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世界经济的新变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欧元论文,变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 (2000)01-0062-06
欧元的正式启动备受世界关注。欧元究竟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欧元对中国经济开放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已构成目前国内外金融、经济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欧元产生的背景、欧元给中国及世界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谈谈我们对以上诸问题的看法。
一、欧元产生的背景
本世纪60年代末,欧洲共同体的过渡已近尾声,此时也正值美元危机爆发。欧共体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单独稳定的货币圈以摆脱美元危机的影响。1969年12月的海牙首脑会议将建设“经货联盟”作为欧共体深化一体化的目标。1970年10月,由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也纳为首的专家小组提出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倡议,据此,欧洲经货联盟建设从1971年开始进入第一阶段。正当这一阶段取得某些进展的时候,国际上发生了石油危机、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了国际金融领域里的剧烈动荡,使得欧共体经货联盟目标未能实现。
1979年,货币一体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S),创设了欧洲货币单位(ECU)。但ECU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与特别提款权一样,而不是一种用于流通的货币。
80年代中期开始的欧共体内部大市场建设,欧共体首脑在卢森堡召开会议通过了《欧洲一体化文件》,它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实施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目标。在1989年6月召开的欧共体马德里首脑会议上, 通过了《关于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即著名的《德洛尔报告》),形成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具体行动方案,决定从1990年7月1日起分三个阶段实现欧盟货币一体化。正在此时,苏东剧变和两德统一,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均衡,进一步加速了欧共体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在德法两国的努力下,1991年12月9-11日的马斯特里赫(Maastricht )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12国通过了一项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条约》(简称《马约》)。《马约》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也对《德洛尔报告》进行了部分修改,明确了实现经货联盟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分三步实现,即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开始;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建立欧洲货币局,进而成立欧洲中央银行;第三阶段从1997年7月1日起,最迟应在1999年1月1日开始发行单一货币——欧元(EUR),实现欧盟货币一体化。
1997年6月16-17日,欧盟15国元首、 首脑和外长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经过讨价还价,终于达成《阿姆斯特丹条约》(简称《阿约》),并同时批准有关欧洲经货联盟的三个协议,即《稳定与增长公约》、《欧元的法律地位》和《货币汇率机制》。这三个协议旨在为1999年1月1日发行的欧元提供保障,以确保欧元启动后稳定的国际货币地位。
1998年3月,欧盟公布了各成员国经济指标报告,欧盟15 国除希腊外,均达到了“欧元国”的标准。1998年5月初, 欧盟特别首脑会议确认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芬兰、爱尔兰和奥地利等11国首批进入欧元区,并推举荷兰人杜伊森贝赫担任首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挂牌,同年12月欧盟维也纳首脑会议确定欧元区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权为“双代表制”。
从60年代末欧共体提出建立经货联盟的目标到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期间经历了整整30年曲折而漫长的历程。欧盟之所以坚定不移地朝着单一货币的目标前进并终于把它变为现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政治上看,在历史上欧洲曾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长期称雄于世界,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疆土都曾经沦为它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通过残酷而野蛮的殖民统治,欧洲殖民者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同时,它也对世界政治与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以后,欧洲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急剧下降,逐渐丧失了过去的威风。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称霸的世纪,那么20世纪则是美国称霸的世纪,并且美国将带着其“余威”进入21世纪。而21世纪将不再会是一国雄踞于他国之上的世纪,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生活中,欧洲将积极争取“第一提琴手”的角色。