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桂武 广西岑溪市归义镇义和小学 543200
【摘要】情感教育要通过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情感化为动力,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内心所想的机会。情感教学法彰显了教师的人性化教学特点,也表现了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通过真情流露去感化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给课堂学习氛围注入生机。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实施策略;现实生活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04-01
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请。引导学生,通过对课程相关内容的提问总结和猜测课程的内容,再通过对照自己的猜测感悟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从而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化学生的对课程的情感,逐步将情感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升华学生情感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情感教育要通过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情感化为动力,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内心所想的机会。情感教学法彰显了教师的人性化教学特点,也表现了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通过真情流露去感化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给课堂学习氛围注入生机。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在小学教学中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做了探讨。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主体情感体验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尊重学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和行为有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帽子,如“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事实证明,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受到别人的尊重,必将学会尊重别人。
(2)关爱。这是教育的温馨与人性化所在。老师对学生关爱,是学生享受的来自血缘关系以外的第一缕温情,是学生走上社会前懂得关心帮助的最初起源。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的关爱,互相交流是很重要的。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据心理学分析,小学儿童的情感认知往往是比较肤浅的,他们的脸部表情便是他们的“晴雨表”,如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所支配。因此,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适宜的情感氛围,对于有效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还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起点。
2、抓住重点,以言育情
在教学中,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情感内涵在里面,然而情感教育不是“填鸭式”教学,不是从头到尾的情感灌输,而是需要教师在关键段落、关键时刻进行引导,适时的进行情感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字、词、句、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指导学生领悟文中的情感;或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新鲜的、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作用的事件,用激情洋溢、声情并茂的语音导读,通过娓娓动听的故事等营造一定的情景和氛围。
3、做好引导,提升效率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引导技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自身的教学引导,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来,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上课之前,不管我们是在为学生纠正了几次的错别字依然错误、修改了几次的作文还是不通而恼火,还是在为生活中的琐事、工作上的不顺而烦躁,我们都要“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整个身心迅速进入“角色”,以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投入教学,进入角色,以情感人,以情动情,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去体验、去领悟,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观察感悟,升华情感
情感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学生自身,所以在教学就需要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观察感悟,以便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来巩固情感认知、升华情感领悟。观察是儿童的智力源泉,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是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的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图使语言文字更加具体、形象,有的图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有的反映了课文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联想,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比如在教学《找骆驼》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我们不能简单的凭自己的直觉去判断事情的对错,而是要善于发现细节、运用真凭实据来处理事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矛盾、提升办事效率。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形成形象的认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目前在很多高校已经较为普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生动的情感认知。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是非常重的,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小学的好奇心,让小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对其进行情感教育,这种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语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视频或图像资料带来不同变化,增加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产生热爱之情。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动形象的认知,促进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四、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物如果巧妙的运用与结合都可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它与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展开教学,要巧用生活实际让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就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习这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些关于自己与父亲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就是对小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能够告诉学生更亲情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情感教育进行融入,通过对课堂教学情景等方式进行利用,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时候也能够轻松地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对情感教育进行实施,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进行提高,全面发展学生。
参考文献
[1]潘小梅.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5(5).
[2]李春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5(4).
论文作者:覃桂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1期论文;