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工会“维护经济权益”的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工会论文,权益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的竞争已是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工会维护职工经济权益,应该具有“关爱”和“指导”双重功能。不仅要维护职工应得经济权益不受侵害,还要帮助职工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增强职工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职工具有较 强的通过自己的劳动依法从市场获取经济收入的综合应对能力。这是从根本上维护职工 特别是弱势职工的经济权益。
影响职工个人经济收入的主要内因
国企经过多年的改革,职工应对市场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国企改革的继续深入,随着我国加入WTO,国企进入国际竞争大环境。同时,外资的加入,必将带来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部分职工现有的综合素质,难以应对这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文化素质偏低。据对某国企所属的汽车修理厂调查资料显示,该厂有青工79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1人、高中文凭的32人、初中文凭的44人、小学文凭的2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凭人数仅占青工总数的1.2%,初中和小学文凭人数则占青工总数的58%。
缺乏竞争精神。由于观念、性格、心理因素、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职工竞争意识淡薄,缺乏竞争激情,不敢或不愿参与岗位竞争和自主择业竞争。
技能水平较低、单一。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和思想上的惰性,部分职工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缺乏学习技能的动力。已经掌握的技能,提高也缓慢。有的则“乐不思蜀”,认为“一招鲜吃遍天”,掌握技能单一。据对79名青工调查资料显示,79名青工中,获中级技术职称的2人,占总数的2.6%,获初级技术职称的55人,占总数的69.6%,无技术职称的22人,占总数的27.8%。
择业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掌握的技能水平较低且单一,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所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一旦要求其改换岗位或竞聘其它岗位,重新择业,将无力胜任 。
这些差距,严重制约部分职工依法从市场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
搭建六个平台 培养学习型人才
提高部分职工通过自己的劳动依法从市场获取经济收入的综合应对能力,要结合企业实际和职工的具体情况,搭建好“六个平台”,因人制宜。重点从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技能培训上下功夫,把职工培养成具有竞争意识的“终身学习型”人才。
转变观念平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改变其行动,必须先转变其观念。要充分运用学习会、报刊、自办广播、宣传专栏等舆论载体,积极向职工进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宣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使职工从残留的计划经济观念中彻底走出来,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市场经济合拍、同步。
提高文化素质平台。文化知识是一个人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一个人在市场中的最终竞争优势在于他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较快地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努力提高文化素质,“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要让职工懂得:一是时代要求必须学习。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公开演讲时就曾明确指出“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一种新的战略。而实现教育领先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为重要,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成功之母”。“学海无涯”,要想在市场中 有立足之地,只有坚持终身不懈地努力学习,别无其它捷径可走。二是知识更新、技能 折旧必须学习。知识经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周期加快。这就是说知识象水果 一样,有一个保鲜期,保鲜期一过知识就落后了。同样,技能有一个折旧期,随着知识 经济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设备、新的技术不断产生、不断换代。新的、先进的技 能必将代替旧的、落后的技能。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不断地提升,更新技能, 才能免遭市场的淘汰。
要根据职工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读电大、参加自考、单位送培、办文化补习班等形式,努力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培养职工养成学习的习惯,成为“终身学习型”人才。
培养竞争意识平台。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市场具有竞争性。市场与自然界一样,也遵循“适者生存”这样一条规律。市场的这个“适”,不但要求参与者要具备市场所需要的实力,满足在市场“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而且要求参与者要具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不甘失败的大无畏精神。
要充分运用企业条件,努力营造好一个培养职工竞争意识的“培养基”,开展好“技术标兵”、“岗位能手”等具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培养职工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敢想、敢试、敢干、敢闯、勇于竞争的精神。
技能培训平台。某种技能水平只标志在某一方面竞争实力的大小。掌握技能种类的多少,则标志在市场生存路子的宽窄和在市场生存能力的大小。只掌握一种技能,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掌握多种技能,不仅可以“车路不通走马路”,往往还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掌握技能不仅要注重“质”的提高,在提高“质”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量”的增加。掌握多种技能且有较高水平,是保持市场生存能力不可或缺的。
要针对职工具体情况,按照针对性、系统性、适应性的原则,运用青工技能比赛、岗位练兵、导师带徒、办技术提高班等方式,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特别是青工,要“精一会二学三”,在精学一门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多门新知识、新技能,由“一招鲜”变为过得硬的“多面手”,成为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建立促学激励机制平台。奖励是对职工学习和工作的肯定,是对职工的评价和荣誉,是职工个人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建立一个鼓励职工学文化、学技能、勇于向上、不断进步的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认清“今天不学习,明天就下岗”的现实危机,树立“人生不满百,要怀千岁忧”的忧患意识。明确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与时代合拍而不落伍。要通过不同的激励手段,把职工身上的各种潜能统统地挖掘出来,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建立激励机制,一是要落实好物质激励。这是打破“大锅饭”和搞平均主义,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弊端的好办法。二是要落实好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一种高层次的激励,它能满足职工的高级精神需求。
建立激励机制要制定好目标,使职工经过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达到。切合实际的、合适的、好的目标,具有一种召唤和驱使人向前的使命作用,会使人产生强大的行为驱动力。
新辟就业渠道平台。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扩大职工安置容量,不仅能使职工切切实实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身带来的诸多好处。通过再上岗、再就业,还能激发出职工的自信心,从而产生超越自我、继续追求新的、更高目标的巨大不竭动力。
工会要有创新观念,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一是要深挖企业内部潜力。二是鼓励、支持职工自主择业,走向社会大市场,避免企业“僧多粥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三是要做好职工自主择业的指导,利用工会信息广、路子宽、门路多的优势,积极给职工提供适合职工个性的就业信息。四是做好自主择业职工的“维权”工作,使他们就业后无后顾之忧,安心干好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