其实,早在二战刚结束时的1946年,丘吉尔就曾提出过“政治统一”的问题,但一些政治家强调应当先建立货币联盟和共同货币,以作为政治联盟的先导,通过经济联盟来实现政治地位的提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欧元从酝酿阶段起便含有很强的政治意图,以经济获取政治地位是欧盟各国的发展战略。欧元首批11个成员国本来就已经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欧元区占世界GDP的23.4%,约与美国相当; 欧元区黄金储备占世界的20.6%,而日本为13.8%,美国为4.1%;欧元区出口占世界的20%, 而美国为18%,日本为7%。 欧元的成功启动将是对美国的经济超级大国地位的严重挑战,并将吸引原“苏东地区”许多国家加入欧盟,使它们处于西欧的政治影响之下。这样一个以欧元区和欧盟为核心的“大欧洲”将在国际组织和世界事务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启动欧元,欧元国家放弃货币主权,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进展。按照欧洲一体化进程“先经济,后政治”的目标,启动欧元将加速欧洲向政治一体化过渡。因此,启动欧元为欧盟加速建成“政治上统一的欧洲”注入了动力。
从经济上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欧盟只有实现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应有的地位,而实现单一货币就成为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欧盟各成员国多种货币的存在不仅会因汇兑而加大交易成本,而且还会因汇率的波动而阻碍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多种货币的存在,难以构成对美元及其他货币的挑战。欧元启动后,欧盟将形成统一的货币政策,内耗将大大减少。
欧元带来的预期效益是可观的。欧元可以降低外汇交易成本。据估计,仅汇兑费用一项每年就可节省100亿美元左右, 而由此节省的时间等间接费用,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另据欧盟委员会估计,使用单一货币节约的货币交易费用,约为欧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25%-0.5%,欧元进入流通后,可使企业减少汇率风险,每年节省欧盟汇率差价600亿马克。
欧元启动已使欧盟形成了人员、商品、资本和服务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对欧盟各国经济起粘合剂的作用,从而与亚洲、北美相抗衡,进而取代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据世界经合组织统计:1996年欧盟各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38.3%,而美、日仅分别占32.5%和20.5%;在世界贸易中,欧盟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高于美国的19.6%和日本的10.5%。由此可见,欧元启动后将逐步增强欧盟的实力,并在与美、日等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欧元的启动还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欧元问世使欧洲拥有一个巨大而统一的资本市场,使欧洲的公司能得到它在全球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也能极大地吸引大公司来欧洲市场交易,按欧洲系列进行会计结算,同时,还会促使欧洲产生更多的国际级的大企业。
二、欧元启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从近期看,欧元的问世还不足以挑战美元的地相反它将会促进欧美相互投资,有助于加强双边贸易关系。对美国来说,欧元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美国可以增加对欧出口,因为欧元将使市场更加统一。许多美国大企业、大银行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它们比欧盟某些同行的企业准备得还要充分。从1998年开始,美国的企业和银行纷纷涌进欧洲,抢占市场。一些欧洲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实力强,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欧元带来的好处。从长远看,欧元启动将使世界货币体系改变面貌,促使国际金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欧元作为一种实质上稳定的货币,很快就会成为集投资、贸易结算和储备三位一体的世界性货币,它会使国际货币体系改变面貌,使其趋于稳定、趋于合理,为防止世界金融危机发挥较大的作用。
1.欧元将使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极化
本世纪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是以美元为主导,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国际性结算、支付和储备货币,其主导地位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未曾动摇过。据1997年有关统计表明,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59%是美元。欧元是对美元的一个挑战,欧元将改变美元的主导地位,国际货币格局将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投资市场上,目前美元的债券总额超过8万亿美元; 欧元问世后,11个欧元国家的货币将转换成欧元,使证券总额达到7万亿美元。 欧元公债发行总额已相当于美元发行量的40%,欧元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投资货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欧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将不断增强
从国际贸易来看,欧盟15国对外贸易(不包括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美国占19.6%。但长期以来美元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有60%的比重。美元的垄断地位,使得美国可以长期维持汇率偏低的优势以促进本国出口。欧元的启动将极大地改变这一局面,使更多的国家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平等的机会。
