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敏
(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小儿支气管哮喘共120例,抽签分组。实施常规护理者60例,设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者60例,设观察组。两组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建议推广。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优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214-02
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极易反复,对儿童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均有影响,生命质量下降。此病病情较复杂,且发病迅速,并发症严重,加上病患年龄小,不善于表达,无法准确描述症状或不适,加大护理难度[1]。此文研究年度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小儿支气管哮喘共120例,总结优质护理方法及效果,具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小儿支气管哮喘共120例,抽签分组。实施常规护理者60例,设对照组,均龄(6.59±1.23)岁,范围是1~14岁,病程均为(3.26±0.55)个月,范围是1个月~2年。实施优质护理者60例,设观察组,均龄(6.51±1.38)岁,范围是1~13岁,病程均为(3.21±0.50)个月,范围是1个月~2.5年。在资料上,两组有均衡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室内经常清洁,定时开窗,促进空气新鲜、流通,确保环境适宜;协助患儿摆放合适的体位,如婴幼儿,将其抱起,并轻拍背部,避免呼吸道受到分泌物阻塞,促进呼吸顺畅。
1.2.2观察组方法 开展优质护理。①了解患儿发病诱因,询问家长有无化学、生物、物理或植物等过敏史,嘱其远离或避免过敏原。对患儿呼吸变化及生命指标做好观察,观察其有无呼吸不畅、胸闷、鼻咽发痒、咳嗽及喷嚏症状,及早处理。②针对性开展心理及认知方面的护理,多数患儿出现烦躁、紧张和害怕,较小儿哭闹,不配合治疗,影响疗效。对于年长儿,亲切、友好的与患儿交谈,采用简单化、生动化语言,向其简单介绍疾病知识,说明治疗安全性及必要性,给予其鼓励、安慰、劝导等,增强信心,稳定情绪。对于较小儿,采用拥抱、握手、抚摸等方式,拉近距离,取得其信任,增加亲切感,陪伴关心患儿,使其减轻紧张。③遵医嘱对患儿应用万托林、必可酮气雾剂等,每日4次,一次吸入1口,教给患儿及家长正确用药,并注意用药后清水漱口。使用氨茶碱静滴时,应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滴注不宜过快,30min内缓慢注射[2]。如病情严重,大剂量注射甲基强的松。④建议清淡饮食,适当补充水分,避免暴食暴饮;指导患儿忌食海鲜,不饮兴奋性饮料,避免冷饮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和高维生素C水果。
评定比较护理效果。
1.3 效果标准
无效:经护理,病情好转<50%:有效:经护理,病情好转50~80%;显效:经护理,病情好转>80%。显效与有效相加,定义护理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有效率上,对照组取得83.33%,观察组取得96.67%,两组中观察组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表为组间比较情况。
表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3.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和病因较复杂,与环境、机体免疫、心理、遗传和行为等有关,患儿可有气短、咳嗽、胸闷和气喘症状,运动后或晨起症状加剧,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及喘鸣音,入睡后减轻。本病病因复杂性及病情特殊性,要求所选护理模式必须高效、优质、全面,实现临床高质量、优服务护理[3]。优质护理为护理工作应用较广的模式,作为护理新方法,基于优质服务理念,给予患者更加程序化、系统性和优质性的指导,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患儿病情稳定及康复。在此文,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后,获得护理有效率96.67%,而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获得83.33%,前者更高,表示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有效率高。
综上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有较好效果,有效可靠,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嵇建春.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7):260-261.
[2] 王盼利.优质护理于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235-236.
[3] 张冰.3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10):94-95.
论文作者:乔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病情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方法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