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研究论文_胡云龙 周珊珊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研究论文_胡云龙 周珊珊

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流亭小学 山东 青岛 2661081; 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源头小学 山东 青岛 2661072

摘 要:研究和分析表明:中小学体育老师课程观转化不足的原因是课程观没有形成价值判断以及课程观所涉及的理念层次偏低。通过对一些学校的走访,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程观课堂实践转化的元素很多,例如激励体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学校的条件约束等等。本文将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程观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 中小学体育 课程观

以落实素质教学观念为中心,新的体育课在观念、目的、内容、实行和评判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它要求体育老师的教学观与新课改相适应。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在这十多年里,每年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体育老师来说,怎样将课程观融入新课改中,从而有效推动改革的进行,是摆在所有中小学体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加大对中小学体育老师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质量

目前,国家对体育课改十分重视,将体育课程看作是改善学生体质和促进其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课程。随着一系列有关体育课程的改革措施“出炉”和我国经济能力的稳步提升,对教育的投入也随之而来。近年来体育老师的薪酬正在稳步上涨,所有举措都在促进体育课程改革。而影响体育老师课程观的要素是客观的,也是以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作为凭据的。所以,在社会层次方面,对体育老师课程观的成型影响最大的就是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这是国家和相关机构针对体育新课改做出的决定,它对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具有较大影响,且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培训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对象范畴小、培训内容千篇一律等等。所以,为了使中小学体育老师形成符合新课改的课程观,就需要在培训强度上下功夫,并且提升培训质量。

而目前阶段的老师培训主要是以课程观的转化为中心的,也就是提升老师贯彻执行新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的技能。

二、学校应高度关注体育老师课程观的发展及课堂实践转化

在学校层面各类影响要素中,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协助体育老师形成新型的课程观并将该类课程观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有效转化。而有效的课堂实践转化也能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进而使其课程观得到质的提升。所以,课堂实践转化非抓不可,从而使教师的课程观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促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的开展是以资源为支撑的,需要优良的物质条件给与支持。只有保证了各类物质条件,才能提升体育老师的业务水准,使其与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

1.加大学校对硬件设施的投入。

举一个例子:新课改要求老师积极利用新型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而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实现都要有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技术设备作为载体才能完成;而要求体育老师进行教学思考,就必须为体育老师提供学习场地和各类学习资料;要求老师对课堂实践的有效性进行调研,就应为体育老师提供研究的费用等等。

2.保障中小学体育老师的待遇。

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各式各样的需求可以归结为五大类,这五大类依照重要程度的排序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宿和爱的需求、尊敬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依据此项理论,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对下一层次的需求。体育老师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其需求不应被忽视。所以,只有老师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有所保障,才能促使老师完善自我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具体来说,就是体育老师应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体育新课改的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目标相符合,促进新课改的全面实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四、学校应高度关注体育课程观的形成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所有课程系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实现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爱国思想和团队合作思想、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目前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心的状况下,更应高度关注体育课程观、体育课程改革,以实现学生体质的改善,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对学校来讲,老师应在学校的要求下建立起与新课改相吻合的课程观。对于体育这个科目来讲,学生成绩和升学压力较小,因此,学校应以体育老师的课程观形成为中心,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学校应以建立体育老师的课程观为出发点,给与高度关注,这既是为了实现老师的价值,更担负着对社会、对学生、对家长的责任。

依据目前中小学体育老师课程观培育的实际情况,促进中小学体育老师的课程观发展及制定课堂实践转化的策略,是国家教育机构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国家有关机构应加大对中小学体育老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培训的质量。而学校既要意识到体育课及课改的关键性,也要适时地进行行政干涉。体育老师既要转变教学理念和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准。而目前中小学体育老师的课程观的实践转化程度不高,仅在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这两个工作上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吻合,这表明培养和改善中小学体育老师的课程观已迫在眉睫。

论文作者:胡云龙 周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观研究论文_胡云龙 周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