3.欧元使世界货币体系趋向均衡和平稳
因为欧元是一种稳定的可依赖货币,是建立在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政策之上的,它将迅速在世界市场上流通。随着它的扩展,必将对世界货币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欧元启动还将有助于减轻金融风险
对许多国家来说,尽管欧元启动之后,它们的汇率仍将同美元联系在一起,但欧元的出现将使它们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同时欧元和美元两种货币的共存也将有助于它们建立起一种能够抵御汇率动荡的防御机制,使得这些国家防止金融危机的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欧元的启动,将有可能打破原有的“一超多强”的格局,从而形成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欧元完全可以很快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强势货币,进而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因此,国际金融体系很可能向多元化格局发展。
三、欧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欧元对中、欧贸易关系的影响
从总量上看,我国与欧盟的贸易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1995年中、欧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3亿美元,1996年为397亿美元,1997年为430 亿美元,1998年1-7月为25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8%、-1.6%、8.3%、17.0%。1995年我国对欧盟贸易逆差为21.6亿美元, 1996年贸易逆差为0.4亿美元,1997年贸易顺差为46.2亿美元,1998年1 -7月贸易顺差达55亿美元。目前欧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是欧盟第四大贸易伙伴。我国对欧盟的进出口总额约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左右。从结构上看,我国出口欧盟的大宗产品依次为纺织品原料及其制品、机电设备、化工原料及相关制品、杂项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皮革皮毛及其制品、鞋帽伞羽毛及其制品等7大项。上述产品1994 年的出口总额为120.3亿美元,1995年为146.5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对欧盟出口额的78.2%和76.7%。我国对欧盟的出口集中在传统优势产品上。欧盟对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车辆航空器及船舶、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原料及其制品等。其中含高新技术的机电产品出口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别占欧盟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1.7%和59.4%。欧盟对中国贸易在技术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以上对商品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中、欧贸易具有巨大的互补性。
首先,欧元给中、欧贸易带来难得的机遇。(1 )欧元的出现可以减少世界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有利于我国外贸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在世界贸易中,欧盟对外贸易额(不包括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而美国为19.6%,日本为10.5%。在世界贸易中,美元作为世界贸易中主要的结算货币,可以长期维持汇率偏低的货币优势,使美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且无需担心因此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刺激。欧元的出现将会大大促进这一格局的改变。目前我国的收付外汇结构中主要以美元计值,比重约为70%。随着欧元的逐步稳定,今后欧元将成为我国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欧盟8 个核心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17%,考虑到德国出口贸易规模和马克作为贸易计价的情况,今后欧元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可望达到25%左右。欧元抗衡美元,有利于消除世界贸易中过分依赖美元的现象,减少世界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2 )统一的欧元可以减少中国与欧盟贸易中由于货币汇率不断变动而产生的风险,有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了保证未来欧元是一种币值稳定的硬通货,1991年12月,欧共体国家签署的《马约》对加入货币联盟国家的财政经济规定了严格的趋同标准,主要为: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3%以上; 政府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60%;长期利率不超过最低三个国家平均通货膨胀率的2%; 消费物价上涨率不得高于三个国家平均上涨率的1.5%; 货币汇率在过去两年内处于欧洲外汇机制的正常波动范围内。这些措施主要从各国债务和货币政策两方面为欧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根据欧洲委员会统计:1997年2月到1998年1月,欧盟各国平均通胀率下降了1.6%,除希腊之外, 各国通胀率平均在1.9%以下。欧盟各国长期利率在5.5%-7%之间, 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有较大幅度下降,有12个国家的比率接近《马约》规定的60%的标准,各国财政赤字占GDP绝对额高于同期的美国, 在欧元诞生后的进出口总额(以1996年的各盟国进出口额计算)则同美国相当,但美国是贸易逆差,而欧盟则是贸易盈余。