游戏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MI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的。他告诉我们,每个人至少具有八种不同的“智力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在发展各种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智力优势并促使其发展。这八种智能是:
语言智能:好读善写,对词义、语法规则和语言功能高度敏感,具有对语言文字熟练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突出地表现在小说家、诗人、演说家、广告人和记者等人身上。
数学逻辑智能:洞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运算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这种智能突出地表现在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律师和会计等人身上。
视觉空间智能: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世界的真实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这种智能通常表现在建筑师、画家、航海家、棋手和军事战略家等人身上。
运动智能:运用大脑中的身体知觉运动系统来支配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这种智能主要表现在舞蹈家、运动员、演员、外科医生和户外工作者等人身上。
音乐智能:作曲、唱歌以及演奏乐器时表现出来的对音调、韵律、音乐风格、高音及音质的高度辨别能力。这种智能突出地表现在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钢琴调音师等人身上。
人际关系智能:与他人相处时对他人的行为、情绪以及情感的感受能力。它主要表现在教师、节目主持人、推销员、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
自我认知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主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这种智能主要表现在小说家、律师、哲学家等对自身体验较深的人的身上。
自然观察者智能:能够识别动植物,对自然万物分门别类,并能运用这些能力从事生产的能力。这种智能是由原先的七种智能扩充而来的,是早期人类在生存竞争中演化而来的一种智能。
1、游戏与语言智能的发展。
加德纳认为,语言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它包括听讲、说话、写作、阅读四种成份的发展。儿童在玩游戏时,在彼此相互接触中,产生了交流的迫切要求。游戏中又常常有新的情景和需要,这就锻炼了儿童的说话的能力,培养了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游戏所赋予儿童的听讲、说话的锻炼机会也为其今后写作、阅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游戏与数学智能的发展。
加德纳认为,数学智能的核心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需要综合运用分析、推理、逻辑思维等能力。游戏的过程实质是儿童的一系列主动探究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境,并需要儿童对此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数学智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此外,象征游戏是儿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途径。如儿童以竹为马,以椅为车,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在儿童的头脑中却经过了分析、类比和表象匹配的过程,儿童的数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能都蕴含着解决问题和思维推理的过程,每一种智能都有各自独特的秩序机制、原理、核心,执行命令和媒介,这些都是数学智能所不能揭示的。在社会的大环境下,谈及智能,人们更偏重于数学智能,而忽视了智能的多元性,这也是游戏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3、游戏与运动智能的发展。
运动智能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它来源于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经验。事实上,仅仅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感觉通道,并不能充分地理解和记忆信息,还需要操作和体验这些信息、技能,即通过“做”和多感官经验学习。游戏本身就是一种需要调动多种感觉通道的活动过程。在游戏中,儿童用双手来感知物体之间的不同,加深其对物体的理解。如在区间游戏时,跳舞区的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完全沉浸在音乐中,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其对歌曲感情的理解。还有一些专门的体育游戏,也都可以促进儿童运动智能的发展。
4、游戏与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
欧契夫曾说过:“我发现我能用色彩和形状表达那些语言文字难以形容的事物。”儿童的泥工游戏就是综合了视觉和空间的因素,儿童需要用不同的油泥捏出各种形状。建筑游戏是培养儿童三维空间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法。建筑游戏中,儿童在搭任何一个建筑物(如房子、大桥、高速公路等)前,脑中早已有了这个建筑物的模式,然后按照头脑中的模式来搭,这使儿童的空间知觉及对形象的感知有了发展。还有一些棋类游戏(如五字棋、跳棋等),因为棋类游戏,具有空间性,可移动的棋子挑战着游戏者的远见和想象力,所以,在下棋时需要各种较高层次的技能,其中包括批判、思维、决策、空间推理和使用策略,这也发展了儿童的视觉空间智能。
5、游戏与音乐智能的发展。
儿童4~6岁是对声音和音调敏感性发展的关键期。加德纳认为,任何正常人只要经常生活在音乐环境中,就能掌握音调、节奏和音色,并参与音乐活动。这主要在一些专门的音乐游戏中体现得较多。此外,在幼儿自由游戏时间,如晨间游戏时,老师会放一些轻快、振奋精神的音乐;体育游戏结束时会放一些令人放松的音乐;环节转换时放音乐提醒儿童。游戏是一种让人有愉快体验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自己喜欢的歌。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也会模仿电视上某个明星唱歌。这都能为儿童音乐智能的发展打下基础。
6、游戏与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由于角色的需要,儿童必须按照角色的身份和情感体验来行动,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既是自己又是别人,在这种自我与角色的同一守恒中,儿童有了角色意识,并能根据角色意识去扮演别人,逐步理解别人。在游戏中,儿童之间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合作,积累了与人相处的实际经验与交往策略,这为儿童人际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凡是能够表露心声,并善于提高别人生活质量的人,都具有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智能。亲社会行为也是良好人际智能的表现。儿童在玩具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时,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在当“妈妈”和“医生”的过程中,学会了安慰和帮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对他人的移情和关心的表情。总之,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获得社交能力的大量经验,这正是游戏经验对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的重要价值所在。
7、游戏与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
自我认识智能并不是一种严格的特质。事实上,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弱点与错误的能力就是一种更新自我理解的方式。儿童经常对他们内在的经验感到好奇,并能从各种自我认识的活动中受益。这些活动包括自我指导、想象等。同样还是在角色游戏中,他“融化”了别人的经验,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到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发现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克服了“自我中心”,发展了自我认识智能。
情绪智能是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的麦克林认为,信息的处理不只是通过大脑中枢高级思维过程的新皮质,也要经过边缘系统——大脑情绪中枢的处理。他认为,积极的情绪,如爱和幽默可以促进新皮质的高级思维过程。而消极的情绪,如紧张、恐惧和不信任感会影响高级思维过程。儿童的游戏活动带有情绪色彩,它是儿童表现积极情绪,调整消极情绪的媒介。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活动,满足了儿童体验成功的喜悦等积极情绪的需要。同时,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儿童也通过游戏进行心理减压,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从而使情绪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积极状态,这对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8、游戏与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发展。
儿童天生就表现出自然观察者智能:在些儿童希望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些儿童沉迷于万物的生长。以分类为例,分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过程,通过分类可以降低环境的复杂性,使物体更容易辨认,使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容易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创造性游戏中,儿童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并在客体与观念之间形成某些联想。但这种联想在儿童同化思维中通常是难以形成的。正是有了游戏的操作,儿童才开始注意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点。当儿童的思维发展到较高阶段,有了抽象思维时,这些早年在游戏中遇到的事物,有助于他们对整体进行分类,促进其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发展。
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与游戏相互作用的阐述,我们应更深刻地理解游戏在发展儿童智能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对传统的智能评判标准进行反思,重新认识游戏在发展儿童智能中的作用,让儿童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标签: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