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绥滨县人民医院 1562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产时体位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产妇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体位护,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全程出血量,新生儿异常率,产妇自然分娩率等的表现更优异,P﹤0.05。结论:不同产程阶段灵活变换体位的护理方式有效提高了产妇分娩的临床疗效,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了自然分娩率,保证母婴健康。
关键词 体位变换护理;临床疗效;影响评价
自然分娩是指在母婴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使胎儿自阴道口娩出的方式;剖宫产则需剖开子宫腹壁及子宫[1],以便直接取出胎儿。综合性体位护理可使患者于不同产程达到最佳分娩需求,起到引导子宫节律收缩、子宫口扩大,监测胎心,加速产程过渡等作用,有利于产妇的自然分娩,提高分娩成功率,展现了科学性、计划性的临床护理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疗效
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4年7月接受分娩的产妇76例,产妇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观察组:46例,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24.31±2.06)岁;孕期为26周~35周,平均孕期为(32.11±2.98)周;对照组:30例,年龄在23~34岁,平均年龄为(25.71±3.66)岁;孕期为29周~36周,平均孕期为(32.31±3.05)周。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待产时产妇可在待产室自由走动,无具体体位要求,对于第一产程发现子宫收缩异常或活跃期胎头下降延缓的产妇应予以宫底按摩、呼吸法等指导,第二,第三产程均采取平仰卧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通过发放书籍或责任护士面授的形式对产妇予以呼吸法、宫底按摩方法等方式的指导,促进子宫的节律性收缩,缓解疼痛,选择坐位,保持子宫前倾贴腹,利于胎头向下;活跃期,取坐位予以B超等检查,判断胎头位置、胎心,检查会阴弹性,为第二产程选择合适体位。第二产程:对于体能较好、会阴弹性良好的产妇可采用半坐体位,此时宫颈基本消失,宫口开全,产妇可在宫缩时屏气向下用力,加速胎头下降,胎头即将娩出时作哈气,避免会阴撕裂,此时可改为平仰卧位;体能较弱、会阴弹性较差的产妇应采用侧卧位,指导产妇将腿弯曲至舒适体位,上侧腿架起,胎背方向靠近床面,对于胎位异常的应着重关注,如胎头为右枕后位应朝右面侧躺,反之,实施左侧躺法,借助重力加速胎儿旋转,胎头拨露时哈气,以后采用平仰卧位即可。第三产程:产妇娩出胎儿后胎盘娩出,产妇一般会有局部疼痛,医护人员可用手掌在产妇子宫下段做轻压按摩,减轻疼痛,促进宫体上升,同时对新生儿予以皮肤颜色、心率、肌张力、呼吸等综合性评定,判断无恙即可进行早吸吮。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产程时间、产程出血量评分用[n,x±s]表示,并采用t检验,新生儿异常率、自然分娩率用[n,%]表示,采用γ2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全程出血量的比较
经调查,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时间均缩短,分娩全程出血量较少,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新生儿异常率、自然分娩率的比较
经调查,观察组新生儿异常率较低,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孕妇出现子宫的规律性收缩[2],且随着产程的进展表现为宫缩节律性增强,一般可持续30s左右,每次阵痛间隔约为5至6min。分娩全程分为3个阶段,为提高自然分娩率,我院对传统护理模式予以改革,通过对产妇体能、胎头位置、会阴弹性、胎心等分娩指标为判断,为各个产程设计科学、合理的体位护理方案,促进产程的顺利进展,以下是具体分析,第一产程:又称为宫颈扩张期,也是胎头调整的重要时期,采取站位或坐位可使子宫前倾贴腹部,有利于胎头重力向下,并随着由潜伏期到活跃期的过渡,逐渐加速下降,同时促进胎膜破裂以推进产程进展;第二产程:采用半坐位,仅适用于体能较好,会阴弹性较好的患者,此法便于监测胎心,同时有利于产妇借助重力加速胎头拨露,而对于体质较弱、会阴弹性较差的患者则采用侧卧式,可有效降低会阴撕裂,保存产妇体能,两组方案可灵活转换,推进产程进展,保护母婴健康;第三产程:平仰卧位,胎盘娩出。
经调查,体位灵活变换护理模式结果如下:第一产程时间为(321.23±52.41)、第二产程时间为(28.35±6.90)、第三产程为(6.37±1.99)、新生儿异常率为8.7%、自然分娩率为95.7%,P﹤0.05。
综上所述,综合体位护理模式推进了产程进展,且保证了产时产后的安全性,对分娩结局具有积极作用,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鲁燕,马慧华.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力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2290-2282.
[2]袁春.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28-1429.
论文作者:李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产妇论文; 体位论文; 会阴论文; 子宫论文; 自然论文; 新生儿论文; 异常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