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目前美元约占60%,欧盟各国货币约占30%;在国际贸易的计价货币中美元约占47%,欧盟各国货币约占40%,欧元诞生后,欧元作为计价货币的比例将会提高。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欧洲的经济实力已在全球名列前茅,启动后的欧元将日趋稳定,欧元的国际地位、可信度也在提高。相对稳定的欧元汇率将使中、欧交易中因原先欧盟内不同货币汇率的不断变动产生的风险大大减少,有利于中、欧双方贸易的进一步深入发展。(3)欧盟国家在单一货币的背景下,可能会取消对中国的贸易歧视, 使中、欧贸易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1975年我国与欧盟建立正式关系之后,双方的贸易关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欧盟不仅给我国最惠国待遇,而且从1980年起给我国普惠制待遇。但是,欧盟把我国作为国营贸易国家而采取一些歧视性贸易的做法。由于中国产品尤其是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不断涌入欧盟市场,欧盟在一系列政策上对中国扩大对欧出口设置障碍。1995年欧盟实施普惠制(GSP)新方案, 使我国对欧盟出口产品可享受的普惠制减税幅度下降,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也不断加强。我国目前是欧盟反倾销的主要国家之一。从1979年至今共发生70余件对华反倾销案,反倾销的方向也开始向我国大宗出口产品方向发展,而且确定的反倾销率也较高,一般为30%-60%,最高达100%以上。 在非关税壁垒方面,采取数量限制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优势产品对欧盟的出口。欧元出台后,欧盟国家面临着相对和平的环境,必然要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和欧盟整体的经济实力,势必会扩大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开放程度,以寻求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中国是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员,也是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在新的环境下,必然会加强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很可能会取消对中国的贸易歧视,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同时也会对中国加入WTO 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从而有利于中、欧贸易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4)欧元的出现将促进欧盟贸易进一步发展,而中、欧贸易的巨大互补性,使中、欧贸易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欧洲货币的统一会给欧盟的出口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而出口企业的繁荣必然促使贸易的进一步扩张。从中、欧贸易的产品结构中可以看出,欧盟需要进口大量的中国传统优势产品,而中国需要从欧洲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中国在传统出口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欧盟在技术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据统计,1981—1996年,我国从欧盟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合同金额达168.1亿美元,占我国技术引进总额的48.8%。中、欧贸易的巨大互补性,将促使中、欧双方在更广阔的领域里进行合作。
其次,欧元也给中、欧贸易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1 )中国传统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可能会减弱。欧盟在实现统一货币以后,其区域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协调,趋于一致,从而促进欧元区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有利于区域内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统一货币的使用简化了欧盟内部贸易的手续,消除了货币波动的风险,减少了交易商为规避风险所需要的套期保值费用,同时节省了大笔的货币兑换费用,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欧盟企业的成本;此外,实施单一货币后,欧盟各国的物价、利率、投资收益将逐步缩小差别或趋于一致,形成物价和利率水平的总体下降,社会消费扩大,企业投资增加,促进欧盟整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些都使欧盟的整体实力增加和欧元区的产品竞争力增强。原先中、欧贸易中双方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欧元出现后其产品结构可能会改变。这势必会使我国的出口优势产品受到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向欧盟出口的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已受到南欧国家的挑战。(2 )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换成本。一种新的货币产生后,企业就得调整原有的会计系统、财务资料,更新技术设备,重新培训人员等,这一切都构成了货币的转换成本。这种转换成本对大的出口企业有利,因为大企业有着规模经济效益,中小企业由于受人力、物力、技术的限制,转换成本很大。目前欧盟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以相对集中的大型企业为主,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则以相对分散的中小企业为主,加上我国中小企业对欧元的熟悉尚需一个过程,因此我国企业的转换成本可能会很大。(3)欧元的结算风险将长期存在。 欧元的推出并不能消除欧元与欧元区对外贸易的交易风险。在欧元的过渡期内,这种风险可能会较大。这主要体现在贸易的对外支付体系中。由于我国人民币实行的是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美元对欧元汇率的变化势必影响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一旦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行自由兑换,国际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汇率的不稳定将使欧元的结算风险长期存在。(4 )出口企业的贸易战略面临调整。欧盟市场原先不同的货币与变化的汇率使我国产品的差别价格具有隐蔽性,欧洲货币的统一,使得欧洲国家在经济交往中无形中消失,在统一的欧洲大市场上,商品市场价格透明度高,差别价格的策略无法实施;我国的出口企业往往采取低价竞争、廉价销售的方式来占领欧盟市场,近年来,欧盟对我国反倾销力度不断加大,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我国对欧盟扩大再出口,如不采取新的贸易战略,欧元的介入,将给欧盟国家对华反倾销提供更多的借口;随着欧元的诞生,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要求欧盟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一致,我国的出口企业对欧盟也必然要实施统一的贸易政策。这些都使我国出口企业原来的销售战略、销售结构和定价原则等面临新的调整和选择。
2.欧元对中、欧资本流动的影响
首先,欧元运行将对直接投资产生影响。(1 )欧盟企业来华投资将会减少。欧元运行后,为了促进欧盟成员国经济指标尽快趋同化,资金流向将在一定程度上由欧盟外部转向欧盟内部,产生投资转移效应,从而对我国吸引欧盟直接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欧盟内部劳动密集型产品投资项目可能由区域外发展中国家转向其内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另外,由于投资转移效应的影响,与欧盟内部相互投资的增加相伴而生的是对外投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减少。而且欧元在三年过渡期内,其汇率的频繁波动也将极难成为近期我国吸引外资的重点目标。(2 )单一货币为我国企业向欧盟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欧元运行后,我国企业只要在欧元区内任何一国投资立足后,产品就可在各成员国畅通,享受非歧视性同等待遇,从而可把欧元区当做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来进行营销,节约了原先在不同国家开发市场的巨额成本,从而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种投资带动贸易不仅可绕过欧元这层无形的货币壁垒,享受到欧盟内部货币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而且可避开欧盟对我国出口的配额限制等歧视性政策。
其次,欧元启动将对我国企业在欧盟筹资产生影响。(1 )从欧盟对我国的政府贷款方面来看,政府贷款源于财政资金,带有政治色彩的部分受欧元影响不大;但各成员国趋紧的同一财政赤字标准将会使一些国家财政资金趋向短缺,从而影响其援外贷款数额;另外,欧元运行后,各国原有的外汇储备就会处于过剩状态,可能会形成新的援外资金。所以,综合来看,欧元运行后欧盟对我国的政府贷款可能变化不大。(2)欧元运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在欧元成员国内,汇率风险的消失,商业银行将更乐于在欧元区内投放贷款;假若欧元是一种逐渐趋硬的货币,在欧元作为贷款合同货币的情况下,贷方将会获得升值收益,因而会增加贷款;但如在欧元启动的初期,人民币相对较强,欧元贷款也可能减少。
最后,欧元运行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欧元运行后,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加强,成本降低;单一货币将创造一个比简单数量相加更大的欧洲资本市场。目前人们预测欧洲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而这样一个统一的扩充了市场容量的资本市场应具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将会出现更多形式的投资者和资本形态,因而这对我国企业在欧洲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股票等等是十分有利的。
四、结论与建议
欧元的运行既给我国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但从短期来看,欧元对我国带来的更多的是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把握机遇的同时更应采取相应对策,迎接挑战。
1.利用欧元刚刚开始运行之机与欧盟各国谈判,促使其降低对我国企业出口配额限制和反倾销税,改变其对我国的贸易歧视政策。欧元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其国际地位的确立及提高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支持,尤其是欧洲统一的中央银行的有效动作更需各国支持。因而,我国在开始阶段不应立即全面支持欧元,而应当将其作为与欧盟谈判的一个有力法码,从而借助欧元运行之机,为我国企业开创一个良好的对欧贸易环境。
2.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应建立欧元统一大市场观念,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应尽量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如期货、远期、掉期交易等进行保值,规避风险。在过渡期内,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我国外贸企业要特别注意欧元汇率、利率走势及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期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尤其是实力强大的出口企业,应考虑直接去单一化欧元区内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分享欧盟货币统一化的好处,绕过欧盟对我的贸易壁垒,扩大在欧元区的市场份额。
收稿日期:1999—11—01
标签:英国欧盟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汇率欧元论文; 联盟标准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统一企业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